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之死

本文作者:熊涵睿 ,如果要转发请标明出处

故宫之死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内心百感交集。这是我一直不愿意承认的一点。然而望着元宵节之夜,故宫里灯光闪烁歌舞升平,我作为一个市井的跛脚医生,沉痛的给活了百年的故宫,开下了一张死亡通知单:故宫,死于2019年2月19日。

究竟是什么催促我提笔写下这个题目,我想是出于我对故宫的爱。曾经经常耗尽一天徘徊的那个庄严的地方,曾经记录了我对北京热爱的地方,曾经允许我感叹历史的地方,终于消失了。

故宫的死因,与蔡桓公相似。看似小巧不言的病症,如今已经病入骨髓,就连扁鹊也无力回天。如果硬要说它的死和哪件事挂上关系,大约是在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节目播出之后,故宫热的兴起,继而带来的强烈毒性,让故宫一蹶不起。

一.起因

其实,本意是好的,只是我们没有控制住势态的发展趋势。在国际化潮流的影响下,中国有相当一大部分人迷失了自我而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青年。他们吸收了以偏概全,盲目崇外,造成了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天灾、人祸、外敌没有让传统文化倒下,而网上的几个标题党,人们的口中以讹传讹,一刀一刀地捅向传统文化,毁掉传统文化的竟然成了自己人。为了遏制这每况日下的情况,我们苦苦寻找着一种方法,去化解这前所未有的困境。于是,自媒体、网络,这些新时代的产儿成了救援队。而从哪里开始解救呢?大家觉得还是从大家又熟悉又陌生的故宫来说吧。

故宫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自然不言而喻。而宣传它的纪录片和书籍也不计其数,怎么才能得到大家的关注呢?宣传历史和建筑的,大家早就厌倦,于是镜头就转向了故宫背后,那不为人知的地方,去探访那些大国工匠。播出之后,效果甚好,大家的价值观都得到了更新,对传统文化有了兴趣,社会上也兴起了一阵“工匠风”,一时间压制了许多不良风气,这样看来,故宫起到了表率作用,是一个救星、是一个英雄。

然而它的厄运也就此开始了。

* 梦魇

* 想必这时候,谁也不会料定故宫会有今天这个关注度。其实平心而论,到2018年年底之前,故宫做的活动都是有礼有节的,虽然偶尔有人对它的文创提出不满,但整体来说,故宫还保持着它应有的威严感与庄重感,宣传活动没有少,开放面积又增大了,让喜欢它的大饱眼福。

* 然而,我不得不说,故宫有些“得意忘形”。此话怎讲?就是在大家的一片叫好声中,迷失了自我。它渐渐也感觉到,与其被大家当做神一样存在的事物,过“高处不胜寒”的日子,不如说降低点身段,让大家都哄着我。于是,一向“老炮”的故宫,开始由原本平易近人的倾听游客意见,到如今迎合观众的心思。“迎合”,这个词的解释叫“猜测或揣度别人的心意以便顺从或投合”怎么体现呢?从2018年12月1日,故宫角楼咖啡厅开业算起。这一行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不由得想起了2007年星巴克被迫退出故宫的事件。这一次,故宫又把咖啡厅请回来了,而且还成了“官宣”。你看,这样你不能说我什么了吧?不仅如此,还加入了许多“网红食品”,摇身一变,故宫也要跻身“网红行列”。其实本意还是好的——让大家常来看看。

* 然而这又引起了大家的不满。有人质疑,为什么是开咖啡馆而不是茶馆,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那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不想去茶馆,开一个茶馆不仅招揽不来顾客,还是赔本。这亏本的买卖谁愿意做?于是故宫观察社会动向,发现现在的年轻人最爱手里拿着“某巴克”“某幸”咖啡,在门店优雅的环境里捧着本书,照张照片,发到各种社交媒体上,来彰显自己高级的品味,因为社会的大流评定,这才是所谓“文艺青年”的标配。有些人疑心,开一个咖啡馆会不会造成文化入侵,我想这是有些多虑了,我深信中华文化的根基很牢固,就算有这种情况也是个别人,不是所有人,但我要质疑的,是故宫的官方行为。

* 故宫,作为国家的一个顶级博物馆,其任务就是宣传传统文化,你代表的不是你一个博物馆的态度,更多的是一个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简单来说,就是故宫以官方来开放咖啡厅,就是体现了一种官方层面的文化不自信。我们一边强调说我们的文化在国际上多么有影响力,事实上也却是如此,一边居然在象征国家门面的博物馆里开起了咖啡馆,这就让人觉得颇为脸疼,本来可以挺直腰板说话,这反而不明不白地含了冤。倘若这件事让外媒报道出去,他们才不会说你大胆创新,而是会说“看,我们在中国的心脏插了跟旗子!”有人说我想多了,但是你换个角度思考,倘若在大英博物馆里开了家茶馆,你会怎么想?不管是为了吸引中国游客还是诚心接受中国文化,你都会觉得:“那么著名的博物馆都接纳我们了,中国文化就是厉害!”反过来想,一样的,这就懂了吧?

