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在灵动中熠熠生辉

记得那天在朋友圈看到的一段小视频,视频中人行横道上一位胖乎乎的交警叔叔正在手动数数,配合着节奏跳动着脚步,变换着手上的数字。在数到三的时候,他慢慢后退,正好到零时,他回到马路边,手势示意车辆通行。这位交警有如此举动,是因为这个路口的红绿灯不知什么原因停止了运行。交警用他可爱的手势,跳动的脚步,为我们等待红灯的司机师傅带来了虽短短15秒,却有无限快乐的时光!看完这段小视频,我脑海里似乎还在闪现交警叔叔俏皮可爱的手势动作,嘴边的那抹笑意也久久未散去。初冬的冷风里似乎多了些温暖,多了些活力。

现在再来想想那位交警,我似乎看到了更多,也想到了更多。交警站岗执勤,是他的职业和业务。做的认真,完成任务就好,没有义务去让马路上的行人特别开心。而这位交警却让我看到了站岗执勤外的一份灵动,想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他对工作的热爱。正是源于这份热爱,他不是把它当工作来做,而是看作一件有意思的事来做。这时所做的自然就会多了一些灵动,也自然让行人们特别开心。

还记得女儿有一天回家时开心的表情,我还未开口问她为何如此开心,她的话匣子就自己打开了:“妈妈,妈妈,我们今天上了一节特别有意思的课,老师让我们看了电影,听了动画片,摸了蜗牛的触角,还给蜗牛造了房子!”听了她的话,我就纳了闷:这到底是一堂什么课啊?女儿歇了一下,才细细给我解释到,这是一堂和蜗牛有关的科学课。我继续疑惑着:怎么叫听了动画片呢?怎么又给蜗牛造房子呢?

原来,老师给孩子们播放了只有声音的一段动画片,里面有小蜗牛介绍自己的内容,要孩子们根据听到的画出小蜗牛的样子。原来,孩子们不知道蜗牛的壳有什么作用,有多坚硬,老师让他们用其他的材料给它造个壳看看合适不合适。在给我解惑时,女儿已滔滔不绝讲了很多关于蜗牛的小知识,我发现它记得好认真,好清楚。我不由得深深佩服这位老师,他用灵动的课堂,真正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也真正让孩子们掌握了知识。

作为高中的老师,我们似乎不能有交警的自由的灵动,似乎也不能像小学老师那样将更多的灵动留给学生,这就使我们的课堂变成了知识宣讲的平台,传播方法的圣地。容不下一点点的时间浪费,看不到一些些的灵动光影。这样的课堂看起来满满当当,但是学生真的掌握了你想让他们知道的知识吗?

还记得我请病假休息一段时间后回到讲台,学生高兴的来表达欢迎,簇拥着我说东说西。我问起上了些什么时,平常不太学习的一个男生说:“老师,上了《虞美人》,我都会背了,还会唱呢!”语气中很是自豪。我笑着说到:“哦,那好啊,你给大家唱一段!”他毫不畏缩的给大家来了一段,赢得掌声一片。我本是想敲打他的心,一下子被镇住了,赶紧与大家一起为他鼓掌。事后,我才了解到,替我代课的这位老师,在课堂上,不止讲解了词作鉴赏,还为大家高歌了一曲,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这个不爱学习的男同学也有了兴趣,将这首词记得清楚,理解的透彻了。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不得不赞叹同事的灵动之举!

其实,我的身边不乏这样的课堂上的灵动。记得已逝的前辈闫老师,他的每堂课都有现代化科技手段的介入,而且他制作了许多不同版本的教学课件,根据学情灵活使用。学生在高科技的变换中不断被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记得我们组的歌唱家教诗词时,常常找到改编的歌曲,作为课堂的一部分,或是直接带着大家唱起来。学生们在音乐的灵动渗透中,对诗词有了更好的把握。记得擅长写文作诗的李诗诗,也总会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赋诗一首,写文一段,和学生一起津津有味的点评赏析。不是只有参考书的知识,而是有着作为读者个体的解读和认识。这份课堂的灵动给学生的更是一种指引和纵深的挖掘。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很多课堂灵动的光影。

一份工作而已,很多人都这样说这样做。那是因为他们都缺一些发自心底的对工作的热爱,对生活的美好的追求。作为老师的我,更不能走入这样的误区。虽然,我的五音依然不全;虽然,我的文笔依然无彩;虽然,我还有许多比不上其他老师的地方。但是,我相信:因为热爱,我们可以灵动;因为热爱,我们能够多姿多彩;也正是因为热爱,我们有许多办法可想,有许多条路可行。让我行动起来,让我课堂在灵动中熠熠生辉!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课堂在灵动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