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把金针度与人”——辅导员如何建团队、带干部

      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元好问曾有《论诗》诗云:“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字面意思是绣出来的鸳鸯可以任意观赏,但是绣鸳鸯的金针却不肯轻易示人,诗中指创作的诀窍要秘而不宣,颇有一种“授人以‘鱼’而不授人以‘渔’”的滋味。在这里,我把它改成“且把金针度与人”,用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意即在培养任用学生干部的过程中,要手把手教,把自己掌握的“金针”绣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这一过程如同园丁打理庄园,虽然在耕耘时颇为辛苦,但往往会收获到惊喜和感动。

      胡林翼曾送给晚年的曾国藩一副寿联:“以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道出了管理的真谛。与人打交道的管理工作,通常凝结着最高级别的智慧,因为人是大自然最精密最复杂的生物,管理也被认为是最需要“情商”的工作。而真正的“情商高”,并非八面玲珑、世故圆滑,而恰是指对情绪的掌控能力,即运用理智节制情感的能力强。情商高也并非指不会生气,更不是指毫无原则的“老好人”“和稀泥”,而是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包括愤怒,明确界限、解决问题。

一、菩萨心肠,雷霆手段

      菩萨心肠,指的是辅导员老师无私、公正、善意的发心。身为辅导员,有些时候我们的一言一行和决策可以影响小到班委选举、评奖评优,大到学生的未来、人生与信仰。此外,辅导员几乎是学生大学生活中最亲近的老师,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很多情况不方便与同学倾诉,这时候辅导员老师就成了学生的“知心哥哥/姐姐”。因此,这就需要拥有足够正直坚定的人格,以及充分包容的爱心、耐心,是谓“菩萨心肠”。

      然而,我们必须清楚,辅导员还肩负着重要的管理职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事务管理,使其从思想上、行为上遵守社会道德规约及校规校纪。目前一线辅导员呈年轻化趋势,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会存在部分学生与辅导员“称兄道弟”,以“套近乎”的方式来突破规则边界。这时候就需要辅导员有清晰的角色界限,做好工作和私人时间的角色转换,“不以私情废公心”,不怕委屈误解。违反原则的事情坚决不做,甚至有“宁肯事前听骂声,不肯事后听哭声”的精神,是谓“雷霆手段”。

      单有菩萨心肠,学生难于管理,容易“近则不逊”;单有“雷霆手段”,老师容易一意孤行,成为“暴君”。“菩萨心肠”是“道”,“雷霆手段”是“术”,唯有“道术结合”“以道御术”,以雷霆手段辅佐菩萨心肠,才能有不令而行、不怒自威的效果。

二、团队思维,人性管理

      常言道:“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因此管理者要善于建队伍,并且善于发现团队中每个人的闪光点。并非要每个成员变成全能,或者只是一颗螺丝钉,而是应整合资源,尊重团队成员的个性价值,从而创造性地实现团队优势最大化。

      在管理中,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文关怀。牢记“欲速则不达”的规律,做好近、中、长期规划,张弛有度。“铁榔头”郎平就是运用这样的管理理念,摒弃了以往的陈旧模式,实行人性化质量管理与“私人订制”的训练方法,才使得中国女排重回排坛顶峰。

      管理者在团队中承担一种类似于“家长”的角色,如同一个容器,拥有涵容情绪的能力。纵然会有很多压力,但一个出色的管理者最令人敬佩的品质就是能顶住压力,从善意、利他的角度出发,向团队传递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能量,容纳不良情绪。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刚正包容的人格促使成员在积极友好的氛围里较高质量、较少负面情绪地完成工作。

三、充分信任,身体力行

      在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中,应在充分考察试用的基础上,秉持“用人不疑”的理念。适当放权,培养学生干部的自主性,使其有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作为师生之间“桥梁”“纽带”的作用,加强沟通交流,对其保持“扬善于公庭,归过于私室”的态度。意即要在公开场合表扬学生干部的优秀做法与成绩,而当他们犯错时,应当私下批评指出、责令改正,而在公开场合对其予以维护,避免降低班委“公信力”。

      同时,在团队建设初期,管理者要“事必躬亲”,建立起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的闭环反馈体系。注重实践育人,给予学生干部身体力行的机会,让其在活动开展、文案撰写、数据处理中切实锻炼能力,并予以评价反馈,立行立改,善做善成,形成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如此一来,学生干部便不枉“千锤百炼”一回,得到锻炼和成长,辅导员便也不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的职业使命和“成人达己”“成己为人”的圭臬。

你可能感兴趣的:(“且把金针度与人”——辅导员如何建团队、带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