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记017:让教研真实发生

上周以来,被工作推着走。周末清扫家务,仿佛也是在清理自己的内心,让一些随着春天的肆虐而去,让另外一些在心头扎下根来,需要重新梳理,重新排序,不至于下周工作被动推动,争取主动选择。我想这样才能在从主动中走向从容。梳理一周成长,回顾里让一切扎下根。


1.从兴趣出发,从兴趣入手。

字串识字拓展源自于韩兴娥老师的“趣读一条龙”中字族的概念。因为字族比较沉闷,换成了字串。识字教学重在一个趣,种下的"好玩"的种子是重点。

比如,帮助孩子们认识到字典中每个字的含义这点。如果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提出他们不知道的引发期待,那么查字典行为真实发生就水到渠成了。

发现兴趣,对于教师而言,在课堂上在于帮助孩子拓展认知的维度,发现认知的局限,进而体验深入的乐趣。这样一来,一切兴趣自然而然发生,就如同开启按钮一般,这就是教育里的"机"之所在。

以前不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浅浅的。如今细细琢磨,原来这句话的真谛竟是那么丰富与深远。一切从儿童出发,称之为“儿童本位”。学习儿童阅读师资认证课程时,这个被成尚荣教授拿出三节课来解读这句话,那会懵懵懂懂,听了一遍又一遍,三年来无数遍上班路上重听了老师的讲解,但真正学习的发生恰恰是在这样鲜活的课堂里的,经由一个典型的实例,让自己豁然开朗。教育理念是那个贯穿的道,无论是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又或者是班级管理都应该遵从此原则的。那是需要在时时处处扎实落地的智慧,与孩子交谈,是理解的前提,还是恐吓的取向,根源在于儿童。


最近班级常规列为我的头等大事。从一开始的严标准高要求中,明确标准的不断练习开始,那两天我回家倒头就睡,第二天起不来床的浑身酸痛。每天能量的超级透支让我反思,是不是方向与方式在循着惯性呢?细细思量,的确是的。所有的规则与标准都建立在“我要你如何”的思维模式里,我希望你能敬畏课堂、敬畏班级,可是我却没从“学生要如何”这个角度思考问题。以至于一个人能量耗损,带动的是四十九没发动的小汽车,我不累才怪呢?之后,我给自己一个空间让自己给自己和孩子一点余地,这个余地里我们彼此都允许这样的一个过程。这样一来,情绪立刻就没有了,平和的语气、接纳的胸怀,耗损降低不少。启发孩子内心的小宇宙,我从扩容开始。班级里固定几个孩子,一对一帮他们分析问题,抛弃以往的为什么、怎么办的模式。

一连写字时间迟到的郎和孙,从一开始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玩得太远了,回不来就到近处玩。到几次,无视我的建议,我也想试图与家长联合。但最终我想尝试下,扩容的方式。低下身子跟他们聊,才会真实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我想到了中医把脉,唯有如此,脉把准了,药到病除。其实我知道这两个孩子玩性很大,其中一个更是曾经被安排了各种辅导班,以至于没有属于孩子自由玩耍的时间,经由跟家长沟通后,孩子的情况改善很多,但这种匮乏导致的极度贪恋是后遗症。经了解,我才了解了孩子的世界。因内心对于玩的极度渴望与贪恋,导致他对课堂规则有一种倾斜,因为体验是真的,对于玩的快乐的体验那么真实,规则对于他们而言是生硬的外部强加。对比下来,自然前者更真实,所以无论怎样的方式都不起作用。

