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结婚(张树森)

image.png

赵孟頫35岁才结婚。
赵孟頫找不到对象吗?不。他一表人才,才华横溢、性格宽厚,不要说找一个,就是找三五个也不成问题。
是赵家穷,给儿子娶不起媳妇吗?也不是。宋亡后赵家没落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娶几门媳妇应该不是问题。
那么,是赵孟頫眼高手低、挑花眼了吧。
嗯。差不离。18岁那年,即他在真州当小官的时候,母亲给他找了位官宦小姐,是南宋政府副总理的女儿,门当户对。但孟頫不同意。此后又说过多个,他横挑鼻子竖挑眼,不知不觉倒成了“剩男”。气的母亲直流泪:小祖宗,你什么时候才给我抱孙子呀?
其实,都是为孟頫瞎操心。有一个女孩儿在等着他,也在静静地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她是管伸的二小姐。家在离孟頫外公家不远的德清千山镇茅山村。
管伸是村里的小地主。他家有良田,善经商,生活富裕。管伸通文识字,喜欢古玩字画,孟頫父亲赵与訔去丈人家,和他有交往。管伸性格豪爽侠义,孟頫和母亲为躲避元军侵扰去德清外公家避难时,管伸接他们到家中住过一段日子。
管伸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千金,二小姐更是掌上明珠。
管二小姐不但人材好,聪明伶俐,最令人称奇的是她不喜欢女工针黹,偏爱读书写字画画。而且她天赋极高,稍加点拨,便能举一反三,无师自通。时日不多,诗书画已出手不凡。小小年纪便“对着窗户吹喇叭,鸣(名)声在外”了。
赵孟頫随母亲到她家的时候是23岁。管二小姐14岁,孟頫比她大9岁。“男女大防”、“授受不亲”,孟頫和二小姐偶然见面,但不便多交谈。管二小姐知道孟頫是高手,也只能把所写书画让奴仆送去求他指点。孟頫当然乐意。两人于是有了神交。
按说才子佳人是绝配。赵孟頫和管二不正是天生的一对吗?把他们撮合成不就得了?但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原来管伸对女儿有底线:招赘——即招门纳婿:我的宝贝女儿不能走,男方要到我家当“儿子”。这在“男尊女卑”时代,是男人没出息的表现,是大忌。但管伸女儿优秀,不愁嫁,媒人把门槛踢破了。
赵孟頫不同。他是堂堂赵氏皇族嫡系子孙,岂能去人家“入赘”?不让人笑掉大牙吗?所以,在赵孟頫的提亲选项中,管二小姐根本不在考虑之列。
偏偏管二小姐也是死心眼。正如俺山西民歌唱的:马里头挑马不一般般高,人里头挑人就属哥哥好。她看上了赵孟頫,而且爱的很专一决绝,“除孟頫兄不嫁”。一个不嫁,一个不来,而且谁也不另找,这可给管伸出了大难题。
双方拖拖拉拉打持久战,一晃就到了“抗战”结束的日子——八年。赵孟頫过了三十岁,管二小姐也是二十多的大姑娘了。管伸拗不过女儿,只好突破底线,同意赵孟頫娶管二。两家定了亲,第二年举行婚礼。
第二年,即至元二十三年,赵孟頫32岁的时候,元朝皇帝下令,让赵孟頫等一群“江南遗贤”立刻到北京,听候任用。赵孟頫等不敢怠慢,马上启程。到京后,又是忽必烈接见,又是封官许愿,又是外地出差,忙得不亦乐乎。匆匆忙忙过了一年多,老皇帝才下诏,恩准孟頫回故乡娶妻。这时候,赵孟頫已经35岁了。他和管二小姐的“马拉松”式的恋爱才算画上了句号。
说到这里,你可能明白了:你说的不就是赵孟頫的妻子管道昇吗?对。赵孟頫就一个老婆,好记。
管道昇在书画艺术界可谓鼎鼎大名——“书法两夫人”之一。另一位是卫夫人,王羲之的老师。你说她多酷哦。
夫妻感情当然极好。管道昇诗书画俱佳,持家更是一把好手。她为赵孟頫生了7个孩子。两个夭折,育有3男2女。儿子赵雍、外孙王蒙都是元代书画大家,“书画三代秀,诗文一大家”。赵、管婚姻是历代传颂的珠联璧合的楷模。
文章到此该结束了。但总要弄出点响动来才有波澜。传说,赵孟頫要劈腿。
那年,赵孟頫50多岁了,官作的很大,一品,想赶时髦搞搞腐败找个小三小四玩——纳妾。但不好明说,也不会发微信,只好写个小纸条试试。管道昇当然不乐意。但她不是那种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主,她静静地写了一首小词: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槨。
管道昇这词写的实在好啊 。吴侬软语,情深似火。据说孟頫读了半截就泪流满面,取消了纳妾的心思。又说,赵孟頫是元代著名诗人,流传下来400多首诗,但一首管诗就把他压倒了。这首名词几百年流传下来,还化成了两个成语:你侬我侬、生同衾,死同穴。

管道昇57岁的时候病死。三年后(1322年6月16日),68岁的赵孟頫也去世了。两人合葬在德清县千秋乡东衡山。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爷爷总算手下留情,没有挖他们的墓。他们夫妇得以静静地躺在那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赵孟頫结婚(张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