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删好友!聊聊产品经理的人际关系事儿

前同事有几个户外爱好者,在离职当天表达了后续一起玩户外的期望。想起几年前刚工作那会也是酷爱户外,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必会抽出时间去徒步或爬山,因此早早的北京周边的景点名胜都逛得差不多了,后续意识到该拿出更多时间经营人际关系,而非只顾玩乐,才逐步远离户外。这几年也逐步从“直男”成长为不那么“直男”,与有意识的多关注和经营人际关系有着莫大关系。本篇就聊聊产品经理的人际关系事儿。

这里讲人际关系而非人脉是因为,人际关系是更广的概念,而人脉则偏向于互相合作或成就,人际关系即便没有互利,也可以经营和持续。

拉黑好友的逻辑

近日日常“失业”在家的状态刷抖音,刷到有趣的视频,分享给某位前同事,才发现已经被删好友。为此专门反思了可能的原因,在职期间合作不多,应该算不上需求太多对产品经理的报复;同时又考虑都是同省份老乡,平日还算熟识,说关系不好或不熟也谈不上。后了解到其日常就有删除或拉黑前同事的癖好,每个人癖好不同本来也无可厚非。

探讨删除或拉黑既非仇人也非陌生人的动机还是比较有趣。通常来讲,人在职场,虽然市场上公司千千万,但具体到某个细分领域和岗位,从业者的圈子通常不大。因此在漫长的职业生涯,处在特定圈内的人之间的联系只会越来越多,那么明智的选择是与靠谱或至少不讨厌的人建议更多联系,以期待后续能够有信息交流、工作机会、项目合作等延迟的回报。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在有限的圈子内,校友、同事、同岗位人际关系实际成为职业发展后期的杠杆,当30多岁海投被嫌弃时,还可以厚着脸皮找同学、前同事帮忙内推混口饭吃。从理性人的角度来讲,将前同事批量的删除或拉黑,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如同经济学一样,人从来都不是经济研究中的理性人,人会有各种想法与选择。

譬如内心深处深深的自卑,总觉得处处不如人,每个人都混得比自己好,恨不得把自己装在壳子里,在这样的思维模型里,眼不见就当没有发生,是一种消极的选择方式。自然也不参加“混的好”的同学或前同事的聚会。

也有可能职业特性或自我认知中,就觉得自己靠能力吃饭,人际关系完全不重要,因此在职时为了拿钱办事不得不合作,而一方离职后,这种塑料的协作关系没有维持的必要,就果断删除或拉黑好友。这种背后逻辑,反而是具备深深的理性思维和判断。

显然能够简单分析删除或拉黑好友的逻辑,并不证明认可这种行为。在有限的职业生涯中,某次离职怒删好友,主要还是基于此君实在连最基础的职责都担不起来,合作方找过来反馈bug,此君作为模块负责人,表示自己没有动过上任留下的代码,为什么出bug自己也不清楚,自己也很无辜。当时在合作方面前,这种不负责任的说辞是很丢脸的。与这样的连解决问题态度都没有的人为伍没有任何意义,于是离职后果断删了好友。

人际关系的意义

最近看完了《苏世民:我的经验和教训》,除了组织要招募聪明人和有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流程之外,一个比较明显的感知是,人际关系在苏世民的人生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名校、名企、创业和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形成的政商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提供了更为全面深刻的信息;一方面,提供了纵横捭阖获取资源和影响力的信任基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很朴实又极具实操价值。

作为产品经理从业者,做好日常专业靠谱的决策,同样需要大量信息的获取。职业发展和选择,也需要人际关系提供信息与机会。因此虽然我辈不如苏世民成功,但苏世民经营人际关系的思路,值得同仁学习。我们每个人都有校友、前同事、同行,这些对于职业发展都是宝贵的资源,不仅不能浪费,还需要主动拥抱。

拿前同事的关系来讲,日常与每个阶段前同事多聚聚,总会发现站位不同或职业阶段不同,面对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视角,这样就不会陷入封闭或走极端的情形。

有一次工作中遇到一些困难,困扰比较久,用了一周的时间,询问了20多位朋友的意见和建议,既有同学、也有前同事还有同行,获取了丰富而全面的视角,问题也迎刃而解。

再拿本次换工作为例,当初有初步想法后,跟一些同行前辈和前同事表达过。当年在门户的领导直接建议找他们副总沟通提供工作机会,但考虑当时在接洽一些机会,利用这层关系给到机会最后如不能去,也颇为不妥。另外一位圈内前辈,则提供了另外一个宝贵的内推机会,也是最终的工作选择。而这位前辈是之前阅读一本优质书,因为看完后获益良多,到处宣传这本书,更是进了粉丝群,与这位前辈建立了联系。

扬弃人际关系

俗话说“人一上百,行行散散”,当我们抱着经营人际关系的预期,并非每个人都值得经营。可以专注那些同样具备“开放心态、诚实、务实”特征的朋友交往

前段时间多年不怎么联系的同学突然借钱,由于数量还可控,便借出去了。有朋友会觉得多年不联系,突然联系借钱能还吗?诸如借钱可以看作是检验人际关系的试金石。在可接受最差结果就是不还的范围内,不妨借出去看看怎么样,如果借钱不还,拿可控的钱,检验出了需要舍弃的人际关系,反而是一种收获。当然那种主动删除或拉黑好友的,则是给被删的好友,更低成本鉴别需要舍弃的人际关系的途径,因为总比借钱不还,再意识到这段关系需要舍弃强。

同处小圈子内,难免会遇到产品或业务上的竞争关系,此时既是竞争对手又是朋友,日常交往就颇为微妙。为了不使双方尴尬,尽量只交流基本面,而避谈双方产品或解决方案的优劣。当然也会有些好事之徒,不为私交只为搬弄是非打听业务信息,让诚实的一方陷入被动。但从长期看,与这样的势力之人打交道,被坑过后,就没有必要继续建立联系了,属于需要舍弃的人际关系。认清了其人品,也是收获。

扬弃人际关系,意味着我们对于所相处的人的态度和认知是抱着变化的心态。并非被少数人伤害或坑过后,就陷入自我封闭和闭门造车的状态。而是始终抱有开放的心态,对与共事或交流过的朋友坦诚沟通、务实合作,只有这样,路才会越走越宽。

关于作者:

小乐帝,一线AI产品经理、科技优秀作者、产品经理读书会创始人。

「产品经理读书会」

专注于爱读书爱思考的产品人提供读书推荐、产品思考、以书会友的环境

欢迎爱读书的产品人分享产品道路上的感悟

欢迎关注:产品经理读书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离职删好友!聊聊产品经理的人际关系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