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大女主逆袭成长篇《一代女皇》 比《甄嬛传》高级在哪里

《甄嬛传》被称为宫斗剧的鼻祖。

确实它的火爆,带动了《如懿传》《延禧攻略》等清廷剧的万人瞩目。

豆瓣上高高在上的9.2分更是让它封神。多少人使着耐心二刷三刷,意犹未尽。

作为80后的我,却被另一部剧神魂颠倒过。即便二三十年过去了,它的魅力依然在我心中神圣不可侵犯。

它就是《一代女皇》。

一次聊起小时候看过的剧,一个朋友说起它,自然地哼起了主题曲,竟引得几个同龄人大合唱。

那句气宇非凡是慧根,唐朝女皇武则天。更是如定海神针般,想要从记忆里忘掉太难。

那是一个剧荒的时代。

台视的《一代女皇》说看的万人空巷也不为过。那时我上小学,每晚必守在黑白电视机前“求贤若渴”。

这种感觉,在到处是大制作大成本大明星的今天,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至少缺了点意思。

都是大女主逆袭成长故事,我说《一代女皇》比《甄嬛传》高级,那么高级在哪里呢?

这个答案,我们先要从这2部剧的相似点开始说起。

青春年少,妙龄女子,入宫秀女,从单纯到复杂,从复杂到成熟,皇宫的生存法则一旦看透,便是离曾经的自己远去的开始,从此不得不戴着一副面具如履薄冰,被踩在脚下过,离死亡很近过,绝望过,然后站起来去战斗。

甄嬛有宜修皇后和华妃劲敌,武媚娘有王皇后和萧淑妃抱团出击。

她受到的攻击力可不比甄嬛的少。宜修再怎样也不会和华妃当盟友。

甄嬛被贬尼姑庵,和武媚娘被贬尼姑庵,也是武媚娘翻身更难,毕竟她的身份是先皇未生育的嫔妃才被伴青灯的,且比新皇年长。

但又怎样?

还不是抓住机会,改头换面。

甄嬛成了祈福归来的熹妃,武媚娘也可嫁了父,再嫁子。反正规则说辞都是最高统治者定的。

甄嬛,从尼姑庵回宫,借腹生子,从此腹黑,报仇雪恨成了她唯一要做的事。完了,心愿已了,人也沧桑了。

武媚娘,从尼姑庵回宫,当好棋子,又反正下棋之人,从被动到主动,为了火上浇油达到目的,她有牺牲子女的狠劲。

失去这么多,她的远大抱负,不仅限于当个讨皇帝欢心取悦丈夫的皇后,而是参与到男性权威中去,大放异彩。

那才是一片开阔的视野,和整天爱啊情啊的风景完全不一样。她乐在其中,好像自己天生就是干这个的。并从干事业中尝到了大甜头,一发不可收拾,直接登顶,开天辟地。

她们都明白了受制于人的痛苦,唯有权势能保她们安宁。

但甄嬛用权力干掉后宫那异己的女人后,就大功告成了。她的敌人,是女人,和她抢丈夫恩宠的女人。

在后宫有足够的权力后,甄嬛并没有继续成长。仿佛她的人生,就是为了把丈夫那些害过她的女人们干掉,就圆满。

但武媚娘不是。

经过家庭变故和尼姑庵受辱,宫斗,她的人生已经茁壮成长起来。

那就是主宰自己,没有人可主宰她。她是有苍生天下的使命感的。不囤于后宫那围墙之牢。

如果她满足于当一个以享天年的皇太后,那么便是另一个甄嬛了。

甄嬛只能做到傲视后宫,武媚娘却直接当了唯一的后宫女人,就可见她有了权力之后,是如何有想法有执行力的。

到了这会,中年夫妻早已厌倦,可以说心里各有疙瘩,但面子上凑合就行。

空了后宫,整天除了你还是你,再爱也要新鲜刺激。武媚娘的独断,让李治要废后要离婚。

女人只是要过正常的一夫一妻生活,男人却觉女人不懂事。并以此为由,大做文章。

武媚娘坚守自己对婚姻的态度,是排她的,有一个只爱我的丈夫,专属不分享,并强硬地去捍卫这一点。

甄嬛是只要丈夫的女人们不犯我,管有多少个就行。她视其为理所当然,也不觉有什么不妥不公平。当小妾,当皇贵妃,她都是这心思。

在思想上,甄嬛还只是小女子的安分守己。且当个可使唤人的大老婆,再妻妾成群,不要冒犯到我就好。

甄嬛有温太医妙手仁心,可也只是女人保胎安胎之用。

武媚娘有程南英和明学文相助,他们一文一武能参谋,好不优秀。

什么样的朋友,什么样的眼界。这一点,也注定了武媚娘的成长不仅来自后宫,后宫磨难只让她更坚韧,目光聚焦点就不一样。

从小女子到大女主,得到权势难,男人靠得住难。而得到了权势,干什么,怎么为我所用,才是拉开一个女人格局的分界线。

得到了权势,是为了不被人欺负,让日子过的乐呵。还是运用到百姓民生,这种选择,本身就是思想高度决定的。

所以甄嬛和武媚娘都是传奇,但成就,不在一个档次。

你可能感兴趣的:(同样是大女主逆袭成长篇《一代女皇》 比《甄嬛传》高级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