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纸鸢是一个美丽的词语,用细竹为骨,扎成鸟形,以纸或薄绢蒙糊其上,斜缀以线,可以引线乘风而上。亦有作蝴蝶、蜈蚣、美人、星、月等状者。

传说纸鸢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墨家创始人墨子墨翟用了三年的时间造出了一只能在天上飞的“木鸢”,但是很可惜,它只在天上停留了一天,便掉了下来,这就是纸鸢的前身了。

而早期的纸鸢,则纯粹是出于实用目的被发明出来的——用于军事侦查、探测甚至空投火药!而这一功能,在著名的垓下之战里发挥了作用。汉军将特制的箫绑于纸鸢之上,飞到空中后在风的吹拂下演奏出楚乐,使楚军军心涣散,从而大破楚君。这也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由来。而汉军所使用的这种可以因风而在空中发出声响的纸鸢,就被称之为“风筝”。也就是说,“风筝”是“纸鸢”的一个重要的种类。

明代陈沂曾在《询刍录·风筝》中记载:“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鸣风筝。”即“风筝”一词的由来,我们可以理解为“风弹奏的筝”。

这样,风筝与一般纸鸢就很好区分了,能响的就是风筝,不能响的就是普通纸鸢,纸鸢包含风筝,风筝包含于纸鸢。

不知道你有没有放过真正的风筝呢?中国纸鸢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还有很多有趣的种类与技艺。

唐朝有元稹《有鸟》诗之七:“有鸟有鸟羣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宋代则有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诗:“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想着儿时我们这一代人出生时,智能电子产品还没有像现在这么普及,放风筝这种老少皆宜的游戏,依然是我们很多人童年时期的经典游戏。尤其是每到春秋时节,天气怡人,微风拂面,到广场上、郊区里去放一放风筝,既娱乐身心,又锻炼了身体,至今仍是很多人喜爱的活动。

如今,时机一到不如准备好东西跟瑶瑶老师一起做一个属于自己的纸鸢。

竹片(如果没有家中任何可以当做风筝骨替代都可以)、双面胶(浆糊都可)、不易破的纸张(宣纸、棉麻纸都可)、小刀,颜料(或者彩笔)


具体如何做!请听下次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