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金不是慈善,凭什么让我认了

大概去年8月底的一个夜晚,我加完班准备回家。公交地铁已经停运,当时又正值滴滴顺风车整治期间,已经无车可打,无奈只能骑车回家。

晚上11点多的软件园可不是想骑车就有的骑的,只能边走边寻找。有的时候,路边明明放着一排排的好的摩拜,可是APP就是说它们是故障车。有的时候,好不容易扫到一辆青桔,兴高采烈地骑上去,结果使劲一蹬直接扑空,链条是脱落的。

就在这时发现一辆小黄车,孤零零的停在路灯下。在这之前我已经卸载过ofo的APP,最初的押金是99元。卸载时APP还警告过我,如果还想再骑押金就是199元了。我犹豫了一下,转了转把手,好的。用脚勾了一下脚蹬,链条也是好的。于是果断又下载了APP,虽然网速稍显卡顿,但付钱的流程依然顺滑。

到了12月,情况急转直下。网络上对小黄车押金的报道已经越来越多了,这时我才突然想起我还有199元押金在里面,于是拿出手机,点开APP。退押金的按钮已经不是很好找了,只能按照百度经验的流程来,好嘛,排到800多万号了。

ofo这段时间似乎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告诉大众:“大家快来挤兑啊,要不然你的押金退不出来了。”

有的人说,干脆这个钱不要了,反正也不多,就当支持共享经济了。

有的人说,愿不愿意退钱是以前了,现在ofo想退也退不了了,大家只能认了。

还有人举了一个例子,小黄借你一块橡皮,你押了5毛钱。后来橡皮被你用完了,小黄不认账,不退你的5毛钱押金,因为最开始的橡皮已经不见了。

这些个观点还真是奇怪,我交的是押金,并非是预购服务的款项,能不能要回来是一码事,但凭什么让我认了。

虽然我不会再在多花一分钟时间去打客服催促、去现场排队,但不代表我已经放弃了要回押金的权利。

就在前两年,ofo 还在为怎么花掉源源不断的大额融资而发愁,据说当时 ofo 的前台都要通过猎头来招。

就在前两年,小黄车如病毒一般遍布城市的犄角旮旯,到处都能看见被损坏,被私自占用的小黄车,可是ofo自己都不会去保养,维护。他们自己都不爱护自己的资产现在却要大众买单。

就在前两年,有很多经济学家曾经警告过,呼吁监管共享单车押金使用问题,然而ofo们任然我行我素地把大众的押金用于企业本身的扩大,而且还是低质量、肿瘤似得膨胀。全然不顾自己是否有能退换大众押金的能力。

现在一切都清晰了起来:

1.【APP退款】排队者超过1000万,具体多久能退尚不清楚。

2.【客服电话退款】没几百个电话是打不通的,如果打通客服也没有权限。

3.【去现场排队】最后就算排到了也只能领到一张表格,告诉你如何使用APP退款,请参考方法一。

4.【法院起诉】律师特别提醒,当我们使用APP时已经默认选择仲裁的方式解决争端了(我怎么不知道),因此自注册小黄车的那一刻,法院已经不会再受理相关诉讼。

5.【冲裁】,国内案件仲裁费用(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包括:案件受理费100元,案件处理费6000元。我还能说什么?

看见了吧,你还真拿小黄没有办法。我倒不会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摩年轻创业者,我也不认为共享单车们自诞生之日就故意是为押金而来,我甚至不怀疑戴老板们还钱的决心和勇气。

可是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光靠烧钱就能换取大量用户和市场规模了呢?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光靠借贷、靠所谓的押金就能做大一个空有其表的公司了呢?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市场不再要求创业公司盈利了呢?

从共享单车开始,到各大平台做起了自己的外卖。资本生怕自己错过了任意一次风口。它们不断砸钱给这些一直无法盈利的创业公司,只不过是希望通过烧钱来换取大量的用户和市场规模,最后达到垄断再赚钱。只不过这次泡沫爆得太快,以至于消费者提前买单。

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当风不再吹了,最先摔死的也是猪。

似想一下,将来的创业圈,还会有收押金的可能吗?其实从我们的收入来说,199元确实不算什么,但是社会信任的崩溃,需要多少钱才能弥补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押金不是慈善,凭什么让我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