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诗解作者:李府钟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诗解

作者:李府钟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u)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o)龠(yue)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诗解如下:

天地不会以仁来主宰世上,

以为万物如刍草编扎的狗一样;

让它们自生自灭去吧,

圣人也不会有一视同仁的思想;

以百姓尤如对待万物的观点自作自息,

享受春的繁荣就必须历经冬雪秋霜。

若把天地之间拟物相比,

就犹如一个莫大的橐龠风箱。

空灵虚幻,虚怀若谷;

无边无穷,变化无常。

越鼓动就付出的愈多,风亦愈猛;

更别想达到安逸乃至平风息浪。

说话过多会陷入困境,这叫言多必失;

与此同理,政令的繁多,会加速国家的瓦解灭亡。

要想长治久安,立身于世;

倒不如信守中庸之道,与世无争避其锋芒!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诗解作者:李府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