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1随笔:道德经“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注释:
1、为学日益:为学,是反映探求外物的知识。此处的“学”当指政教礼乐。日益:指增加人的知见智巧。
2、为道日损:为道,是通过冥想或体验的途径,领悟事物未分化状态的“道”。此处的“道”,指自然之道,无为之道。损,指情欲文饰日渐泯损。
3、无为而无不为: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4、取:治、摄化之意。
5、无事:即无扰攘之事。
6、有事:繁苛政举在骚扰民生。

前两天跟Bo先生还聊到这个话题,把我问住了。要赶紧把道德经的体悟贯穿始终。
我的理解:

  1. 为学日益:搞学问的人,也包括我们时下特别流行的终身学习者,都是觉得学习越学越多。因为学海无涯,越学下去,碰到分支、联系就越多;再加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产生量无比巨大,大到产生速度远比你大脑最高的接收能力都快,你永远都跟不上前沿。能在一个狭小的领域跟上就不错了。为学日益了,包括我自己在内,搞得每天都很疲惫,但被学习的充实感驱使,会勉力坚持。
  2. 为道日损:道是宇宙本源,万事一理的思考,是要洞悉本质。所以越修为,就越要丢掉,也就是今天所强调的“断舍离”,佛教所讲的“放下”才能“自在”。
  3. 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去妄为、妄想,不去过多地干预。“道法自然”,让事物顺应其内在规律。
  4. 这一句怎么理解?看似矛盾,我们不是应该努力学习,利用好每一分的时间么?但又要求我们为道日损,去断舍离。其实这就是人生万事一理的所在。我们既要学,但同时也要建立高效的知识体系,建立认知护城河。做到有目的的探求新知,而不是被无穷的信息充斥了眼耳,反而蒙蔽了视听。同时要通过类比、解构、重组,深入思考,找到庞杂知识的共性,而不用重复浪费关注力。这样就能触类旁通,无论新知旧识,都能有更深层次的体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8-01随笔:道德经“为学日益,为道日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