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让你以为自己需要这些东西?

查看了一下下个月的花呗应还数额,吓了一跳。除了双十一的订单,还有黑五的账单(还有的海淘app提前进行黑五活动,以及各种圣诞套装)。买就买了,消费品自有其意义,成年人嘛,自有自己的需求和决断。但是我坐在电脑前,突然有念头涌进头脑:决定我们的行为的,究竟是谁,真的是我们自己吗?

图片发自App

大半年前,有一个我常浏览的公号推了一家在英国经营vintage的淘宝店,文案写得很棒,感觉买上一件就能接近Ingrid Bergman、Vivien Leigh、Joan Fontaine这些逝去的仙女们。正好那段时间我生活节奏缓慢,过年更是大把时间,当时花了很多精力看各种vintage的科普和鉴赏。等我热情减退,已经入手了几十件,甚至还得专门买了一个带六层抽屉的大首饰盒,盛放这些首饰。

可实际上呢?我作为一个普通现代女性,日常着装简洁轻便,那些设计轻巧的首饰才适合我。更不要说我根本就没有耐心细细搭配,每次出门连衣服都是随手拿一件套上,匆匆出门。那个巨大的首饰盒就放在书房的书架上,显得十分突兀,提醒我自己是一个多么冲动的消费者。

那么,我为什么会购入这么多并不适合我风格的首饰呢——因为你时间花到哪里,是绝对有其后果的,那些花去的时间一遍遍告诉你,这些东西都是必需品啊,你留意听一下自己脑袋里的声音,没准还能听到那些声音的回响。

图片发自App

商家要做的事情,就是让你花时间在自己的商品上。

最近我所居住的小区门口,下一个app,送一小袋面粉。习惯钱货两讫的爸爸非常不解:那我下载后,不去消费,店家岂不是亏了么?

商人恐怕是脑袋最清醒的一个群体,他们当然不会奔着蚀本去。商人们最明白这个道理——只有先把消费者的时间花掉,让消费者大量投入精力,才会有进一步的消费意愿和行为。你下了app,出于好奇也总会留意一下,一旦加以注意,它就会时刻提醒你,你需要形形色色的各种东西。一个合格的app的当然会想尽办法留住你的注意力,不然设计师拿的高薪是白拿的吗?

通晓这个道理的不光是设计师们,每一个营销人员都铭记于心。去年去了一趟海南,有一站是鲜花谷,谷中有一个商品馆,导购甜甜的对游客说“有专人督查我们,如果有游客散在周围,我们会被扣钱的。大家能帮我一个忙么,以我为中心围一个圈,听听我的介绍,很简短的”。当时我觉得这话术真的高啊,没有让你消费,只是停留一小会儿,可是,被固定下来听介绍,自然就会被激发购买意愿啊。就像商场的设计者也会把商场设计的能让你最大时间限度的停留,恨不得九曲八弯,因为你最终的消费数额和你呆在商场的时间当然是呈正相关。

这也是为什么好多实体体验店要推出无限次免费体验,一周打卡几次还送赠品,我家几万的磁疗床垫就是这么来的(嗯,提过爸爸,是不会把母上漏下的)。

图片发自App

这周还看到亲戚群里发的苏宁易购推广,只要新用户下载注册,便有一张无门槛的30元购物券;更厉害的是,如果扫亲戚发的码,每邀请一个好友,亲戚还可再多得10元。写到这里,不得不再提一下这半年风靡至今的砍价“0”元购活动,从拼多多、淘票票、飞猪到我日常用的海淘软件,囊括了大部分的消费领域。这些把你所有的社交关系都一网打尽的传播方式,就这么以指数形式传播出去,覆盖人数之广,出现在每个人面前次数之多,比大多数洗脑都有效,反正我对这种营销模式是彻底服气。

所以看看你购入的东西,它们是怎么来的呢,你真的需要他们吗?他们真的适合你吗?当初你脑海里认定自己必须要购入它们,那个声音真的是你自己的吗?

写到这里,我觉得我论点有点极端,商家虽然算计着冲动的我,但也是在为我服务呀。商家多么可爱,为了能赚取我的钱,会比老公都更体贴我的每一份感受。即使要洗脑,用的方式也绝对比老公的好使。我们就和商家这么相爱相杀下去好了,也并没什么不好。

图片发自App

但让我警惕的是,细想一下,这些年,整个社会都在鼓励消费。好像你消费了什么东西,你才是对应的什么人。整个舆论对不肯超格消费的女人并不友好,好像勤俭持家的女性脑筋简直不好使一样。但是如果你收入无法支撑起你的消费呢?就轮到男人上场了。无法让自己的女人痛快的买买买,简直是身为男人最大的耻辱。这种遍布全网的舆论,很容易让你感到挫败,即使奋起去赚钱,心中的原动力也是焦虑,也更无闲暇去关照我们生活中其它的部分。显然,这种怂恿伤害的是所有群体。

图片发自App

如图,这种洗脑最为让我厌弃。别看这种论调一听就挺傻,当你某个脆弱无助的时候,它会像小刀一样精准地扎进你心里,它瞄准的就是我们那份对自己的不肯定和对周遭的不确定,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经常让我们困惑。决定我们是谁的,决定我们日子过的好不好的,永远是我们自己,而答案也只在我们各自心里。

怎么办呢——不如心中设一道防线,提醒自己,让那些声音(无论它从哪里传来)不至于魅惑我们,让我们可以自由的去消费,真正地去享受买买买的乐趣。


~~~~~~~~~~~~~~~~~~~~~~~~~~~~~~~~~~~~~~~~~~~~~~~~~~~~~~~~~~~

今天这篇文,写得特别不顺。大概是功课没有做够,却什么都想提一下。消费主义的害处,恐怕不是坐在电脑前冒出来的一个念头,就能解释的。它涉及我们的养老制度、抗风险能力、消费结构等等。还有,除了商家,到底是谁在极力怂恿,目的是什么。我朦胧感觉到了这种风潮的危害,待我彻底收集好相关资料,再来好好写一写(突然间有点心虚)。

你可能感兴趣的:(是谁,让你以为自己需要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