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及网络——概述

文章目录

  • 前言
  •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 1.2互联网概述
    • 1.2.1网络的网络
    • 1.2.2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 1.3互联网的组成
    • 1.3.1互联网的边缘部分
    • 1.3.2互联网的核心部分
  • 1.5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 1.5.2几种不同类别的计算机网络
  • 1.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 1.6.1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 1.6.2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
  • 1.7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1.7.2协议与划分层次
    • 1.7.3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 1.7.4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前言

本章重要知识点:
(1)互联网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的作用,其中包含分组交换的概念。
(2)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3)计算机网络分层次的体系结构,包含协议和服务的概念。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21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 数字化 网络化 和 信息化 ,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时代

三大网络: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网络融合:将三种网络融合成一种网络就能提供所有相应服务。

internet是由数量极大的各种计算网络互连起来的。

对于仅在局部范围互连起来的计算机网络,只能称为互连网,而不是互联网

互联网具有两个重要的基本特点:连通性和共享(资源共享)

1.2互联网概述

1.2.1网络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网络)由若干个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互连网则把许多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在一起

主机:与网络相连的计算机。

1.2.2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internet(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Internet(互联网)是一个专用名词,指当前世界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互相连接而成的特定互连网,它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人们把1983年作为互联网的诞生时间。

第一阶段:从单个网络ARPANT向互连网发展的过程。
第二阶段: 三级结构的互联网。(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或企业网)
第三阶段: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 ISP: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如: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可分为主干ISP、地区ISP、本地ISP

IXP(Internet exchange point):互联网交换点,主要作用是允许两个网络直接相连并交换分组,无需再通过第三个网络来转发分组。即地区ISP之间交换分组,无需再经过上层主干ISP。

制定互联网正式标准的三个阶段:
1.互联网草案
2.建议标准
3.互联网标准

1.3互联网的组成

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是用户直接使用的。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

1.3.1互联网的边缘部分

端系统: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主机A的某个进程和主机B上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

端系统间的通信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对等方式(P2P方式)。
1.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计算机及网络——概述_第1张图片
客户和服务器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通信关系建立后,通信可以是双向的。

客户程序:
1、被用户调用后运行,在通信时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
2、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程序:
1、专门用来提供服务的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
2、自启动后就自动调用并不断运行,被动等待并接受客户的通信请求,因此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
3、一般需要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

2.对等方式(P2P方式)
计算机及网络——概述_第2张图片
只要两台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他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1.3.2互联网的核心部分

网络核心部分是互联网中最复杂的部分。

路由器: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的作用,是一种专用计算机。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电路交换的主要特点:

使用电路交换通话之前,必须先拨号请求建立连接。
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必须经过 “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 三个步骤的交换方式。
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使用电路交换传输计算机数据时,线路的传输效率往往很低,利用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进行通信。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把较长的报文划分为一个个小的等长数据段,再在前面加上由必要信息组成的首部,就构成了一个分组(又称“包”,首部又称“包头”)。
首部包含了诸如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重要控制信息。
计算机及网络——概述_第3张图片
缺点:有一定时延,有额外的信息开销。

这个博主的博客写的很详细,复习的时候可以看这个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449534/article/details/96615313?ops_request_misc=%257B%2522request%255Fid%2522%253A%2522163715369416780264034554%2522%252C%2522scm%2522%253A%252220140713.130102334.pc%255Fall.%2522%257D&request_id=163715369416780264034554&biz_id=0&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blog-2~all~first_rank_ecpm_v1~hot_rank-5-96615313.first_rank_v2_pc_rank_v29&utm_term=%E5%88%86%E7%BB%84%E4%BA%A4%E6%8D%A2&spm=1018.2226.3001.4187

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路由器则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的。

三种方式在数据传输时的特点: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个结点。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计算机及网络——概述_第4张图片

1.5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5.2几种不同类别的计算机网络

1.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

  1. 广域网WAN
  2. 城域网MAN
  3. 局域网LAN
  4. 个人区域网PAN

2.按照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1. 公用网
  2. 专用网

1.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6.1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速率
指的是数据的传输速率,也称为数据率比特率
2.带宽
带宽有两种不同的意义:
(1)原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为赫。
(2)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中某通道传输数据能力,因此网络带宽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网络中的某信道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为bit/s。
3.吞吐量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实际的数据量。
4.时延
指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1)发送时延(传输时延):是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
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发送速率
(2)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3)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
(4)排队时延:分组在传输时,要在路由器中排队等待处理。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对于高速网络链路,我们提高的仅仅是数据的发送速率而不是传播速率
5.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6.往返时间RTT
7.利用率
(1)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
(2)网络利用率: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信道或网络的利用率过高会产生非常大是时延。

1.6.2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

1.费用
2.质量
3.标准化
4.可靠性
5.可拓展性和可升级性
6.易于管理和维护

1.7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7.2协议与划分层次

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主要由三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相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划分层次的好处:

  1.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2. 灵活性好。
  3. 结构上可分割开。
  4. 易于实现和维护。
  5.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各层需要完成的功能:

  1. 差错控制
  2. 流量控制
  3. 分段和重装
  4. 复用和分用
  5. 连接建立和释放

1.7.3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1)应用层
应用层是体系结构的中的最高层。
任务是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
应用层协议定义的是应用进程间通信和交互的规则
主要协议:域名系统DNS,HTTP协议,SMTP协议等

(2)运输层
任务是负责向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复用:多个应用层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运输层的服务。
分用:运输层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上面应用层的相应进程。
主要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3)网络层
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主要协议:网际协议IP

(4)数据链路层
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要专门的链路层协议。

(5)物理层

1.7.4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实体:任何可发送或接受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集合。
服务: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并非在一个层内完成的全部功能。
服务访问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