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魔法盒:源源不断地产生新洞见,让我们成为真正会思考的人

“不写,就无法思考。”——卢曼

是的,不写永远不会让思想流淌起来,这是一种鞭策,是一种力量,让我们打破思维,革新自己的写作心态。

以往,遇见好书好文好句好词,所用笔记的方式都比较简单,最多就是对重点句、词进行划线、在书页边上写一点心得笔记,又或是背书式的记录笔记,过一段时间几乎都忘记了;甚至自认为记在脑海中就足够深刻,其时我们的大脑容量是有限的,也是有个性,它会选择性的存储东西。

从而出现这种现象:每次写东西,我们时常会为了记不起来以前看过的书籍而焦虑,要重新找素材,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杜甫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卢曼爱读书,更爱思考,他让读书到写作变得很简单,且输出的质量非常高。这一点,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读《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这本书,犹如给自己重新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写作思维和写作技巧指导课。

这本书所展示的卡片笔记法,无论是对正在上学的学生,还是工作中需要书写文件的人,想要获得良好的效果,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了解卢曼其人和卢曼卡片盒的特点,从中获得启发。

卢曼是谁?

尼克拉斯.卢曼是20世纪德国重要的社会学家,他自创了卡片笔记,一生积累了90000个知识卡片,影响力远超出社会学领域,其经典出版书籍有《法社会学》;他在长达30多年的研究中,以学术高产著称,共出版了58本著作和数百篇文章。

其实,卢曼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做着朝九晚五的工作,闲时爱阅读;他创造了卡片笔记盒,并且常常思考读书笔记如何与另外的笔记建立联系,让原本孤立的想法渐渐变成了想法集群,进而衍生出更多系统性的思想。最终,这套笔记系统成了卢曼的生产力引擎,使他这个酿酒师的儿子从公务员变成了社会学教授,并使他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

2013年,德国社会学家约翰内斯.F.K.施密特做了大量研究后发现,卢曼能够取得如此杰出的成就,生产力如此之高是源于他的“卡片盒写作法”;尤其适合学术写作与信息密度大的写作,比如论文、学术专著、长篇科普等。

作者申克.阿伦苏在序中所说“我意识到,……关注卡片盒笔记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元素更加重要,这样才可以将其应用于不同的工具,并适应个性化的需求”,这一点如我上面所述一样,它可使用的范围非常大。

于我们个人来说,可以把自己所阅读过的文字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言语,然后都制作成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卡片笔记盒,这个方法让热爱学习、写作的我们如获至宝。

二、“卢曼卡片盒”,给予我们诸多启发,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

卢曼卡片笔记盒有四类卡片笔记索引,这种高明之处在于卡片与卡片之间,通过各种索引关联起来,从而提高了记忆提取的效率。也是与其他卡片笔记最大的区别之处,这种方式让写作变得更简单。

然而,人类记忆存在普遍的元认知错觉,会误将“记住了”当成“学会了”。他的实验室发现了与常识想反的结论“存储与提取负相关”,即存入越容易,提取出来越困难;反之,存入越吃力,知识提取会更方便。

相比其他卡片写作爱好者,卢曼卡片做得更精细,他针对不同记忆提取场景,并且做了许多优化。

卢曼经常使用的四类索引:

第一类:主题索引,当某个主题的内容积累得足够丰富,便做一张主题索引卡,并进行概览。主题索引卡上汇集所有相关笔记的编码或者链接,每条笔记会用一两个词或一个短句简要说明核心内容。相当于给了你一个进入某一主题的入口。

第二类:与主题索引类似,对盒子里相近位置的卡片所涉及的所有不同主题进行概览。

第三类: 在当前卡片上做索引,标明这条笔记逻辑上的前一条是什么、后一条是什么(这些卡片在盒子里的位置可能并不挨着)。

第四类:简单的“笔记-笔记”连接,两条笔记可能完全没有关系,把它们关联在一起,往往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新思路。

