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蔡康永的说话之道》笔记

图片发自App

这些天来,略读了《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作者蔡康永先生,是台湾金牌主持人,台湾电视金钟奖得主,还主持了较有名气的综艺节目《康熙来了》,特别善于说话。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说话。每天都在与别人沟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的人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说话,或者在几万人会场上动情地演讲,或者在朋友聚会中畅所欲言的在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们无论在职场、生活中、做报告、开会、要求加薪、道歉、致辞、倾诉苦恼、交流感情等等,都只跟一件事有关,就是说话。我们说话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办事的效率,是否达到目的。说话之道是在于把别人放在心上。

说话的本质就是和人相处,和自己相处,为自己找准生命中的定位。我本人就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平时不太会说话,很羡慕他们在众人面前谈笑风生,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开心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内向的我说话没那么急躁了,变得慢条丝理,变得相对有逻辑。所以要学会与自己相处,了解自己的性格,找到属于自己的说话方式也很重要。

作者也在书中阐述说话之道的三种方法:

第一种,如何用说话打动人?语言的本质,就是得表达自己,打动别人。你用呆板的方式说话,就会得到呆板的反应。用比较有滋味的说法,就可能得到有滋味的说话。给自己说的话加一点料,或者是留悬念,或者丰富信息,或者寻找大家最容易共鸣的美食之类的话题,都能给沟通之门加一门把手。

确实如此,我们做销售行业的,去做陌生拜访时,见到想要拜访的人,都会做简单自我介绍。是在很短的时间,能够说出自己名字让人容易记得住,能表达自己是做什么行业,让对方能在短时间内不让人讨厌,能有兴趣听你讲下去。确实需要你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有说话的风趣性,还有你的肢体语言。

第二种。如何靠说话避免尴尬?就像大伙在热议一件事时,有人不合时宜的插嘴说了一个冷笑话。本来是一次好朋友的聚会,大家想互相聊聊近况,而请客的人却一直在说他自己和他家里的事。

确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跟人说话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聊着聊着便把天聊死了。其实就是说在聊天中,说了不恰当的话、说了些不舒服的话,令到对方觉得没趣,所以就出现尴尬的局面。我们跟不熟悉的人聊天,可以聊一些天气情况或美食方面等一些大众普遍喜欢的话题,会更容易近套乎。这就是常说的用“试水温”的说话方式,来避免尴尬。

第三种,如何通过说话实现彼此的理解?掌握说话之道,需要通晓人情世故,对比自己是怎么看待,就能最大限度的理解对方。使沟通变得更容易,其核心在于你是不是有强烈的同理心。比如说我们,早上在路上遇到的上班的同事,想向她问声好,跟他说:“早啊,那么早遇到你了,看到你精神爽利,真开心”。那么,同事间的关系又更融洽了。

书中也提到,处于对立境界的说话之道,即少说话或不说话,也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你需要做到倾听而不是开口,才能让谈话的双方感到舒服。比如说有个很好的朋友,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想向你倾诉一下,这时候你就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或被对方发泄的对象,我们需要做的是静静的听他说话,这样可能会令到他更舒服一些,从而达到好的沟通效果。

总而言之,说话之道,重要的事情仍然在于,你能否做到把对方看在眼里,放在心里。说话之道,学无止境,怎样才能做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蔡康永的说话之道》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