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这群中国戏精也不该被痛骂

大IP,翻拍,网大。

听到就想跑?

Sir和你一样。

但这次实在是看走眼了。

这萌萌的小人,这声名在外的团队,这清新脱俗的服道化……

关键,还个个人称“演技天才”

你能忍住不点开看一眼?

天真派:红楼梦之桃花诗社

“小戏骨”系列,你一定熟悉。

平均年龄十二三岁,但个个演技吊打鲜肉流量,Sir都安利过几次。

打响名声的,2017年《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豆瓣9.1

打破自87年剧《红楼梦》后,逢拍必烂的魔咒。

但这次呢?

同样的团队,同样的原著,Sir的期待全然落空。

豆瓣完全不客气地打出5.8

Sir相信,孩子们依然优秀。

那问题出在哪?

认真分析后,答案让人无奈。

古装片,首先讲形似。

专业的服化道是让人入戏的第一道门槛。

过于前卫,难免会陷入魔幻的反效果。

小戏骨们是输在服化道上吗?

没有。

一如既往,水准之上。

见不到各大偶像剧同款的韩式平眉,潮流浓妆。

柳眉剑目,空气刘海,细长的小辫子,都高度还原87年的老版造型,复古纯粹。

不同身份的角色,穿得也各有讲究。

光说全片分量最重,也被全家捧在手心的宝玉一人。

里里外外换了三套造型。

主色调:红、金、紫。

都是尊贵象征。

而丫头小姐们,除了晴雯病重时身着白色的内衣,则大多是粉嫩的红、蓝、紫,同一身衣服走到头。

除了身上穿的,脸上化的,各个小演员的礼仪举止,也都尊卑有别,非常到位。

单看丫头香菱。

作为被宝玉揽入海棠诗社的她,一面是社员,一面是被卖入薛家的妾室。

表面上大家一起吟诗作对。

一个动作,尊卑立见。

宝玉、黛玉、宝钗自顾自坐下了。

唯独香菱,直到宝钗挥手示意,她才敢坐。

看着风花雪月,青春浪漫的一个大观园,内里的权贵势力、不好见人的交易,都藏在这轻轻一挥。

形似到位了。

那是神不似? 

是也不是。

首先,神似看演技。

从技法上看,Sir觉得没有明显掉线。

幕后训练还是那么严苛。

不仅片场有专人指导,戏外还有专门针对古代基础礼仪的补课。

精准到分寸之间。

古代女子袖子没有挽这么高的

动作、表情,依然模仿得细致入微。

就宝玉的娘,王夫人锁怡红院。

本来强势地拖走病重的晴雯,对宝玉直呼不争气,要父亲来教训他,看似一个死守礼教,不留情面的王夫人。

却在下令锁门之时,步伐放慢。

注意这一瞬间的犹豫:

想看却迟疑着不敢回头,目光流转,不忍之心,到底还是通过这一动作表现了出来。

还有戏中最招人喜欢的一段。

晴雯撕扇。

10版《红楼梦》中的晴雯,刁蛮上来不管不顾,完全压过宝玉。

不合逻辑。

小戏骨明显把背后逻辑表现得更好。

看着泼辣,其实时刻在意着宝玉的脸色。

她的撕扇,就是闹脾气的小姑娘,意不在撕,而是自己在宝玉心中的位置。

所以你看她的动作——

手在撕,嘴角在笑,眼神,却都在宝玉身上。

时不时还要瞟去看看一旁的袭人,意在一比高低。

小姑娘家的心思被表现得活灵活现。

Sir要说但是了。

就看这动图。

小演员们的短板,已经初现了——

是不是略显浮夸?

是不是过于直白?

或者说。

从这挑不出任何方法错误的瞬间,你是否能看到表演背后的表演?

没有吧。

说到底,制作没问题,表演功架到位,细节丰满。

问题出在哪?