通过卡片内容的关联,我们可以更好的进行组合、拼接、提取,从而产生高质量的内容,写作也因此变得简单了。

这一点,就好比是一个档案馆的档案管理员,把海量文件进行有序归类管理一样,通过索引指示,可以随手调用。

这种卡片笔记的方式,让我对写作也有了新的思考,我们不断的阅读,可总是记不住书中的内容;甚至一段时间之后就全部忘记了,往往令写作事倍功半,素材也无法串联起来,这个问题让自己很困扰。

先前的那些疑惑,一下变得清晰了;从现在起,我们可以通过卡片笔记盒的方式,建立起自己的系统思维和知识库,让所有的思想出处均有迹可循。

使用卡片笔记写作法,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里,把先前的想法和知识都联系起来。即使不是写作的人,也可以把它当成一种学习方法,让自己从中获益。

学以致用,从阅读这本书开始,写下自己的第一张卡片笔记,积累起属于自己的知识宝库,让卡片笔记汇集的知识成为我们写作进程中不断产出洞见的源泉。

三、卢曼的高产,得益于他的卡片笔记盒和一套科学的写作流程

我们在写作中,通常都是使用常规笔记作为写作素材,没有系统和流程可言,碎片式的笔记,无法让知识关联,很难触动我们的思维,产生新的洞见;时间一久,甚至什么都记不住了,这种问题很多人都遇见。

卢曼说:“我从不强迫自己做任何我不喜欢的事情。每当我思路卡顿的时候,我就会转头去做别的事情。”

为什么他可以如此自信和笃定?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写作这件事情对于他来说一点都不难。

这得益于他的卡片笔记盒,和一套科学的写作流程,让他可以专注的做好每一件想做的事。这种安排上的顺利,让人可以沉浸在写作的心流状态中,甚而废寝忘食,可以一直笔耕不辍地写下去,写作似乎是件“得来毫不费功夫”的事情。

那么写作流程该怎么才能做到?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构建自己的工作流程,从而让洞见和新想法推动我们前进。真正的高手,是会用一种能够真正产生洞见、积累、和激发新想法的方式学习;会努力寻找正确的表达方式,甚至在遣词造句上都会用尽心思,海量的阅读,然后找到一个系统来处理和聚合不断增加的信息库,通过聚集的知识,产生新的洞见。

书中讲述了卢曼卡片盒技术,如何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应用。主流操作分应用软件、传统的纸笔。而我们要改变原有的工具习惯,需要心理上的克服,习惯之后会发觉一切都如此轻松。当一切工作衔接成一个整体时,所有瓶颈也就都被消除了。

当然我们不要试图与旧习惯决裂,也不要通过意志力逼自己完成,而是要对自己有策略地建立新习惯,然后逐步取代。

总结:把卡片笔记法用在我们的工作和写作中,养成新的习惯

本书介绍的卢曼卡片笔记写作法非常有效,许多成功的作家、艺术家和学者都在使用某种形式的卡片笔记。卡片盒有助于提高写作效率,也有助于人们的长期学习。

当然,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也可以将自己原创的东西一起揉合到卡片笔记中,比如:我之前比较喜欢用的思维导图笔记法,这两种方式结合起,可以把一本书做到真正的“咀嚼透彻”;我们可以让新结合的笔记法,产生更好的作用,从中得到更多启发,产生更多的新想法和洞见。

假如我们一直不愿改变原有的习惯,那么一切都是空谈;改变思维,从自己的第一张卡片笔记开始,让它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并且养成新的记笔记的习惯,从而让我们在工作、学习、和作上获益长久。

《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一书,让我们获得新的启发:卡曼笔记盒如同写作磨法盒,让我们在知识复利中,不断地获取新想法和洞见,在未来的写作之路上有了更多的支撑。

好书值得推荐,相信每个人阅读后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无论是学生、写作者,还是普通人,都能从中获益。

或许在不久之后,我们也能通过摸索和钻研,创造出更好的笔记方法,让自己和更多人受益,这也是本书带给我的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魔法盒:源源不断地产生新洞见,让我们成为真正会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