一节古诗词课

今天教《古诗词三首》,包括唐代吕岩的《牧童》,宋代杨万里的《舟过安仁》和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基本教学流程分作两段,第一是了解意思,把握人物形象和作者情感,第二是质疑。文字并不难,以儿童生活做三篇的内在联系,三篇很容易在一节课内完成,学生也读过了,也背过了,也笑叹过了,也说过了想过了,全无压力,效果很好。教完有点感想。

第一,古诗词在学生心目中不需要太高大上,拉它下马,不外就是生活记录而已,不外就是短韵文而已,和学生自己习作并无本质区别。在这种思想和心态下,准确设定教学目标,诗词教学可以很轻松。教参范例是三课时教三篇,我一节课三篇,是不是内容太多任务太重?并没有。这恰恰是根据学生反应调整教学安排的结果,整节课学生非常轻松,掌握相当好。说不难,确实有客观根据:一是篇幅小,总字数不过百多字,比不过平常一篇散文长;二是选文语言平实易懂,基本不存在表达理解的难点,只有一个“翁媪”的“媪”,一个“亡赖”的““亡”,稍加注意强调即可。

太过强调古诗词的优秀,太过强调古诗词和现代文的不同,会使学生产生疏离感和畏惧感,实际上不利于学生亲近和把握它。邻居一位叔叔,你越强调他怎样杰出,对待他的态度和方式要注意一二三四五六七点,好了,孩子越不敢去和他亲近了,远远看到,撒腿就闪。可是你这些话都不说,还是那个人,孩子自己就会去接触他,主动和他搭话。要是他和一般人有特别不同处,比方说老是幞头广袖,孩子在最初的惊疑后,反倒格外注意他,更要去惹他探他。他的内美,孩子自然感知,并无形中就受其熏陶了。小学古诗词,在学生心目中,就该是这样一位隔壁大叔的样子。

第二,是基础把握后的质疑探讨环节太必要,太有用。这一环节的实质是自主学习和探讨,既是个性化的兴趣调动,也是群体内相互激发的思维参与。学生的问题涉及到作品的内容、情感、写法、社会背景等方方面面,范围之广,问题之新,绝对是课前预案远远不能覆盖的。当然,学生的提问不是这里列出这样抽象的,而是从具体文本出发提出的;但作为教者,必须能准确辨识问题的实质,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具体问题的解决,否则,难免陷于琐碎,失去概观把握,不利于对学生学习的引导。

现在想起来,也许我应该板书几个关键词以帮助学生明确探讨的基本领域,比如“内容”“形象”“情感”“写法”“背景”等,这样显然包含学法引导,利于学生后继学习,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当时没有板书系统出示,是考虑到板书也许会妨碍学生的自由心态。也许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比如说在整个质疑环节结束后,教师回顾所有提问,并归纳板书以上词汇。

略记一些课堂质疑并讨论要点如下。

1.为什么“草铺横野”用“铺”而不用“长”?(眼睛运动方向带来的空间感,联系《草原》“轻轻流入云间”;平仄)

2.为什么“草铺横野”用“铺”而不用“生”?(薄与厚,吃的香玩的嗨;既有与过程)

3.“饱饭黄昏后”,黄昏不是可见的具体形象,为什么不用“明月里”?(重复;四句诗的四个时间段,写作顺序)

4.“卧月明”里,为什么不用“睡”字或者“躺”字?(舒服,意识与自然)

5.“溪头卧剥莲蓬”也用“卧”,为什么不是“坐”着干活?(年龄小真顽皮,舒服)

6.“怪生无雨都张伞”,“都”应该是两个小孩每人一把伞,插图为什么只有一把伞?(每人一把、两人共握一把、就一把,三个可能,前两个“都”用法相同,后一个表惊奇,如“今天没下雨,你都拿伞呢?”后来除两位学生外,都赞同表惊奇,且和“怪生”联系;口语入诗,杨万里诗作特点)

7.词中写明了大儿在溪东,小儿在溪头,为什么没有点明中儿在哪里?他到底在哪里织鸡笼?(屋里太小,就在门口院前最好,也是溪边;观察顺序和视线运动;可推测内容留空不写,可想有余)

8.词中写大儿锄豆,可是插图上大儿是拄着锄头休息,为什么?(三个孩子根据年龄的不同劳动分工;诗作表达目的是悠闲舒适;插图不一定完全和诗意相符;劳动和闲适的关系:是闲适的物质保障,又是幸福感的真正来源——幸福不是不用做事,而是做该做的事,做得好而且喜欢,牧童放牛渔童荡舟皆是如此)

9.“中儿正织鸡笼”,为什么特别点出“正”,而大儿小儿没有写明?(时间状态的生动表现和画面感,不重复啰嗦)

10.小儿那么小,在溪头独自剥莲蓬,不是很危险吗?是不是家人摘好了,只是让他在溪旁剥一下?(各种可能;对安全的认知随条件变化:牧童骑牛渔童荡舟小儿摘莲蓬,从小如此,和我们坐公交用手机相类;我们的潜能很大,经运用而实现)

11.“溪上青青草”,难道不应该是“溪边”或者“溪旁”才对吗?(“车上”而不是“车里”,语言约定俗成的性质;词的平仄要求较诗更严)

12.三个孩子都很好,为什么说“最喜小儿”?(人之常情,并非偏颇,小动物,你的小弟弟小妹妹;分主次突出重点)

13.杨万里是不是当了个很清闲的官?(“怪”是好奇,人性本来如此,多遭生活磨灭,能保持,才能发现孩子弃篙棹而张雨伞的可贵处;世界进步和人生趣味在于“怪”)

14.辛弃疾这首词为什么不像他的其他作品那样霸气?(被迫闲居的愤懑与自我解脱的通达;大英雄的穷与达)

15.“笛弄晚风三四声”,能不能是“笛随晚风”“笛入晚风”?(平仄;情绪到了就可以,古人未必事事胜于我,好文字未必只有一种写法;“弄笛”是当时行话,和“怪生”方言联系,语言在生活中的积累)

16.辛弃疾用“大儿”“中儿”和“小儿”,杨万里为什么不用“两小儿”呢?(韵脚和用韵规律)

大部分问题学生讨论就基本解决了,但教师点讲也绝不可少,这是学习活动方向性的重要保证,也使学习活动具有了较大的拓展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节古诗词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