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课|反过来看变化

《道德经》第十课|反过来看变化

       老子会讲故事,你看它说的合抱之木,九层之台,语言的描述就能看见实物,减少我们的想像难度。而这一章他不是用合抱之木的成长,九层之台的形成来激励我们普通人的,他是用同样的故事来给国家的管理者说一个道理,自然之道,自然形成,人虽然聪明,可以用在自己身上,不要去干涉和改造自然的变化。否则,危险也会由毫末长成合抱之木,由累土变成九层之台。

       同样一个故事,不同位置的人看,要看到不一样的内容。在老子的思想中,道是我们最初的追求,可道是什么,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究。在道之上有一,在一之上有二,在二之上有三,在三之上有万物。我们在追寻万物变化的时候不要忘记了对道的探索,否则就会把自己陷入危险之中而不知。

       曾有人写诗说“不见当年秦始皇”,就是在说一个明星人物的消失。我国两千年前一统天下的秦帝国,在它的时代是宠然大物,经历了百年积累筑成的九层高台,顷刻间倒塌。今天我们要问,秦朝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更要问导致它崩溃的毫末原因是什么?再到今天,曾经如日中天,占领全球近一半市场的诺基亚手机,风光了十几年后,就在两年内倒闭关门,到最后时刻它的管理者还在问为什么,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这个世界就突然变了,抛弃了它们。他们的管理者在企业成长为一个世界巨头之时,有没有关注过对企业有危险的毫末是什么。它的成功与失败会被写成商业案例给后来者以思考,但用老子的角度去看,就是被万物迷惑了双眼,忘记了它们最初成长时的三,忘记了企业生存的一。

       生命起源于变化,人创造了企业,企业也是一个生命。是生命就要依据生命的规律生存,人以人的聪明催生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样人也以人性影响着企业的变化。最初这些变化就如累土,跟随着企业的成长,也一天天地筑成九层之台,当变化来临时,就成了阻挡企业脚步的巨大障碍。所以老子说“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正因为舍不得放弃,不断拥有,才给风险的积累创造了机会。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所以一个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当拥有的东西超出了自己的能力之外,那风险就一定会积累起来。所以对老子的无为无执可以这样理解,无论做自己的事,还是做一家企业,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支撑整个局面时,就要放弃控制,放弃影响力,找能力更高的人来,或是加强一个团队的能力来进行管理。这样对于一个人来讲就没有失败,没的失去。

       这种思维在中国古代家天下的国家治理方法中是反动的,因为皇帝是天子,怎么能管不好国家,天子怎么能说不如别人呢,这个理论基础不能变,否则统治国家的基础就会被颠覆。在古代人的思维中,这套制度是万世不变的,一个国家也是要万世长存的,所以皇帝也是万岁的。这是人性的需求,并不是道产生的必然。所以就有了不变的人性遇上了变化的世界,这变与不变也是道之上的二元对立,人性推动了社会的变化,反过来人性也会抑制变化,我们的生活就在这变与不变的交替中几前发展着。

       老子的道是非常道,是变化的,没有亘古不变的东西。道生万物,万物也归一入道。做为聪明的人,要平衡好追过外面的富足和内在的成长之间的取舍关系,既然有起于毫末的外在追求,长成合抱之木,也要有无为、无执的内在勇气,无败无失万物不挂于心的坦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十课|反过来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