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了,我先让大家阅读一遍课文: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然后简单介绍写作背景:
《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824—826年)。《历阳典录》:“陋室,在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
作者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见作者被贬,故意刁难之。和州知县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作者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作者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作者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作者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然后又介绍一下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介绍完以后,我开始提问:
1,根据题目,大家告诉我这间房子究竟有多简陋?
同学们一时不知道老师究竟要问什么,都觉得不带这么问的,一下子反应不过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
我接着问,不是说作者刘禹锡给他自己的陋室做一篇文章吗,哪大家最少得找出描写陋室得句子啊?
这下简单了,同学们很快找出来。
总说:这是一间简陋的房子:斯是陋室
分写简陋在哪里:
第一环境之陋:
1,苔痕上阶绿(台阶长满青草) 2,草色入帘青(窗帘外也是青色一片,)
第二,交往之陋: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往来的人有文化,但没有官员人脉)
第三,情趣之陋: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只能弹奏素雅的曲子,不丰富,只能阅读佛教经典,太单一)
第四,心境之陋:
5,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五音的享受),无案牍之劳形(没有一展抱负之地)。
总结,由此可见,这间房子的确是一间简陋的房子,简陋至极。
作者是为了写房子的简陋而写的这篇文章吗,我再问同学们。
肯定不是,他的房子好歹也是在闹市,哪能和我们精准扶贫户的房子比简陋呢?
很多同学点点头,纷纷把头埋到书里去寻找答案。
龚梅找到了,说是为了写他的品德。
哪一句,请用原文。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什么品德?
又停电了。
张如霜找到了:“孔子云:何陋之有?”
什么品德,说出来。
“不知道。”
这答案适合所有题目!
我给大家分析,住的很简陋,但是却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这是什么品德,是不是豁达的胸怀啊!
大家很认同。
我接着说,这应该是一种品质对不对?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他的那首诗。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品质?
同学大声回答:豁达
对,这篇短文就是通过写简陋的房子来表现作者豁达的胸怀,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
哪我再反问大家一句,我们也住着简陋的房子,可是我们的胸怀却没有刘禹锡这么豁达,这是为什么呢?作者真的全篇都在说它的简陋吗?这间简陋的房子和他的豁达的胸怀有没有正面的联系呢?
同学们再次把头埋在书堆里。
很久没有回音啊!
这是不是题问的太难了,还是问法有问题。我改变问法,这间房子和他的豁达胸怀的养成有什么关系没有?
还是一片寂静。
我提示大家:
第一,环境之清幽:
1,苔痕上阶绿(台阶绿意盎然) 2,草色入帘青(窗外青色一片,)
第二,交往之清高: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往来的人都是知识渊博的鸿儒)
第三,情趣之清雅: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弹奏素雅的曲子,修心;阅读佛教经典养性。)
第四,身心之清静:
5,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五音的嘈杂),无案牍之劳形(没有世俗的打扰)。
清方能静(心静),静方能宽(心宽),宽方能达(豁达)。
总结,由此可见,这间房子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但却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豁达的胸怀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修炼而来。
这下同学们恍然大悟!
最后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开头和结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房子不在简陋还是豪华,只要居住的人有高尚的品德,这样的品德能够远近闻名,这间房子就能流芳百世!)
这是用类比开头,作用就好像今天老师教的用排比开头写作文的作用一样,能够增强文章的气势。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有我这样的人居住在这里,这间房子有什么简陋的呢?)
增强了气势,还表达了中心。多么紧凑有力的结尾!
讲到这里,时间刚刚好,就势下课,离开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