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我把玩具还给你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默阅(ID:modu999)

关注默阅欣赏不一样的自己 






                          

                                 


快十二点了,看着身旁已经睡熟的你手里仍抱着坏了的玩具车,内心五味杂全。脑里不断回现着你难过时的样子。


那是你嘴里常常念叨着要买的玩具车,刚下楼准备大显身手,还没有捂热就被妈妈分享给邻居刚学会走路的弟弟。看着玩具在那双小手里,你紧皱眉表情一惊一乍,落地摔坏的一刻,眼泪还是没忍住。


你瘫在地上失声大哭,妈妈不仅没有安抚还对你大声呵斥,教育你如何做个懂事会分享的孩子。


可望着你脸上依稀可见的泪痕才开始醒悟,你仅仅是个孩子,一个需要被尊重的孩子。


一味地把分享的观念强行灌输给你,可回首望去,当喜爱的玩具一次次被分享的名义放在了其他小手上,一句句口头夸并未让你开心起来。


玩具在你面前,不再是一件能让你产生欢笑的东西,更多的被教导用去取悦他人,换取友谊,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是第一次为人父母的我们,出发点仅是为了满足对你将来的期待,便过早地拿衡量大人的标准去教育孩子的你。


有人说,

做父母是一件不需要持证上岗的工作。


是的,所以妈妈也加入了大家的行列,用成人世界的规矩指导着孩子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甚至都无需问候你的意见,就让你执行父母的指令。


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不能都是你一个人玩!”

“这个小朋友是来咱们家做客的,你是小主人,不就是一个玩具嘛!给人家玩!”

“你这个孩子,这么小就这么自私,长大了怎么得了?!”

还未涉世的你便会被贴上这样的标签:自私、小气、抠门、没教养、吃独食、不懂事……


为了不让爸妈失望,于是你学会了分享,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给了不认识的同龄人,去换来那一句句不痛不痒的赞赏。





                                 贰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物权意识”--是我的,谁都不能碰!


研究证明,3岁前的儿童,思维发展要经历混沌一体到主客分离到自我中心的历程,这种发展历程必然导致儿童先独占后分享,先利己后利他。


独占是孩子的生物属性,分享是孩子的社会化属性。不用刻意强迫孩子去分享,随着孩子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自己就会明白分享的意义。


对每个人而言,先“自私”过,才能学会分享!


因为只有这东西属于我,我有完全的自主权,那么在我决定把它与人分享时,我才能从中获取快乐。心甘情愿的,不是迫于外力。


对于孩子而言,“东西”比“人”重要,他希望他的东西完全归自己所有,并且,他几乎没有想要取悦别人的意愿,因为他认为自己才是最应该被取悦的人。





                  


                                叁


大多数父母都会不自觉地让孩子背负信念,而忽略他们该有的本性。


年幼的孩子选择相信服从的力量源自于对生父母的依赖与爱。


正是这份依赖和爱的存在,大多数人都会利用为人父母这个角色来去教育并引导孩子,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女主松子正是被这种有着血缘关系的爱所影响,父亲偏爱妹妹,而松子一直在做的都是想让父亲能关注她,委屈自己,迎合讨好别人。一直想得到别人的理解认同,却一直被忽略。最终,她还是孤独走向灭亡。


前段时间被人津津乐道的朱雨辰式妈妈何尝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无法与人分享的,亲密的恋人、温暖的家庭、健康的身体……甚至自己辛苦挣来的钱财都是需要紧紧守护的,不能拱手让人。


女儿,下一秒开始,不愿再让你处处与人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女儿,我把玩具还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