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你扔掉了多少钱?

图片发自App

六月,总是带点离别的气息,又一波95后踏入了社会。人去楼应空,楼道里却堆满了各种遗留物品,衣物、床帘、玩偶、化妆品……女孩子的东西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本来就狭窄的楼道,顿时变成了杂乱的垃圾场。我稍微看了看,大多数物品依然可以继续使用,但因为无法带走而成了楼道里的垃圾。

看着这满楼道的杂物,我仿佛看到了它的主人在双十一购物时斗志昂扬的样子。因为凑单而买回来的打底裤缠绕在一堆衣服里,耷拉着一条裤腿;打折时买来的阿迪达斯运动鞋鞋一只在东,一只在西,隔着一座小山翘首相望;一时兴起买来了的盒装指甲油,却还好好地躺在包装盒里……作为贫民窟女孩的我,摸了摸自己羞涩的钱包,不禁想:这一走廊的杂物,购买时得花多少钱呀,而此刻又是多么一文不值。在这堆杂物里,我看到的不仅仅是货币价值,更是一个人的消费观。

作为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人都还是伸手党,仿佛嗷嗷待哺的小孩,每个月向家里索要生活费。因为易得,鲜有人去想金钱的来之不易,花钱时也潇洒大方。迪奥的口红一只怎么够,想方设法忍饥挨饿也要凑齐各种色号;毛呢大衣显身材,当然要一天一换,最好各种颜色一样备一套;夏天的凉鞋呢,绑带的性感,高跟的优雅,平地的方便,好处一列出来,心里的欲望也开始燃烧。正是这无休止的买买买,导致了毕业后的扔扔扔,而这些扔掉的东西,曾经都是真金白银,而现在却成了不受待见的垃圾。如果当时能够有所克制,那毕业时说不定就成了进入社会的第一桶金了。第一桶金能干嘛呢?可能是一套得体的职业装,可能是第一个月的房租,或者是一只继续下蛋的小金鹅……心里的小算盘又开始哗哗直响,不禁开始突发奇想。

我相信今天多数家庭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家里也只有独生子女,父母见不得孩子苦,也舍得为孩子花钱,零花钱多给点就给点,只要孩子过的开心,那一切都值得。而父母的态度,也变相地促进了孩子的购买欲,刚从清汤挂面的高中踏入大学,谁不想展现自我个性,享受别人羡慕的眼光呢?但探索个性的旅途少不了金钱做支撑,于是,买买买就成了学生时代的常态。

可是,这样真的对吗?一个人的消费观里藏着他的未来,你今天怎么花钱,明天就得怎么还债。想想花呗里躺着那头野兽,正在慢慢掏空你的钱包。还没毕业,就已经预支了工资,这样的生活,你真的想要吗?还在啃老的你有没有想过,一旦踏入社会,当房租、车贷、生活压力接踵而来,你的工资是否能支撑的起你的消费观,而你的消费观又是否能让你继续去追逐你的梦想?我相信,这些问题多数人都未曾考虑过。

出生农村,家中也不宽裕。对于钱向来保持敬畏,高中时除去伙食费,零花钱近乎为零;大学自己兼职,手头稍微宽裕一点点,却无时无刻不受贫苦的困扰。最贵的一件毛呢大衣180,还是和店家死缠烂打打了8折,每次穿时小心翼翼,生怕脏了坏了。兼职好不容易挣点钱,心里还想着留着还助学贷款吧。

有人说,年轻应该及时享乐,有人说钱是赚出来的,有人说你那么省吃俭用,也没看你攒下多少钱……这些说法,曾极度困扰我,可是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吃过赚钱的苦,也受过没钱的慌,我还是想默默建起我的小金库。没有工作的我,靠兼职攒钱的确不甚靠谱,可是看着小金库里的数字从两位数到三位数,在慢慢过渡到四位数,这种喜悦大概只有自己知道吧。

当然,也有很多在大学就很厉害的人,他们通过努力获得金钱,从而支撑自己的购买欲,我一直对他们佩服的五体投地。我身边便有很多这样的人,英语好,进入新东方做了兼职老师;文笔好,写稿子,开公众号,他们靠着一技之长慢慢养活了自己。但即使是他们,在剁手之前也一定会深思熟虑,然后才决定下手,因为挣钱的过程已经教会他们金钱来之不易。

花自己的钱,心里才有底气。每次朋友邀请我出去玩,我都要先计算一下生活费,制定好消费计划。绝不参加支付不起的活动,也不购买大额而无用的消费品。省吃俭用攒钱,不是因为抠门,而是希望攒下未来,希望未来能够潇洒的花钱。虽然我不舍得买东西,但舍得投资自己:学瑜伽是为了锻炼体型;学英语是为了提升自己;学理财是为了早点实现梦想。而这些课程的学习费用,都是兼职攒下的。

未来也依旧会抠门,继续充实小金库——为了我闪闪发光的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毕业生,你扔掉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