之所以开心,是因为最后一句话是前段时间刚教的


我问他们,是不是觉得晚到那一分钟无所谓的,快点写就能补上,他们诚恳点了点头。我试着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规则背后的东西。我说道,老师很能理解你们的玩耍带来的快乐。可是这是你们的感受,想不想知道别人的感受呢?他们表示很乐意。我说,比如同学们,他们已经准备了课前物品,已经在铃响以后准备安心写字了。可是,这时候两名迟到同学门口报告,所有的同学好不容易安下来的心瞬间被打破,他们抬起头来看看是谁。低下头写字,一时半会还安静不下来,因为这两个同学走进教室,气喘吁吁,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同学会想他们干啥去了,然后经常情况是你的书本都没有准备出来,座位上翻箱倒柜找书、笔本,一通折腾后,你的同桌,甚至你周围的所有同学都被这种吵闹声打扰了。这还不算,你不知道要写什么,因为老师布置任务的那短短一分钟,恰好你没回来。你需要问同桌,同桌不得不停下自己的事,跟你详细说。这样一说,周围的甚至全班的安静彻底打破了。仅有的一分钟,后来影响的可能是整个写字时间,每天的十五分钟的写字时间。沉不下心来,就不能练字,一分钟的迟到,班级那份安宁被打破了。你说,这是一个人的事吗?是一个班级的事,这就是规则,班级共同约定的规则,是为了班级里所有人的学习成长,一个人不遵守,破坏的也是班级的所有同学,因为你也是这个班级的一员。那你能不能因为迟到损害到七班六班孩子上课呢,不会的,因为你是八班的,你的一个人迟到导致的是整个班级上课质量的影响。其实一个人一天里偶发情况,是无所谓的,因为在所难免。可是,从开学到如今三个周,天天如此呀。

再来说说老师吧,你愿意听老师说说老师的感受吗?两个孩子已经有点被触动到了。我接着说:上课铃声响完,按照规矩,老师是要讲课的。放眼望去,两个孩子没回来。第一天的时候,老师有点担心,是不是疯玩受伤了?还是有什么特别的意外发生。又不能撇开班上同学不管,去找你,但心里一直担心着等等看。第二天,仍然是担心与为难着。第三天,老师心想你一定是跑远了玩疯了,忘记回来了。新的担心又产生了,你这样下去,写字非得落下很多,如果迟到你不改,你的练字可怎么办,因为老师太了解了,你一旦迟到,这中午十五分钟能用上十分钟就不错了。每天五分钟耽误,耽误不起啊。何况老师讲课也是很为难,是等你们,还是不等你们呢?等了,一时半会不知道你们回不回来,耽误全班同学上课。不等,又耽误了你们,老师为难啊。

杨树下捡的


这样的一种分析,是把规则背后的温度与温情呈现给孩子,这个过程是平等的沟通,是站在孩子认知的立场上,即以儿童为本位。这个过程,我没有情绪和偏执带来的能量耗损,同时孩子内心会产生一点点不一样的认识。给彼此一些空间,改变可能不是立刻发生的,但也许已经发生了呢。让教育真实发生,也许不能立刻体现在行动上,但从心开始吧。

六个孩子是班级常识学科课堂的炸弹,大呼小叫、哗众取宠,仿佛故意似的。以前用错了劲,通过自己看班,利用自身威严的存在让他们就范,效果见效快,但容易反弹。这个事情应该重点关注了,从一开始的全班停课一节,到两节,丝毫没有改观。我深刻认识到曾经孩子那么重视的集体荣誉感,在这茬孩子身上淡薄很多,也许班级很多行为让他们有了荣誉感,但就很多问题上,他们的确缺乏集体意识,又或者说集体意识与个人意识对抗时,对于这六个孩子而言,是后者主宰了大脑的全部。对这六个孩子,是不管用的管理思路。以儿童本位出发,我改变了我的主意。

