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碎声响——读博纳科夫短篇小说全集后的胡言乱语

  如果说博纳科夫的小说最像什么,我觉得那就是最迷惑人的一首樊厄铃的音乐。细细碎碎的,像是悄悄说着秘密一般,里面有囚禁他人的另类兴奋,有偷窥他人的低俗喜悦,有将人随意置换的无耻力量,这或许就像佛洛依德说的性快感,更像生物电击实验,用着他咬文嚼字般语言,一点点勾引你去读那些不明觉厉的语句,一点一点的刺激你内心瘙痒,请允许我使用这个词。有时主动跳出来的作者可以随意干扰着整个故事的走向,最后,变得光怪陆离,玄幻至极。他揭示所有会被道德谴责的行为,又套入一个你都觉得合理的情景模式中,道貌岸然的抨击着那些抨击他作品的文学评论家。套着俄罗斯形式主义的壳,写得多少不是现实社会中,你看到的却不愿意承认的事情。 

  人的高尚来源于自己行为的克制。我有多次盯着扶手电梯的紧急制动按钮,好像按下去,但理智告诉我按下去的总总后果,很多已经超越了我的经济承受范围 ,而不死道德约束。至少在今天我还觉得是我付不起因为按下去可能造成的赔偿费用,而不是我有多么强烈的内心而停止行为。

或许你们会议论说,这又是一个变态的人物,但有谁愿意去承认内心的黑暗,并公之于众呢?为何马丁要去囚禁那格伯乌?只是因为他就是一个契卡成员么?我看来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套路,或许那个人什么都不是,最单纯的动机便是俄语,和德语。这里讲俄语,注定那位仁兄必将遭受灾难,只是他以为自己被其他某个神秘组织逮捕了,的确是组织,人心中最黑暗最狂野的欲望,弱势人群囚禁强者的欲望,看守长马丁,为了那个看守的滋味,讲德语的人得到美滋滋的监狱生活,为“我”来说,却是滑稽的。评论家在这里似乎可以读出什么作者对什么苏政权的抨击,甚至读出什么沙俄复辟的影子,毕竟博纳科夫就是差不多那个时代的人物,我们可以套路各种历史进程,甚至为不同社会形态服务。

    但作为一位只是粗粗读了这本很厚的小说集的读者,我只能细细碎碎的说,No。就是借助了当时的背景而已,多少人抨击过他的《洛丽塔》,又多少人能够明白,为何洛丽塔要跟她的继父发生关系,她或许无知,但绝不愚蠢,我们看来的不成熟的爱,评判者是我们,而真正的却是欲望,这种真的跟生物点击实验一样,让你上瘾,自己会说:“不过自关起他来,他将会在里面度过多少年呢?”或许他习惯了,依赖了。那个窗,那个牢笼。

你可能感兴趣的:(细碎声响——读博纳科夫短篇小说全集后的胡言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