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文笔行云流水,我却想取关。

在我关注名单里有位芳龄二十四岁的姑娘,二十四岁的年纪里为自己的考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二十四岁的年纪也是花一样的季节,那青葱岁月带着满脸的朝气,正是扬眉吐气时。毕业后参加工作,懵懂面对这世界,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

想当年我也是这样的年纪里闯南闯北,一个不服输的、一个较劲的年龄里,总去义无返顾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但我现在仍然能感觉到那时的朝气蓬勃。可是现在看到这位二十四岁的友友的文章,为什么总是会让我觉得心里有股气不畅顺?心情随之变为阴霾。

友友的文字里无一不透露出自己那种灰色世界,从几个月婴儿被母亲抛弃,与父亲与祖母相依为命,父亲并不喜欢她,总称她为“赔钱货”。十五岁与父亲大吵后坐了几天的火车去找自己从未见过面的母亲,满怀期待而来却败兴而归。现实与幻想隔离太远,母亲见到她第一反应并不是给她一个安慰的拥抱,而是披头盖脑一顿骂。

当看到这里时,我能感觉到作者的那种心碎,我也心里面替她感到很心痛。十五岁的年纪里,如果有一个完整的家,那么她应该正在读初三是父母亲学习上最关注的时候。一些幸福成长的小孩子是最烦父母盯着学习,这种苦恼而对于有些单亲家庭里的孩子却是求而不得,无限向往。

父母的离异,伤害最大的始终是孩子。但双方在那种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的情况又怎会看到一个瑟瑟发抖,渴望温暖的孩子在一旁用渴慕的眼神在望着他们呢?他们的眼里能看到的是彼此的仇恨、厌恶。

有一段时间里我闪过要取关这位简友,因为她那灰色的世界给我带来情绪上的影响。然而心里面虽在阻止自己去翻阅她的文章,但是行动上却总是背道而驰去看看她的动静。

她是一个矛盾体,既骄傲又自卑,从小缺爱十分敏感也很孤独。上也许只是她渲泄情绪的地方,每一篇文章写的都是自己一些心里描述和生活上受到巨大戏弄后带来的伤害。与考编机遇总是擦肩而过,最后为了退而求其次到条件没那么苛刻的偏远地方去考编,却一次又一次因失败而弄得心力交瘁。她自认为自己是优秀的,却想不明白自己为何每次与成功擦肩而过。

常听过一句话: 性格决定命运。我觉得这句话还是有说服力的。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心态,积极的心态能在危难中绝处逢生。

一朵带刺的玫瑰生长在路旁,消极的人看了,想的是这朵玫瑰身上有刺。积极的人看到的,却是刺上有玫瑰。这好比我们面对困难时的不同心态得到结果也不同。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伤心于杯子的另一半是空的,而乐观者会满足于杯子一半是满的。

现实生活中人们都不容易,大家都想看些励志的一些让人放松心情的文章。本来生活就难,再来看些能产生共鸣,能代入到主角里面去体验作者那种痛,心情也会随之而改变。也许吸引是因为这种受挫折的心情我们都有过,但是面对挫折我们还是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积极面对生活,积极面对人生的一个健康形象。然而我们幸运的是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们总是有人在身后站着默默支持,这样再难也总能捱过。

而这位女孩面对高考填志愿,人生这第一转折点时身边没有一个给指路的。面对考编失败时却没有人能给予鼓励反而受到父亲的无情指责,总是一个人默默舔自己的伤口自己咬紧牙关消化这一切。很为她心痛,她活得很辛苦,一股蛮劲去考编就是为了让相依为命的父亲衣食无忧。

我们在受到人生挫折时,不离不弃站在背后的总是父母,因为有母爱父爱使得我们不会不对自己生命负责任,父母带大我们不仅很艰辛,而且父母也是深爱着我们,所以往往在人奔溃至极时能够及时刹车。

上一代的恩怨所带给儿女的伤害真的不是一星半点,离异家庭里长出的孩子是十分渴望爱,渴望母爱渴望父爱,缺哪份爱都养不出一个十全的心里健康的孩子来。

这样一个不愿和世俗同流合污,这样一个活得太干净的女孩总是在世俗中显得如此格格不入。眼里揉不进半点沙子的女孩却总是在世俗的现实中独自去面对命运带来给她的一次又一次不公平。

我想取关她不过是因为她的故事写出自己阴暗的一面,与我某些方面有着雷同巧合,有着大同小异。因为我在心情低落的时候也总会有出现这样自卑的心里。而我比她要好点的是,我在心情忧郁过后,总是如向日葵一样每天都在追赶阳光,让一线阳光哪怕是一米阳光来照射我心里的阴暗,让我的心境慢慢阳光起来。我决不允许我的心一直深陷在阴霾里面。这便是我个人的自我调节能力了。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妮娜》开篇非常令人震惊: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可以有一个时间段来消化它,但是千万不能让自己深陷消极这个泥潭中不能自拨。别人的帮助总是属于辅助能力,而真正能让自己重新站起来的只有自己。所以,自救很重要。

过去的生活对自己的影响只是过去,而现在的生活我们自己有能力不让这些带来坏情绪的事情来影响到自己。那么我们就应该去选择一份令自己轻松、快乐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去逼着自己走一条自己难走,走不通的路。

未来的路,我在朝阳的方向,你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友文笔行云流水,我却想取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