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二十年:我欠爱人一个“家”

蓦然回首二十年:我欠爱人一个“家”

1995年,我,毕业了。任教于离家四五十公里外的众埠镇。虽说是镇上,中心学校,然而没有住房。于是借住在镇政府。1997年,盖新学校了,我住进了老校舍。校长说这是学校生活区,新校区就是教学区了。

1999年12月13日,我与爱人注册结婚了。学校那间房,就是我们临时的家,准确地说,应该是窝,窝居的窝。尽管窝着,却也藏着幸福,纳着美好。一颦一笑,得以印记在那青葱岁月。

2000年3月,因爱人没有工作,在她哥的帮助下,我们在学校对面开了一间小店,经营一些化妆品、小录放机、磁带、光盘,还有文化用品。于是这店便成了我们的家。

2003年3月,受校长待见,我欣喜获得去南昌江西教育学院带薪脱产学习的机会。经合计,6月,把小店转给了与我类似情形的小我几岁的何老师。随后几个月便寄居在爱人娘家上街新房子里。

2004年,我脱产学习于江西教育学院。四五月间,终究耐不住相思之苦,于是经商量,爱人也来到了南昌。我们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我在学校上学,爱人给人家做事。除却手头不宽裕,却也滋润着过着。我不断憧憬着学业有成,试图通过读书改变人生的轨迹。不过,好景不长。

暑假,看见学校门口有店面转让,曾经做过生意的我们,于是有些想法。上前一问,费用不算高,我们一合计,把店面接下来了。请来大哥帮衬整饬,开学前,店面便经营起来。这店又成了我们的家。不单是这学院路,还有上海路,顺外路上的店面都是我们家的一部分。

2007年,把店开到了万年。家也转到了万年。为了全心全意带孩子,2008年9月,把店撤了,在万年二小附近租了一间陪读房,开启了陪读模式。这一住,又是几年。这里承载着孩子的童年,也珍藏着孩子最纯真的记忆。

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2011年,经再三考虑,在万年皇家国际买了首套期房。2013年暑假入住。虽说是“家”,总有一些客居的味道。毕竟我是在乐平长大的人。不过万年人和善倒是真的,这也是当时买房的主要原因。

2015年,意外了。破天荒的,居然所有人可以报名进城考试。我怎能放过?于是报了名,还没缓过神来,就考进乐平九小了。确实意外,有些慌不择路。9月,爱人只好“抛家不顾”,带着孩子又跟着我住进了别人的家——又回到租房的日子。

这年9月,倒是满怀热情,四下寻房。终究因为不满意,或者说,囊中羞涩,一个月后便搁置了。沉浸在“收房产税”的谎言中,憧憬着“租房时代”的到来。于是,住着别人的房,教着自己的书。爱人,跟着我受苦,“寄人篱下”。

一晃,2017年来了。随着棚户改造时代的到来,市政府规范市区学校入学政策,于是房价一路直飚。看着飙升的房价,本就囊中羞涩,如此更是悔意渐浓。恰巧,一同学邀我一起买房。一来二去,这年10月,便在万宇城把房给买下了。

2018年暑假,交房了。但离学校有些远,爱人也不够上紧,或许住久了人家的房子,没有装修的愿望。这不,大半年过去了。转眼进入了2019年。

2019年4月5日,清明时节。我与爱人,还有孩子一起回到了父母身边——乡下的家。突然间,想到,时间是不等人的,有些时候,作为儿女有必要让父母高兴高兴。这天晚上,我涂鸦一文《心存善念,向幸福出发》,断然做了两项决定。其中一项就是开启新房装修模式。

7月,启动了装修。爱人也不太上紧,随着装修进入了尾声,需要购置家具的时候,爱人似乎有些感觉了。这是一个家,是我们与孩子将来储存幸福,演绎岁月的寓所。

于是买这,买那,成了她的大事。而我对购物的确不“感冒”,能不过问就不过问。买着买着,东西越买越多,从内心来说,我是不赞成的——只想着,简单就好。毕竟,过日子不容易。讲究是需要一些实力的。

不过,看过几回新房后,倒也想开了。家,得有家的样貌。能想到的都买吧,毕竟,这可以说是头一遭。当爱人与她妹聊起多功能集成灶的好处时,我生起后悔之意——没赞成买高端的。看来“吃米不知米价”,说得就是我这号人。集烤箱、蒸箱、消毒柜于一体,对于主持厨房的人来说的确是头号所需。又让爱人受委屈了。

接下来,该买的都买吧。我突兀地想,这就是中国经济吧,地产,房产,装修,一切与之有关的产业便活跃在经济链上了。

于是,我常常想,本来只是买房,居然买来了一个“家”。什么都是新的。这世道,家都能买。突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之前还真没这么想过。

然而,这实实在在发生了。买来的家就在眼前。

之前,喜欢书,但不舍得买。这两年,我有些开窍,买了不少,但远远不够。事实上,书房一直是我的期待,就算没有书房,书架必定也是值得期待的。

2018年第四届全国教育行走上,傅国涌老师那一屋子的书,震撼了我!单看这四壁,尽是图书,可想这就是学者的底蕴。2019年第五届全国教育行走,苏州大学实验学校陈国安校长,多年来营生出三大书房。放眼,除了书,还是书。“学富五车”已不能及。

傅国涌老师国语私塾

傅国涌老师带着童子们学习

于是买书的欲望更强了,读书的念头更旺了。一年买两千元的书的想法,似乎在蠢蠢欲动。如此,如何摆放这些书,让自己或孩子随时都有读书的冲动,逐渐成为我最关心的事儿。一年买一百本书,咬咬牙,也许就买了,可以担心看不过来。不过曾听很多爱书者说过,读书比不过买书,那是正常不过的。

如今,二十年了。爱人终于有了属于她的家。“家”对于爱人来说,便是拥有了任她捣腾的地方,洗洗晒晒,打打理理。挂这吊那,任由了去。

图片发自App

“家”,于我,便是最方便读书的地方。只是囊中羞涩,依我之意,愣要整个尽是书架的书房才好。我想有了真书房,自然会填满了书,那种感觉,没有体验过。我想除了幸福,还有自豪吧。那就慢慢憧憬吧!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此外,“家”,对于孩子来说,应该也是一种归属吧!当然,我想,对健在的父母来说,更是一种欣慰。毕竟,在乐平有了儿子的家。

图片发自App

暮然回首20年,一直欠着爱人的“家”。当然不是“妈在,家就在”的家。这回终可以还上了。其实,于我,爱人在,则家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蓦然回首二十年:我欠爱人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