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进化理论

生物进化论

进化论是生物进化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共同的祖先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演变而来的,因此,各种生物之间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由于进化论在论证生物进化的时候,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因此,进化论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承认。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有很多,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自然选择学说

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提出的解释生物进化的学说。其主要内容如下。

1.过度繁殖。指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

2.生存斗争。生物过度繁殖使后代的数目剧增,而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为争夺有限的生活条件进行斗争。这种发生在生物个体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条件之间,用以维持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而进行斗争的自然现象,称为生存斗争。

3.遗传和变异。由于生物个体既能保持亲本的遗传性状,又会出现变异。在生存斗争中,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将这种变异遗传下去;出现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4.适者生存。在生存斗争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个体;而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个体。这种现象称为适者生存。

这四个要点间的关系是: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过度繁殖产生的大量个体,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材料,而且还加剧了生存斗争;变异通常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而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新类型。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该理论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等问题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基因库

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每个个体所含有的基因只是种群基因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种群都有它独特的基因库,种群中的个体一代一代地死亡,但基因库却代代相传,并在传递过程中得到保持和发展。种群越大基因库也越大;反之,种群越小基因库也越小。当种群变得很小时,就有可能失去遗传的多样性,从而失去了进化上的优势而逐渐被淘汰。

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基因频率可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来获得。如果在种群足够大,没有基因突变,生存空间和食物都无限的条件下,即没有生存压力,种群内个体之间的交配又是随机的情况下,种群中的基因频率是不变的。但这种条件在自然状态下是不存在的。即使在实验条件下也是做不到的。实际情况是由于存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因素,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基因频率变化的方向是自然选择决定的。所以生物的进化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隔离

隔离指将一个种群分隔成许多个小种群,使彼此不能交配,这样不同的种群就会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就有可能形成不同的物种。隔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两种。地理隔离指分布在不同自然区域的种群,由于高山、河流、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碍,地理空间上的隔离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一定的地理隔离及相应区域的自然选择,可使分开的小种群朝着不同方向分化,形成各自的基因库和基因频率,产生同一物种的不同亚种。分类学上把只有地理隔离的同一物种的几个种群叫亚种。生殖隔离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出可育后代的现象。一定的地理隔离有助于亚种的形成,进一步的地理隔离使它们的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继续朝不同方向发展,形成更大的差异。把这样的群体和最初的种群放一起,将不发生基因交流,说明它们已经和原来的种群形成了生殖屏障即生殖隔离。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生物新类型或亚种,绝不可能产生新的物种。生殖隔离保持了物种间的不可交配性,从而也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进化理论,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总和。

2.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3.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能够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同种生物个体。

现代进化理论认为,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即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通过三者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进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