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冬天,我有幸去深圳参加了小学数学全国名师“同上一节课”的观摩交流活动,那是一场由小学数学界的大咖们带来的饕餮盛宴。在那里,我第一次听到了贲有林大师的课,他的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让人如沐春风、余音绕梁。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读了贲老师的精华之作——《寻变贲友林“学为中心”数学课》,再次感受到贲老师的“学为中心”数学课的生机与魅力,油然敬佩名师身上的不断寻变的精神!
《寻变》这本书分为《我的课堂我辩护》和《我与自己同课异构》两辑,并以12节课堂实录和教学思考为载体,剖析了贲有林老师呕心沥血二十多年来“学为中心”的寻变之旅。
何为寻变?自己的课堂自己辩护,就是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关照和思考,以自己的立场全方位地解读自己的实践,与自己展开真实的对话,以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与迷茫。而与自己同课异构则是为了寻变,不断反思、比较、创新、尝试。寻变是为了挑战自己、突破自己,是对自己的再认识和再创造。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读完此书后的一些感想。
一、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为中心”的前提
在教育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通常指的是民主型的关系模式。在贲老师的
课堂中,学生总是积极主动,善于倾听,敢于质疑,并且会大方地表达、修正。课堂中,孩子们俨然一个个小老师,互相提问、倾听、交流、反馈、鼓励,为了追求真理,争辩不休,真所谓“学为中心”的教学!这样的课堂轻松不失严谨、生机而又充满活力,这些基于贲老师发自肺腑的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真挚的关怀。他的一言一行无不流露出真诚与尊重、民主与平等。
二、师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学为中心”的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彰显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人将贲老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比喻为“助产士”,这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如出一辙。在教育界,贲老师的课通常被总结为“一张纸一节课”。没有华丽的课件,贲老师总是喜欢
凭一份精心设计的学习单走进课堂。在教学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学生在说、在做、在思、在悟,教师不代替学生的学,不遮蔽学生的学,学生在进行探究、交流的时候,教师也在倾听,在思考,并在学生的不断探究中寻找合适的契机,以对知识进行深层地梳理和追问,激发学生新一轮的知识“辩论大赛”,从而促进学生知识内在结构的变化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扎实备课是“学为中心”的最佳途径
贲有林老师认为,上课是“面子工程”,备课才是“根基工程”。备课
是“养兵”,上课是“用兵”。备课是最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也是为教师课堂教学这个脸面充实内在品质的最佳途径。剖析贲老师的课,每节课都经历过了深思熟虑的设计,并在不断辩护和寻变中进行自我对话,最终呈现出一场场教学盛宴。如他在设计《年、月、日》时,追溯起“为什么2月的天数最小?”“为什么7月、8月都是大月?”并结合古罗马凯撒与奥古斯的故事得以解密。历法的形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的故事反倒使枯燥的年、月、日变得温情脉脉,教学多了份历史厚重感,学生对各月的天数多了份理解,对数学的学习也悄悄融入了一缕更美好的情怀。
四、终生学习是“学为中心”的不竭源泉
贲老师从2002年起,养成了每天记录自己课堂的习惯,每天在课堂中寻变,在实践中反思和积累,努力探索并构建“学为中心”。在研修数学教学的同时,他还十分重视自我研修,并认为这是立身从教之本。而他在教学中的很多创新的设计往往来源于自己所读的一篇报道、一个故事或者一则广告等。他热衷在生活中寻找素材,设计新型,气势磅礴。正是因为贲老师的勤奋博学和力求精进,才使得他在30年小学数学教学中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风采,也使得自己在寻变之路上渐行渐远!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更应该以名师为榜样,重新认识数学教学,不断钻研与创造,反思与寻变,将“学为中心”更好地应用到日常教学中,让自己的数学教学充满魅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只要真正付出行动,滴水终可穿石!正如贲老师所说,我们的教学品味,要从“对的教学”走向“好的教学”;我们的教学境界,要从让学生“知道”,走向“让学生惊讶”。
数学课堂,走到何处?远方在召唤着我们。这一路风雨兼程,却多了份浪漫与诗意!寻变寻变,让我们一起期待自己的成长!迎接小学数学课堂最唯美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