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靶山

那是我小时候见过的最高的山。

严格意义上来讲,只能叫土山头,人为地堆成一个像弯月一样带有弧度的大土墙,这就是打靶山了。

周围都是平房,所以远远的就能看到秃秃的黄土山。山上没有树,只有长在山面上的杂草。山的背面呈阶梯状,杂草更多,虽然不高,但对于小孩子来讲,和其他的山一样,一走近就会感到自身的渺小。

二十世纪初,靶场管的不严,谁都可以去玩,当然,谁是指小孩子们,之后小孩子在哪都能玩儿的起来。

每次去那里玩儿只有一个目的——捡子弹,子弹穿过靶子打到土山上就会留下一个小洞,顺着洞挖就有可能挖到子弹。有的小洞还带有锈迹,这就证明这个子弹长时间没人发现,被雨水腐蚀了。

有时候可以挖到漂亮的,没有锈迹完整的子弹,有时候挖到的是锈土疙瘩。小时候好奇心太强,每次都会捡一小兜品相好的子弹带回去,洗干净收藏起来。如果想要更完美,可以下山去射击场地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子弹壳,运气好就可以配成一颗完整的子弹,但场地里的子弹壳分布更零星,也许是因为有拾荒的老人过来捡子弹壳拿去卖钱吧。

曾经幸运的看到过一次他们进行射击训练,枪声很大,枪也很有后坐力,兵哥哥们双手拿枪对准靶子,砰得一声过后,枪头冒出白烟。我们根据子弹打在山上飞扬起来的尘土,来猜测这一枪有没有打中靶子。

他们训练完毕终于允许我们过去的时候,小孩子们都冲锋似的跑向记忆中那个飞起尘土的区域,找到新鲜的子弹,顺着土坑往下挖,挖出来的子弹还是热乎的,在阳光下反光发亮。捡到了好的子弹,就像捡到了宝,满心欢喜把子弹装到口袋里,回到家找到匹配的弹壳,配好摆正在柜子上。

山很陡,爬到顶对于小女孩来说还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抓着长在表面的草才能爬上去,不仅如此,还要冒着滚落下来的风险。但在我的印象里,几户每次我们都会成功登顶,朋友们互相拉一把就都上来了。

山顶的“风景”也很美,噢,原来房子的另一边还有一个大水坑,噢,走那条路也可以回到家,山对面原来挖了这么多战壕,就连山峰的空气,也变得轻柔凉爽了。

长大后,越来越没有时间再去那看看,也不再眷恋,漂亮的子弹没有小时候那样重要了。打靶场的纪律也变得严了,有守卫站岗,如果非要进去,就是擅闯军事禁区了。

最后一次去靶场,靶场已经都被围墙围了起来,但往里面望去,好像都荒废掉了,野草丛生,再没有奔跑的身影,只记载了记忆中肆意挥洒而又无法往返的年少时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