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路上,我们一直在学习

这几天一直在聆听李玫瑾教授的《犯罪心理学》课程,受益匪浅。

许多人的心理问题都是早年的不正确抚育方式造成的,例如一个脾气暴躁的人是由于婴儿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当孩子哇哇大哭的时候,父母不管不顾,日子久了,孩子就会以一种激烈的、冲动的方式表现自己的不满,而性情平和的孩子必定是在一个充满爱意的家庭中长大的。李玫瑾讲述的几个犯罪分子的成长轨迹让人深思,有长相平凡、一无所有、以杀人来显示自己魅力的青年,童年早期,在家庭里他就是一个被忽略的小儿子,长大后,没有合适的工作、没有出色的外表和才能,也没有显赫的家世,当青春的荷尔蒙激增,潜意识里他急于寻找一种显示自己优越感的方式,那就是杀人,是什么导致他成为一个冷血自私的杀人工具的,按照李教授的观点,就是成长早期缺少必要的情感刺激,因为是家庭中第三个儿子,在父母眼中可有可无,被忽视、被冷淡,他只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久而久之,就关闭了与外界交流沟通的渠道,也养成了对生命的漠视和淡漠,可见,对孩子来说,真诚的陪伴多么重要。

我开始一边学习一边反思自己的成长环境和孩子的教育方式,进而发现自身存在的很多问题、包括性格等原来有迹可循。尤其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做得远远不够,总是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工作业绩、在他人眼里的印象、成就感、自我价值感之类的东西上,也就是说太爱自己了,而对孩子只满足于吃饱穿暖和技能的提升,而很少真心的陪伴孩子,很少去思考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甚至有时候因为其他事情而迁怒于孩子,想到这里,我觉得自己做得太不称职了,与孩子建立持久的情感上的依恋关系是我们做父母得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我也会反思父母曾经的教育方式,说教少些,多半是打骂了事,作为留守儿童陪伴就更少了,所以,比起其他的孩子我的青春经历了太多的迷惘和困惑,然后才慢慢晚熟。现在为人母了,我应该在反思中学习做一个称职的母亲。

除了工作,抚育好孩子是一个人终身的伟大事业,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修好这门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父母的路上,我们一直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