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Map解析

对于java程序员来说,hashMap是最常用的集合之一。那么他的底层的数据结构以及实现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java中,最常见的数据结构就是数组与链表。hashMap就是两者的结合,我们叫做散列表。为什么hashMap要这种结构呢?是因为单纯的以数组来存储的话,查询会很快,但是每次修改的时候,数组都要重新计算索引,就会很慢。单纯的以链表进行存储的话,新增与删除很快,只需要修改一下指向下一个地址的指针即可,但是查询就没有那么大的效率了,他需要遍历整个链表才可以。所以hashMap采用了数组加链表的形式。


图片.png

hashMap根据key的hashCode值,可以很快的定位到该key在哪个数组下标,然后不管新增还是删除,还是查询,只是遍历或者修改该数组下标中存储的链表即可。为了查询的更快,最理想的情况就是每个数组下标中的链表,长度只为1,那么就无需遍历了。
所以我们期望尽可能的把值平均的分布到数组的各个位置。而当数据达到一定程度,数组大多数的位置都有值了,为了有更好的效率,就需要将数组扩容,然后重新计算数组下标。
那么来看看hashMap是如何实现的呢,以下是根据jdk1.8来进行分析的。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put方法。put(k,v);


图片.png

首先就是直接将key做hash运算。然后再看putVal方法。
图片.png

第一步:判断数组是否空,如果为空或者长度为0,就先初始化数组大小。

第二步:根据key的hash值与数组长度-1进行一次&运算来获取数组下标。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首先,hashMap的数组长度是2的倍数。我们拿hashMap的默认的数组长度16来举例,16转换为2进制就是10000,减去1就是1111。如果hashMap的长度是15的话,那么减去1的值就是1110。以2,3为例,与1110进行&,值都为2。与1111进行&值为2,3。所以这种算法的散列性比较好。而且如果是1110的话,那么他的最后一位都是0,就导致进行&运算时,造成大量的坐标无法存放值。
如果当前的数组下标没有值,就新创建一个node。
第三步:即不是初始化,并且数组下标已经有值了,如果对应数组下标的链表头的node的hash值与当前key的hash值相等,并且key也相等,则当前的node就是链表头的node
第四步:如果p是树结点的话,那么就往树里面赛值
第五步:如果已经是链表的尾部了还没有找已存在的key相等的node,就创建一个结点,如果长度大于一定的长度,就转为红黑树。
如果该node的hash值与传入的hash值相等,并且key也相等,那么这就是目标node。
p=e;赋值操作,与e=p.next。使得不断往后遍历链表
第六步:对hashMap来说不重要。
第七部:每次put一次,修改字数就加1,并且size加1,并且进行判断是非需要扩容。如果是,就进行扩容;

接下来讲讲扩容:


图片.png

获取一下原先数组的大小,容量。如果老的数组大小大于最大长度,就返回老的数组,不再扩容,否则的话就想新数组的容量变为老数组的2倍,如果oldThr>0不成立并且oldCap>0也不成立,就认为这个数组是进行初始化的,赋予默认大小。根据参数创建一个新的数组,然后将老数组的数据放入到新数组里面


图片.png

这里的逻辑是,如果当前数组中的链表结点就一个,那么就直接计算他在新数组中的位置。如果是红黑树的话,就走红黑树的逻辑。否则的话,就定义2个链表
lo链表 和 hi链表,loHead指向lo链表头,loTail指向lo链表尾。hi链表也一样。

然后就遍历链表,判断(e.hash & oldCap) 是否等于0,等于0,就放到lo链表,否则放到hi链表。然后将lo链表放到新数组的当前位置,hi链表放到当前位置索引加原来数组长度的索引位置。

你可能感兴趣的:(hashMap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