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连载十:重回相亲路

                              1

        重回相亲路,我保持着自己的态度,也调整了一些对感情、婚姻的认知。

        首先,保持不卑不亢。剩女的标签与我无关。感情的抉择中,不存在“剩”。我单身是出于自愿,所以并不把年龄当作劣势。曾经遇见比我小四岁的相亲对象,我坦言相告自己的年龄。男生的妈妈听说后很欣赏我的诚实,但我很清楚,我要的是感情中的平等。我不屑于欺瞒什么,感情是你情我愿的事,真实的我就是如此。如果我们双方都能够接受,那么就认真恋爱一场。如果不接受,又何必浪费时间、精力。你的时间宝贵,我的时间也宝贵,一个不接纳我的人,我又何必强求?我不会因为年龄大而满心急切,不会迫切地试图抓住谁,不会在感情中展示低价值的姿态。

        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审视者”,认为大龄单身有悖常理、也许存在心理或生理的不正常、也许是感情的失败者,甚至被贴上“不孝”的标签。对于他人的认知局限,我能给出的最好回应就是一笑置之。

   

        旧的社会观念,习惯于把婚姻作为判断女人幸福与否的标准。没有走进婚姻的女人,容易被认为不完整,甚至被认为是失败者。

        但是幸福的感受是由自己来体会的,与任何评判无关。我不会被世俗的判断标准,淹没掉爱自己的这颗心,这是我对爱自己的又一重认知。

        其次,我保持着独立的价值观。

我认为我们的社会对于“女孩富养”的认知有极大的偏差。富养,到底养的是什么?

        在我看来,富养是一种精神力量的养成。养的是女性的自尊与宽阔的视野。富养绝不是娇惯与纵容。一味的满足物质欲求,只会换来欲望与虚荣心的无尽滋长。

        我觉得对于“宝马车与自行车”的争论实属不必要,两者不过都是代步工具,并不代表一个人的真实身份。无论选择哪种,不过是选择了一种交通方式而已。无论是宝马车还是自行车,想要的话,为什么不能自己买呢?

        我不会把青春与相貌当作自己的最大资本,试图在婚姻中交换什么。不会借由男人为我提供我想要的一切。男人不是我满足虚荣心的工具,我亦不做男性附属品。

        独立自信的我,已经不需要依赖男人,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情感上。我把对方视为和我一样有情感需求的人,同样需要我的关心和照顾。一份平等的感情,需要双方的共同付出。交替的付出与接受,才形成两人之间情感的流动。

        对于一部分姐妹的择偶要求:要有很多钱,可以供我买想要的东西;要体贴,给我买我喜欢的零食;要善解人意,帮我遮风挡雨,帮我拒绝我不想要的事。

        恕我难以赞同。感情不是一味的索取,不是不劳而获,不是拒绝长大、头脑里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你想要的人生,请自己去实现,而不是要求别人代劳。

        在反对恋爱相亲中的“数字配对”模式的同时,请记得也不要以数字去量化别人。

        分清什么是耐心与包容,什么是搀杂着哄骗的小恩小惠,对每个女孩都是必要的成长课题。真正被富养的女孩,是不容易被表面化的殷勤所蒙骗的。因为她们更看重事物背后的精神意义。这样的富养,才能滋养出女性的自尊,既不卑微,也不贪图跪舔。

        富养,还能养出与众不同的眼界。经验固然是前面走过的人所形成的路,被认为是客观规律。但是一个有眼界的人,是敢于打破常规,另辟蹊径,敢于做一个众人眼中的叛逆者。

        是有很多女人奉行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抓住男人的胃就抓住了男人的心、把孩子作为维系婚姻的纽带,而且她们认为自己成功了,所以把这些方式奉为女人们的通用真理。

        其实,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女人,完全不必照搬这些规律。相信自己,保持内心的力量,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

                            2

        我开始思考婚姻的现实面,接受两个人要走到一起,是需要一定的匹配度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对别人提出要求,首先要对自己有客观的认知。要想达到匹配,我认真的思考自己是否站在了该站的高度、我能够通过怎样的努力继续提升自己,并且认真的落实于行动。

        “知道自己要什么”很重要,择偶观并没有对错之分,关键是要对自己诚实。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能够帮助我调整那些苛求的部分,并且坚持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

        经过认真的考虑,我确定自己最重要的诉求就是,渴望对方和我在同等的精神层面。我决定坚守这个择偶标准,只要这一点是我喜欢的,只要我们能够有畅快的精神交流,其它一切我都愿意让步。

