氿江之畔,遇见好课堂

                              杨凤美

      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我们沐浴着南京的晨曦南行,来到了氿江之畔——宜兴,参加“东氿之秋·好课堂”高峰论坛的语文专场活动,聆听统编教材新课例和阅读教学讲座。

    上午由周霞老师和王叶婷老师分别为我们呈上致用语文的代表阅读课例《松鼠》和《带刺的朋友》。听完两位老师的展示课后,我不禁对致用语文竖起大拇指,因为它提醒着我今后的语文教学要注意“三用”:

    1.效用,指向语言文字运用

    好的语文课堂应该有实实在在的干货,能让学生经过学习后获得语言运用的知识与能力,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老师帮他变成能力,学生还没有的知识老师帮他补充。如在上午的这两节课例里,同样是找中心句概括文章内容,但是因为年级和课时不同,所以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在五年级的《松鼠》这一课里,老师通过上节课的思维导图复习导入,用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布封的《松鼠》一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展开的?”。这一设计正是让学生运用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快速阅读方法,巩固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而三年级的《带刺的朋友》这一课中,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大意”这一语用知识还比较陌生,所以授课老师让学生在默读、同桌互助中逐渐找出“文中哪一句可以直接看出小刺猬偷枣的本事?”,在学生能力还未达到的时候老师通过点拨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方法。再如在“发现拟声词的妙处”这一环节中,学生一开始并未留意这几个拟声词对于文章的意义,老师通过原文和去掉拟声词的段落,引导学生思考:“既然小刺猬怕被人发现,那么是不是一点声音都没有会更好?”,在朗读和讨论后学生逐渐明白:拟声词的使用可以让现场感更强。

    2.适用,指向儿童成长规律

    语文课堂如果没有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那么它就不算是一节好的语文课。在《松鼠》这一课中老师首先让学生比较不同文体的说明文语言风格,引导学生根据倾听对象选择说明文语言风格(向百科全书怎么说,向朋友怎么说),让学生乐于分享;带领学生感受说明文语言的不同风格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介绍给别人,这正是儿童感兴趣的训练内容,他们写起来自然动力十足。

    对于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的句子,老师通过加动作、加想象、加图片等方式引导理解,如《松鼠》一课中的“帽缨”“面容清秀”等;在《带刺的朋友》一课中,在引导学生理解“你是从哪里看出刺猬偷枣的本领很高明”中,老师让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小刺猬,你当时心里怎么想?创设这样的实情实境,孩子们很快就进入状态了。

    3.实用,指向高效教学

  一篇课文可以教学的知识点实在太多,语文老师面对文本时难免会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什么都想抓,在课堂上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学生课后什么都没留下。所以好的语文课堂应该主线清晰明白,有一条主线,让学生做到一课一得。在《松鼠》这一课中以说明文语言为主线,通过对比《太阳》《百科全书》和《松鼠》这三种不同的说明文语言,最后让学生讨论如果让你向《百科全书》介绍你的宠物,你用怎样的语言,如果你向朋友介绍宠物,你又用怎样的语言,最后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练笔,经过这样的练习,为习作教学目标就做好铺垫。《带刺的朋友》这一课围绕“简要复述故事”为主线,带领学生读故事,品故事,讲故事,最后让学生复述故事。

    上午的好课堂已经让身在的晚秋的我们温暖起来,下午的活动则让我们血夜更加沸腾。因为下午是宋运来老师的主场,他的《王戎不取道旁李》异彩纷呈,堂上师生的言笑晏晏仍犹在耳畔。

    1.取言:循序渐进

    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比较远,有一些古字的读音和字义发生了变化。那这些古字是集中教学还是随文识字呢?宋老师为我们指明了道路:学生完全不懂又必须掌握的提前预热,一知半懂的扶着教,学生能一眼看上去就懂的放开手教,在循序渐进中落实文言文的字词教学难点,在逐步深入的学习中学生熟读成诵。如在板书课题时理解“取”“戎”;在自读检测时理解“折枝”;在梳理文意时理解“诸儿”和“之”。

    2.取趣:实情实境

    文言文最怕就是“硬教”,这样老师教得慢,学生学得难,所以一般情况下逐句逐句翻译是很低效的。在《王戎不取道旁李》这节课里,宋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趣读课文,趣解文意。在引导读书时,宋老师让孩子帮帮台湾小朋友的方式读课文,中年级的孩子乐于助人,渴望被人肯定,在这样一个情境中,孩子们个个乐于尝试,从竖着读,繁体字读,最后到横着读,在读书这个环节学生的注意力始终被吸引在文言文中,自然而然就开口了。在引导理解文意时,学生的注意力则被吸引在“我是谁?”的情境中,在一次次的修正和完善中逐渐摸透文意。这个教学环节不但打通了学生的文意理解痛点,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

    3.取理:反向思维

    文言文的学习是否只停留在理解、背诵阶段?宋老师的课告诉我们,文以载道,我们在语文教学里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带给我们的感性之美,还要挖掘文本里的理性之美。王戎是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宋老师并没有直接让孩子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通过让学生猜测:诸儿摘的是怎样的李果?引导学生明白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最后留下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瓜田李下为什么不纳履?”理性思考环环相扣,处处透露着理性之美。

    氿江之畔,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宜兴实验小学,见到了美丽的语文好课堂,满载而归。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氿江之畔,遇见好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