别的孩子上常识学科,我就陪着他们。我说道,其实管理好自己并不难,从不说话开始吧。阅读角上,我备课批作业,他们就陪着我坐着。时不时跟他们聊一聊,比如坐挺拔更像个男子汉。你们可以做的很好,既然可以,就努力一把做到。中途会有事,我也会特别交代,三五分钟老师不在,试着考验下自己,管住自己。过后,我会问他们感受如何,孩子们也很如实,比如忍不住挠了痒,我说这不打紧,正常上课挠痒是允许的。其大喊大叫的那个孩子说不小心哼了歌。我说,比之前大喊大叫好太多,更重要的是哼歌你自己意识到了,认识到自己问题,改问题就简单多了。下一次,就安然无事通过了。正好体育课,教室没人。我跟他们说,专门练可以做到,但得实战一下,比如打扫教室卫生能不能保持安静。打扫也会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彼此合作的问题、听不明白老师要求的问题。我要求的是打扫地面卫生,一个孩子擦黑板去了。我问道:老师的要求还记得吗?孩子一拍脑袋想起来了。我提醒道:听明白老师的要求,然后照做。孩子又去扫地去了。几个孩子最后垃圾倒垃圾袋子里出了问题,你争我抢,活没干成,垃圾还是一地,虽然仍然保持起码的安静,这一点也说明刚才的训练让他们对于安静有了深刻的体验。但合作能力欠缺,凡事只想自己心意也是他们这几个的问题。一节课的陪伴,以静坐、劳动为抓手,很多细微问题基本诊断差不多了。但教育不能一蹴而就,慢慢的,给他们时间,也给自己一点时间吧。有的时候,太急了,伤害的首先是自己,一嗓子吼出去,受不了的是自己。孩子们又何尝不是呢?无知的教育本质是一种伤害,一种无明的伤害。我想这也是敬畏的真意吧。


2.用教师所擅长经营师生灿烂新天地

任何事情用心注入。前提在于教师愿意在这里下功夫。无论是自然笔记,还是观察日记,很多事情一旦做起来,无论是最初的设想计划,还是过程性总结与思考,我想是自己摸索的处事原则吧。任何人不可能经由别人的劝说,而真正去做一件事。唯有在实践过程中,摸索的、借鉴的那些扎实有效的做法才能慢慢深入身心,成为一种处事原则。糊师说,下功夫,得自在。这是我的真切体会,当然书法荒废的对不起自己,也对不住老师。但经由这样的一种学习,让其体悟到了这一点。开学来,忙碌起来,很多之前的事情都搁置,比如笔记、共读,只是在推进中,但没有创造。每天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但因为事情太多,自然心中有,但没有行动。逼着自己坐在书桌前,如实面对自己这个学期的规划时,其实很多就慢慢清晰了。这个学期,在此之前更进一步深入自然的细节里的观察植物系列的目标也清晰了起来。闷着头自己干,很多时候也要寻求经验的启发,果断购买了《写作课》系列,钻研观察日记在学段这个主线下的推进,寻求更适合学生当下学习的观察思路与内容。一旦心有愿力,一切都在推进中实现。波姐一天忽然给我推了一个视频,建议我跟随二十四节气走进植物,这是我去年想做不得而入的。似乎一切自然而然,结合学校认领树木,仿佛以前无法实现的构想,也慢慢有了清晰的规划内容。

同时,师生共读因为团购没有实现,加入研究团队的愿望落空,只得自己摸石头过河。第一本的《成语故事》三个周推进缓慢,跟我的不作为有很大关系,每天的三分钟演讲毕竟寥寥几人。翻看这本书,打开电脑,输入标题,慢慢一道道题目就出来了,从连线题聚焦人物、含义,到填空题聚焦积累与运用,再到以朝代推进的成语归类,慢慢一张阅读单也就出来了。第二天高丽讲课的学习单给我看,很多细节无法细说,我给她看了我前一天晚上设计的阅读单,从题目形式、到呈现方式,再到提问方式,有针对性做了分析解读。高丽表示为难,不知道自己一天可不可以设计出来。听课时,她就发来了,半个小时也能设计出来,当然从字体到排版做了调整,但高丽跟我分享,原来很多事情做起来才知道要注意这么多细节,以前都是你做,总也考虑不到。还有,很多事做起来后,困难也就不存在了。

是的呀,原来人真的是在事情中慢慢成长的。学期规划里想做积累运用,一直没有抓手与切入点,碰到婷婷提醒二年级要过渡到句子,结合教研平平提到的主题式,之后坐在办公室,不到一节课。这个贴合教材的主题式词语理解与作用学习单就成型了。

