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猫读书(37/365) |  精进 第5天

图片发自App

很多积极心理学家更倾向于“普遍——恒定”的才能观,即认为人的才能是多种多样的,如同这个世界的色彩一样绚烂缤纷,且与智力、个性、动机、知识和经验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都有关。人需要主动地去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扬长避短,让自己更加自信。当然,社会现实是残酷的,如果一味陶醉在自己的优势中,对自己定位不清,也容易引起个人发展中的种种问题。

此外,还有一些心理学家所持的是“普遍——发展”的才能观。前面我们讲到的隐含假设中有一项是“僵固型心智”,这个概念与“成长型心智”相对,是由发展心理学家、斯坦福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提出的,这是“普遍——发展”观点的代表。德韦克发现,成长型心智的人所取得的成就明显高于僵固型心智的人,换句话说,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好并不断为之努力,就真的会变得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心智是会互相转化的,要想从僵固性变为成长型,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我们要把绝对化的否定评价改为开放的启发式提问,比如“我不擅长做这件事”可以改为“要做成这件事,我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自己?”“我绝对不会像他那样做事”可以改为“从他身上,我是否能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积极寻找自己的优势,并通过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尤其是对于教育背景、家庭背景一般、也没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来说,要克服对前途的迷茫焦虑,就要把自己手中不算多的资源集中起来,无比认真地、专注地做好一件事。为了论证专注的做事态度对人未来发展的影响,作者将数学专家研究得出的投入时间——学习效果曲线和美国NBA的球员排名——收入曲线组合起来,假设专注投入时间越长,学习效果越好,能力也就越高。

很多高手的努力程度的确已是普通人望尘莫及的。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曾在《东坡志林》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有人求教欧阳修怎样写文章,他答道:“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就是说,要写好文章,唯有多读多写,一般人却每写一篇就希望有过人之处,这样的心态很难达到高水平。

另一个例子是国画大师齐白石,他年轻时曾跟着师傅做过木工活,有一次在一个主顾家里干活的时候,他发现了一套《芥子园画谱》,顿时视若珍宝,他向书主把这套国画教材借来,用了半年时间一笔一画地勾描下来,总共画了有16册。接着,他又用了五年时间反复临摹这套画谱,就此打下了绘画的功底。齐白石为了兴趣所付出的这种努力,放在今天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作者说,齐白石是“手艺人”,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手机艺人”罢了。

我们要明白,努力不仅仅是意志力或者信念,更是一种需要学习和提升的才能,需要调配个人的资源,选择行动方向,把控执行进度和调适其他多方面的因素。采用什么样的时间投入策略,怎样有效启动、维持、专注和优化这种投入,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学习时要主动给自己增加一些难度,这是非常必要的提升学习效果的手段。他们认为,适当设置障碍,比如学习不同科目后进行交叉练习,可以增加知识提取的强度。这种加量练习大脑的做法,其实与练肌肉并无二致。我们不能满足于完成“标准动作”,而是要主动突破,寻求更高难度的挑战。在设计挑战时,要注意“难度适应”的问题,即经过训练,水平得到提升后,要不断提升难度,形成一个“挑战阶梯”,这样才能攀登高峰。

意志力其实是非常不可靠的,因为它总有极限,长期坚持一件事而不感到痛苦的法则应该是,让自己收获的满足感超过所有付出,即用兴趣和激情驱动自己继续做下去。

我们可以尝试这些方法:

1. 放弃对“兴趣”的执念

不要以有没有兴趣为先决条件,看上去不喜欢的事情也可以尝试做一做,人的兴趣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动的,努力试试看再做出结论。

2. 提升“浸润”的深度

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这件事情中,用温暖的情感去体验和激发兴趣。

3. 增加互动的乐趣

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论”认为,人的心理需要分为自主的、能力的和归属的。这其中“自主”非常重要。

他却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主动的姿态,大胆质疑老师的方法、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请教其他前辈的经验、坚持勤奋练习,正是这样的学习态度,才成就了让人念念不忘的一代名旦。

5. 电影导演侯孝贤是从现实中学习,然后回馈到现实中去。他很会“读人”,只要是和他打过交道的人,他都会用心去“读”他们,而且越是看上去有些奇怪和特别的人,他越有兴趣。作者猜想侯孝贤大概把自己遇见过的所有人都汇成了一个素材库,然后通过自己的解码和加工,融合到电影中去。

在现实世界中思考理论问题,在理论世界中思考现实问题,建立理论和现实间的连接。因为用学术的态度能让我们思考得更深刻,而现实的复杂性会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的适应范围和极限。由此,我们会慢慢构筑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智识,帮助我们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也是本书的副标题。

最后,作者依然善解人意地以一系列具体的建议,作为全书的结束语:

抗拒自己的欲望,或者延迟满足欲望;

质疑貌似最可信的言论,不盲从任何人;

屏蔽流行信息,或者只在固定的时段接收流行信息;

思考最不可能的事,为其发展出可能性;

保留和发展自己的“怪癖”,并将其发展成自己的竞争力;

为小事物狂热,并在小事物中发现大世界;

开展思想试验和行动试验,让思想和行动相互激发。

思考与实践:

请思考,在你现在的工作或学习中,你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有多少继续增长的空间?为这种优势设计下一步要挑战的难度,写出具体的训练计划。完成计划后写一份总结报告进行反思,并把报告分享给其他人,收集反馈意见,对再下一步的挑战训练做出修正,循环重复以上过程。根据你想达到的最高目标,为自己设定一个达到目标的时间,在这期间寻找一切有用的资源付出努力,希望你能为之不断攀登,直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你可能感兴趣的:(花猫读书(37/365) |  精进 第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