* 然而事情远不止这么简单。倘若它开了,游客数量合理,还可以接受,然而实际上这个咖啡馆每天都人满为患,许多人排着长队就为了进去打个卡。因为这个咖啡馆买不买票都可以去,于是在我身边就出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不少的人一去故宫就先奔咖啡馆,还有不少人到故宫附近,不买票进去看文物,而是在这里排队喝咖啡。这就是一个很病态的现象。一个用官方的话来说是“锦上添花”的配角,这时候居然意想不到地喧宾夺主了。也就是说,不少人安排在这里游览一天或者半天,有1—3个小时都浪费在所谓的“配角”上,可能在这里拍的照片比在大殿里拍的照片还要多。如此说来,有一部分人参观故宫的人,来这里就是喝咖啡和摆拍打卡来了。再说这里面的食品,不太懂美术,但是这些吃的未免有些过于写意了吧?在外面很平常的吃的,换身衣服、进入故宫内,就变得高大上起来了,身价也提上去了。不禁让人啼笑皆非。

* 然而,如果说咖啡馆引来争议,那么真正的展览又如何呢?可惜的是效果并不是很好。首先由于网上的吹捧和宣传,故宫俨然成了一个网红景点,引得很多人纷纷到这里打卡,游客量直线上升,朋友圈里晒图的人比比皆是。但我们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就是随大流的拍照吗?显然,它叫博物馆而不叫公园,自然是让人们静下心去学习点东西的。可实际上,不管从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来讲,故宫已经不太适合真正想学知识的人去参观了。

* 主观原因是不少去参观的人没有摆正一个去求知识的态度,而是旅游摆拍的态度。他们没有对故宫应有的敬畏,而只是把去故宫当做一种赶时髦和消遣。客观原因就是游客数量的增多,到处都是人,本来庄严的故宫俨然成了一个任人摆弄的模特,静谧的宫廷成了喧闹的步行街。进入一个展厅,拍照声、讲话声,让你无法专注地看介绍,甚至盖过讲解的声音。“来来来赶紧在这里拍一张,抓紧时间”“一二三茄子”的声音不觉入耳,让你从心里感到反感和厌恶,这种打卡一样的旅游,能留下什么?你问他太和殿的丹陛上摆着什么,保和殿有几只脊兽都叫什么,水晶宫有什么故事,他十有八九说不出来。啥都不知道,就是凑热闹。然而这客观原因看似多,其实都是因为主观意识的淡漠造成的。

* 最令人心痛的是,2019年1月6日,在故宫举办的“我在故宫过大年”活动更是让故宫的病情加深,病入膏肓。故宫依旧是人满为患,展厅里寸步难行,甚至还有工作人员在其中催促大家不要停留,合着我就是来遛弯的?

*

* 三.葬礼

*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2019年2月19日,故宫又举办了“迎上元夜”的活动,这一个举动,直接将故宫置于死地。

* 抢票网站崩溃,黄牛肆意炒票,朋友圈里的哀嚎,有没有票的都去凑个热闹。这么重要的活动,95年来第一次,不打个卡对得起谁?

* 闪烁的灯光,喧闹的人声,媒体和人们一边倒的赞扬,谁也没有想到,故宫就这样死了。当然这只是我这个跛脚医生的言论。有些人肯定依旧觉得,故宫活的好着呢!

* 硬要分析故宫的死因,我只得归结于两个词:市场和浮躁。因为大家参观的需求大,所以才有市场。而而为什么会有市场,正因为这个社会的浮躁。所谓需求,就是人人需要有存在感,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认可,过上好日子。而最近流行起来的正是文艺范,故宫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自然是首选之地,一传十十传百就到了不可控的地步。顺坡下驴,故宫就借着自媒体的浪潮,搞起了活动,本意是好的,可最终都失去了控制。这背后无疑是市场和资本在作祟,无疑反映了我们当今社会人们思想的匮乏和浮躁。

* 说到社会浮躁,自然就是网红行业的兴起。不管是人还是景,网红所到之处,必定引来人流,我相信故宫里拍摄的抖音和快手不计其数。这也是要哀叹的点。本来这两个软件圆了不少人的明星梦,给了不少人展示自我的机会,却不成想成了造成浮躁风气的导火索。这些短视频内容大都是诸如社会摇、开小吃店创业、年轻女孩对着镜头傻笑、农村少年做一些无聊游戏之类的,没有什么营养价值。在这其中可能宣传了某些景点,在不停地转发下被广为人知,大家就蜂拥而至。故宫就是其中之一。然而我们不妨想想,网红景点有几个得以善终?有几个长久地被人们探访?

* 杭州滨江的薰衣草园、长城、茶卡盐湖......就连珠峰都难以幸免。网红头衔,就是一把悬在各个美景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这个地方成为“网红景区”,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热度来得快,去的也快,一切终将是过往云烟。待尘埃落定之后,留下的就是不可逆的破坏。

* 想要让一个地方长久的为人们所参观,而不是拼一时的热度和流量,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长久来看更要培养国民的文化素养,提升国民内心对文化的认识。不求有多高的见解、多渊博的知识,起码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如果不形成这样一个良性的改变,就算是底蕴丰厚的故宫,也将会黔驴技穷。终究有一天你会玩不出花样,猜不透大家的口味,那么游客也就潮水般退去了。

* 总而言之,不管在哪里,博物馆都是用来学习和参观的,而不是用来打卡和炒作的。失去了庄严感的故宫,就失去了灵魂。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为一个普通人,一个跛脚医生,我无力改变故宫的病情,也不能让它起死回生。我只能坐在家里,看着朋友圈里疯狂的晒图,翻看着多年前故宫的照片,独自感伤。我要趁着这寂寞的夜,沉重地告诉别人故宫的死讯,孤独地哀悼!

* 别了,我亲爱的故宫!

你可能感兴趣的:(故宫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