感叹实践的力量。有愿心,一切皆成就。

尝试结合教材做积累


这次识字课磨课,从一开始的课堂没有重点到抓住教学目标深入推进,高丽的确是下了功夫的。星期五讲完课,因为疫情原因没有组织级部的研讨,我单独跟她评了课,分析了课堂生成的原因,结合啊咪的课堂,鲜明的对比,在评价语上。因为针对的是孩子的当下回答的评价,可以是赞美与肯定,当然可以是规范与纠正,比如当孩子答非所问的时候,可以停下来让孩子回归刚刚的问题,再度思考。比如,孩子回答了并非你所要的答案的时候,试图体会他的思路,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因势利导。归根到底还是儿童本位,我跟她分享了最近我对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重新认识。高丽说,原来功夫真得下在平常,这些功夫在自己课堂中却是从来没意识到过。她还反思自己有一个环节处理吃力的原因,吃力出在了备课上,环节的设计重复让孩子略显疲惫,重复性的内容让课堂低效拖沓,是否可以把这个环节放手孩子,孩子根据兴趣讨论交流,给课堂一点自由空间,很多的生成就会丰富趣味很多。最后的环节,由家乡美食,到老师家乡美食,再到描写美食的词语积累,再到运用词语的表达。这个环节扎扎实实,老师上的轻松,课堂流淌着一种向上的积极气氛,高丽跟我说她感受到了,其实听课的我们也感受到了。


一篇文写了两周,混杂着两个周点点滴滴,给自己一点安静的时间反刍自省,让心头的嫩芽有个机会接受心田的滋润。在所有的无可奈何的忙碌中,收回属于自己的安心自在,且须修炼静定。



番外:

《千人糕》


战胜新冠

千人笔

千人衣

猪肉饺子

铅笔

薯片

万人花

包子

苹果

从课本而来,到生活里去。

原来半年板书思维导图的耳濡目染,他们也不自觉学会了。

原来对于他们来体味“千人”最后的社会关系是不容易,孩子们说原来每件物品都有这么多知识可以知道呀。肯定了他们的发现的同时,我尝试往上提一提,我说:孩子们,其实每一道程序背后的是活生生的人,那是这些人珍贵的劳动。我没说的是这就是生产关系。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片段

假期里读的这本书的片段读给他们听,若有所思的样子。我没有深入下去,因为我得尊重此时的他们,因为多则扰,教育也需要适可而止。

只是我知道这本书另外一部分,那是舅舅对初中生的小哥白尼说的。

读到这里,心中升起:敬畏教材这四个字。当我们一点点逼近真相时,敬畏心生。

最近陪女儿很少,他自得其乐从玩具到画画看书,自己安排挺明白。早晨送她上学是我们彼此珍惜的时光,七点起床,十分出门,到车库路上,我们会观察天气,楼前草坪树木,尤其小鸟叫声。一开始是我,春天来了,鸟儿叫声都不一样,叽叽喳喳真像是唱歌呢。我说道,鸟儿唱歌了,和和不同意他们在讨论谁可以吃早饭,我不自觉上课模式上身,说:那说明他们不饿。和和问:为啥?我说:要是饿,直接就吃了,还讨论啥。他沉默了,我继续说:可能是昨晚吃太多了吧。她自己说自己:就是讨论谁吃虫子呢。我把这事跟同学们说,他们哈哈大笑。可能是觉得我跟和和妹妹讨论这个问题有点出乎他们意料吧。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和和主动跟我聊鸟了,今天天气好,它们起的真早。今天太冷了,我就听到一只鸟叫呢,妈妈。它们是不是在家看电视,电视就是它爸爸捡的树枝做的。床上铺着羽毛,很舒服呢,就像我的被子。

我就听着,在想孩子不自觉以不同的方式在跟班上的孩子在同步成长。因为自然笔记,我的世界变得细腻丰富,甚至活泼趣味,这一切和和照单全收。深深感恩,这也许是教师子女另类的幸福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记017:让教研真实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