        我看重心灵的交流,这没什么不现实。承认自己真正想要的才是现实。确立了这个标准,在之后的相亲中就非常容易筛选。觉得不合适的只要排除就好。

        庆幸的是,我的父母非常尊重我的选择。即使我妈妈有时会急躁,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不停地拒绝别人。很多相亲对象在我父母眼中都是非常理想的人选,但我一再告诉他们我不喜欢。他们虽然着急,但是只要我认为不合适,他们就会替我拒绝,从来不会强迫我。

        以前我总认为父母对我的管教太过严厉,在相亲的过程中,我与我的原生家庭也进行了和解。我开始欣赏父母的优点,感谢他们对我的精神力量的富养,也看到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闪光点。那几年里,我非常感激父母从小为我养成的独立意识,以及身为女性的自尊意识。这些都影响着我的爱情观。

        我从小就对灰姑娘、睡美人的童话毫无兴趣。最爱的是人鱼公主。小公主的勇敢与执著深深打动了我。我所理解的爱是给予,而不是索取。一段恋情的终结也没有使我惧怕爱情、惧怕失去。

        我确定,只要我遇见喜欢的人,依然会勇敢去爱,哪怕结果依然是分离。

        我比多数人更清楚婚姻意味着什么,要经营好婚姻,需要付出什么。我的朋友们常常担心我太过理智,她们认为正是我看得太清楚,才阻碍了我走入婚姻。她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所以我也在尝试着多付出一些耐心。

                              3

        我,结识相亲对象的数量要以三位数来计算。曾经是婚恋网站的人气会员。二十几岁时在感情中,也爱斗智斗勇,玩些猜心游戏,我喜欢爱情中的征服。遇见前男友时,我放下了所有的“术”,珍惜眼前人。之所以放下斗智斗勇,是因为看懂了,爱情的互动不是为了单方胜出,不是为了谁压倒谁,而是为了长久的一起走下去,实现双赢。

        重回相亲路,反思自己以前的态度,确实太清高,过分的清高就成了易碎的骄傲。

        带着修炼中的平常心,继续结识不同的异性。我想在交往中寻求一种平衡,我愿意付出更多的耐心,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

        以前我总是过分在意付出的时间成本,总爱把见面地点选在KFC,如同这种快餐文化,我对相亲的看法也是速战速决,不愿占用彼此太多时间,不愿花费彼此太多金钱。

        以前遇见不适合自己的相亲对象,我总是速速告辞,仿佛多聊几分钟都是莫大的损失。现在我松弛了下来,即使很快明白对方不适合自己,也愿意一起轻松友善的聊上一聊,随意的交流一些想法,就像不需要戒备的朋友一样,谁说一面之缘就不是缘呢。

        我是个完美主义,对自己苛刻,对别人也挑剔。反思中,我看到自己以前总爱盯着别人的缺点。客观的说,我遇见过那么多异性,很多都是可靠的结婚人选,我单身确实与我的挑剔有关。看到了这一点,我也更愿意尝试着接纳别人,欣赏别人的优点,尊重那些与自己观念不同的人,即使不适合成为伴侣,也给予对方真心的祝福。我不再寻找近乎完美的伴侣,而是接纳两个不完美的人一起成长。

        我是先天的敏感体质,以前遇见个别不合适的相亲对象,我会感到胃痛,这是因为我很容易受对方能量场的影响。奇怪的是,当我的态度越来越随和,对待别人越来越敞开,我遇见的人也越来越积极、阳光、谦和。谁说三十以后遇见的人一个不如一个,我亲身验证了,这是个伪命题。

        当我投入了更多的耐心、尊重,接受了生命的顺流,生命也回赠我同样的尊重与温柔。

        我还是没有遇见我的理想伴侣,但我练就了强大的抗压能力,异性吸引力也丝毫不减,最最意外的收获是,不断的与异性接触,帮我练就了超强的识人能力,为我后来在灵性成长中培养洞察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着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我也思考了持续单身所要面临的境况,如果在今后的许多年里,仍然遇不见那个人,我愿意承担长久单身下去的后果。这样的话绝不是随便说说。我认真的存钱,认真的学习生活技能,认真的锻炼身体,放下对父母、朋友的依赖,也认真考虑过父母年纪大时我该如何照顾,以及我自己的养老问题。所有愿意承担的,就不再显得可怕。持续的单身,也没有让我迷茫。

        我有那么多自己喜欢的事要做,心灵无比充实。

        我想起初中时班主任禁止同学们谈恋爱,她说:“世界观还没形成,怎么谈恋爱。”那时我年纪尚小,不敢反驳。即使要反驳,也找不到论点。现在我知道了,这又是一个伪命题---世界观是在经历中形成的认知,只有体验世界,才能认识世界。恋爱相亲是我成长中未完成的必修课,结识异性,帮助我不断更新、不断优化、不断完善我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通往婚姻的旅程,我仍然在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故事连载十:重回相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