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成长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现在大多数家庭中的孩子生活富足,集千万宠爱于一身,因此形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为他人着想,在交往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希望通过创建游趣园的项目以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下面主要谈谈项目核心理念之一“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活动情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能力,以操作为主的方式进行的一种自主学习活动,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是推动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能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 幼儿园利用各个区域进行教育活动,每个班根据幼儿健康、认知、语言、艺术等方面发展的需要,逐步设立了娃娃家、理发店、建筑工地、超市、医院、图书角等区域。 

区域活动的最大特点是:满足不同年龄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兴趣、不同个性幼儿发展的需要,强调自由的、个别化的学习。目标指向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因此许多区域活动以独立操作为主,幼儿交往、合作机会较少,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爱交往的幼儿来说,区域活动如果缺乏来自外部的合作性要求。反而使他们更加热衷于独自活动,失去发展合作能力的机会。所以要真正在区域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教师对活动的设计和指导十分重要。

一、教师应为幼儿做好模仿榜样 

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模仿占有很大的比例,模仿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幼儿造成影响,所以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幼儿做好榜样。师幼的合作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们,比如在娃娃家的游戏时,有的幼儿扮演幸福的一家人,有的扮演兄弟姐妹,他们的合作意识非常强。在这样的活动中,他们能充分体会到团队合作,相互帮助,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二、定好位以激发幼儿的团队精神

《纲要》中明显指出:区域环境的创设应该从幼儿的水平和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要让幼儿成为区域活动的主人,还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和共同合作。

案例:“建构区”是幼儿喜欢玩的场所,在那里每个幼儿都是小小工程师,他们可以把自己所想的事物用他们的双手创造出来,在玩搭积木的游戏的时候,他们用手上相同颜色的雪花片搭成一个“花生”,两个幼儿一起进行拼搭,小男孩先完成了两个球状,但是在怎么把它们组合起来,他遇到了难题,多次尝试之后还是没有成功,这时候小女孩主动放下自己的魔方帮助他完成了最后一步,最后他们都完成了,他们俩高兴的笑了。这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逐渐形成了。

三、设计时为幼儿提供合作机会 

通过《纲要》中的解读,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游戏,首先我们要设计了一些符合幼儿玩而且必须合作才能玩的游戏,使幼儿领会到合作游戏比一个人玩更有趣,几个人的智慧胜过个人的智慧,从而,体验合作的快乐,萌发合作的兴趣和愿望。

案例一:大班表演游戏“小舞台”的合作体现在几个方面:1.是幼儿在选择服装(或者头套)的时候,尽可能地要选择同一主题,或者是类似的。这样一来,两者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商量,达到了一个平衡点,而不是各做各事,相互不理睬。2.是几个幼儿自己分配好工作:A 跳舞,B 唱歌,C 打击乐器(打拍子)。3.是在玩游戏的时候,大家只有在相互合作的情况下才可以把表演节目演绎的很好,才会有观众来表演。

案例二:中班游戏“小小出租车”,司机开着车停在马路上,这适合“妈妈”带着“宝宝”上了车,“妈妈”告诉司机她要去医院,她的宝宝生病了。之后司机开着车马上就把她们送到了医院。最后“妈妈”付钱给司机。在这里幼儿完全融入到了情境当中,“妈妈”因为司机的配合,快速的到了医院,她宝宝的病就可以很快地得到医治。司机因为“妈妈”的招手,他获得了一定的酬劳。无形之中,他们合作的很成功,游戏也开展得很顺利。

四、用分工明确团队合作要求

观察发现,如果只提一些大概的模糊的要求,而不对幼儿的合作行为作出明确分工,幼儿的合作便会居于形式。

案例一:在画“小蝌蚪找妈妈”绘本的时候,教师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三个幼儿共同作画来完成。一方面锻炼幼儿的手部小肌肉,另一方面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合作能力,让大家在合作中发现活力和动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由于没有提出明确的合作要求,幼儿自己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甚至没有人画主要形象(青蛙、鸭妈妈、大白鹅等等),大家都是拿着黑色水彩笔画小蝌蚪,没有人配角。有的画了一半就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了,把要共同完成的作品让其他的人去画了… 于是师幼经过协商明确了以下规则:1.三个小朋友共同商量,确定分工,让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工作,无论是在涂色还是画形状,不能都由其中部分幼儿承担。2.绘画内容要根据三个人的特长,分工来画。3.作品完成后,各组每人都要来讲一讲那你们组如何合作的,促使每个幼儿自觉合作。

案例二:在“娃娃家”中,我们有时会看见里面的小朋友不待在自己的“家”里面,有时会在“超市”里买东西,有时在“医院' 里看病,有时还会去别的“家”里面去串门……导致了家里面没有人,各自玩各自的,“家”里的宝宝也没有人照顾。于是针对这一情况,孩子们自己就来列了几条规则: 1,“妈妈”和“爸爸”要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2.要照顾宝宝,宝宝生病的话要带他去医院。3,不能去别的家串门,家里会没有人,别人会不能来家里做客了。这样他们在这样的情景下,自己会创编相应的情景,游戏会更加丰富多样,从原来的自娱自乐逐步走向合作表演。

五、使幼儿感受到合作成功的快乐

不管做任何事情,人们都想把事情干好都想完成的漂亮,在幼儿幼小的心灵里也是这样的。幼儿在和伙伴儿交往的过程中慢慢学会合作,这时老师应该及时指导幼儿掌握合作的技能、让幼儿产生“和别人一起完成,感觉真好”的态度。因此,学习使用合作用语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谁最想和我在一起做游戏?请参加我们的游戏好吗?这个东西该怎样做呢?活动结束后,我们也会和孩子们进行总结、思考。

另外,教师一些正面的动作的鼓励也可以让幼儿产生动力。包括对孩子亲切的微笑、鼓掌,都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从而进步使幼儿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比如:在区角活动中的游戏:一名幼儿扮态医生,一名幼儿扮演护士,可是,这两名幼儿都想演医生的角色,吵得不可开交,这时教师介入,首先要表扬他们能够积极的参与游戏,告诉他们表演完之后角色可以互换,让他们都可以体会当医生对病人的的责任心,也可以感受到生病急需看病的心情。在这个活动中,每个幼儿都要完成一部分工作,增强了年幼孩子的观察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也增加了年长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他们友好谦让,共同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在实践中,我们只要精心设计,就可以创设出充满活力的合作情境,从而向幼儿渗透合作意识,使他们自觉合作,提高合作能力。

总之,采取区域活动对幼儿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可使幼儿逐步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可以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真正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分子,逐渐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自己,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并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与乐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团队精神的培养将会被更多人所认识,被更多领域所重视。幼儿期正是人格品质形成的初始阶段,我们要做个有心人,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措施,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为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涯、以后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君. 师幼互动策略的思考中,幼儿教育.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林丽萍. 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手册(建构区).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3]陈帼眉. 学前儿童发展教育评价手册.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幼教室. 幼儿教育自我评价指导手册.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霍力岩. 学前教育评价.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文:徐梦琦

作图:公子乾

编辑:桑小木

你可能感兴趣的:(“区域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