在Sir看——

小演员们没有掌握表演与情绪的关系。

首先,这和选取的段落有关。

9.1分那版,拍了《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章节,重点在展现人物。

通过细致的情节,描绘出大观园内复杂的人物群像。

人物足够丰满。

所以,小演员们靠着一颦一簇的模仿,珠玉在前,差不到哪去。

但眼下的《桃花诗社》呢?

题目取自只有林黛玉参加的最后一次诗社。

但内容经过了大幅度的删减和拼接。

隐去宝、黛、钗三人间的纠葛,主讲金陵十二钗副册和又副册之首香菱、晴雯的故事。

总结起来:人物散,冲突重

这是编剧导演施加的压力。

初心已经变了——

剧本企图用强冲突的剧情,逼出小演员们的“演技炸裂”,好再收割一波流量。

于是,删去主线后。

变成了小戏骨版《演员的诞生》。

高潮,情绪,一个比一个强。

直逼都市伦理大戏。

影片前半小时,都还是在赏景作诗。

然后像闹钟一样准时,后半小时一到,立马卧床的卧床,哭喊的哭喊。

那贾母老太太,总共就出现两次,第一次还笑眼盈盈,慈爱得不行,第二次就负责嚎啕大哭。进展太快,一点缓冲的余地都不给。

不够丰满的形象,加上过度激烈的情感。

只感觉这群孩子在开过山车。

其次,小演员无法真正感受角色的内心。

这些冲突怎么来?

十几岁的小孩,哪能体会背叛的痛心、隐忍的卑微、嫉妒的愤恨……

没办法。

只能照学。

学到表面,却无法学到经过生活锤炼的情绪流动。

于是你还是能看到模仿的痕迹。

低头的角度,嘴角的弧度,甚至眼珠转动的方向,都精确无比。

但眼神的空洞,无法避免带来尴尬。

无法理解情绪,也自然会带来一个进阶的问题——

无法控制表演

什么叫控制表演?

Sir举个例子,黄渤曾在《表演者言》上讲过一课。

两个段子,声情并茂。

黄渤说,自己理解的对于表演最高的评价,是一句最朴素的话:

“演得跟真的一样。

但做到这句话,“真”就够了吗?

真,只是第一步。

第一个段子,他说了在大学时学配音的情形。

老师让他们练基本功,叫“哭笑练习”:两个月,只练哭、笑。

所以每天清晨在操场,能看到一堆人在痛哭、狂笑……

和神经病似的。

操场外的路人,经过时不忘吐槽:

“这以前不是电影学院嘛,怎么变精神病院了?”

这是锻炼技艺,去寻求接近“真”。

但第二步,却是相反。

——寻求“假”。

第二个段子,黄渤分享了他拍《斗牛》时的真实经验。

他要跟一只牛对戏,所以日夜要跟它泡在一起。

用黄渤的话说:“几乎后来变成真的养牛了。”

他以为这样足够了。

但真正开拍,他才发现全是漏洞。

表演的现场细节太多了——

机位在哪,景别多大,牛会不会出画,牛把自己的位置带偏后,又怎么调整......

在理性与感性间来回跳跃,全是控制

所以,Sir必须纠正一个印象。

什么是真实?

什么是我们看到的真实?

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真实,是经过演员的琢磨、思考、设计,通过感悟生活后找出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方法,所呈现的真实。

这无法通过模仿做到。

只能通过不断的积累接近。

这也反映了小戏骨系列走到今天暴露出的问题:

精细的模仿,纯熟的技艺,加上耐心的剧本,当然可以博得一时的掌声。

可一旦急于求成。

一旦这些孩子被当成博眼球的机器。

那他们就不再是演员。

而是一个个表面精美的“表演工具”。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始终对“童星”“小戏骨”这样的词有着执念。

不问过程,只热衷捷径。

我们只能用这样的方式培养“天才”吗?

要Sir说,当然不。

放他们回归生活,感悟人间世故。

以他们现有的实力,归来仍是天才。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5.8,这群中国戏精也不该被痛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