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来的一篇文章,感觉不错,有空再整理好

 
一、基本概念:
*************************************************************************************
1.标签(Tag):
标签是一种XML元素,通过标签可以使JSP网页变得简洁并且易于维护,还可以方便地实现同一个JSP文件支持多种语言版本。由于标签是XML元素,所以它的名称和属性都是大小写敏感的

2.标签库(Tag library):
由一系列功能相似、逻辑上互相联系的标签构成的集合称为标签库。

3.标签库描述文件(Tag Library Descriptor):
标签库描述文件是一个XML文件,这个文件提供了标签库中类和JSP中对标签引用的映射关系。它是一个配置文件,和web.xml是类似的。

4.标签处理类(Tag Handle Class):
标签处理类是一个Java类,这个类继承了TagSupport或者扩展了SimpleTag接口,通过这个类可以实现自定义JSP标签的具体功能
*************************************************************************************


二、自定义JSP标签的格式:
*************************************************************************************
1.<% @ taglib prefix=”someprefix” uri=”/sometaglib” %>
   为了使到JSP容器能够使用标签库中的自定义行为,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从一个指定的标签库中识别出代表这种自定义行为的标签
    2.找到实现这些自定义行为的具体类

    第一个必需条件-找出一个自定义行为属于那个标签库-是由标签指令的前缀(Taglib   Directive's Prefix)属性完成,所以在同一个页面中使用相同前缀的元素都属于这个标签库。每个标签库都定义了一个默认的前缀,用在标签库的文档中或者页面中插入自定义标签。所以,你可以使用除了诸如jsp,jspx,java,servlet,sun,sunw(它们都是在JSP白皮书中指定的保留字)之类的前缀。
 
 uri属性满足了以上的第二个要求。为每个自定义行为找到对应的类。这个uri包含了一个字符串,容器用它来定位TLD文件。在TLD文件中可以找到标签库中所有标签处理类的名称

2.
 当web应用程序启动时,容器从WEB-INF文件夹的目录结构的META-INF搜索所有以.tld结尾的文件。也就是说它们会定位所有的TLD文件。对于每个TLD文件,容器会先获取标签库的URI,然后为每个TLD文件和对应的URI创建映射关系。
在JSP页面中,我们仅需通过使用带有URI属性值的标签库指令来和具体的标签库匹配
*************************************************************************************


三、自定义JSP标签的处理过程:
*************************************************************************************
1.在JSP中引入标签库:<% @ taglib prefix=”taglibprefix” uri=”tagliburi” %>
2.在JSP中使用标签库标签:
3.Web容器根据第二个步骤中的prefix,获得第一个步骤中声明的taglib的uri属性值
4.Web容器根据uri属性在web.xml找到对应的元素
5.从元素中获得对应的元素的值
6.Web容器根据元素的值从WEB-INF/目录下找到对应的.tld文件
7.从.tld文件中找到与tagname对应的元素
8.凑元素中获得对应的元素的值
9.Web容器根据元素的值创建相应的tag handle class的实例
10. Web容器调用这个实例的doStartTag/doEndTag方法完成相应的处理
*************************************************************************************


四、创建和使用一个Tag Library的基本步骤:
*************************************************************************************
1.创建标签的处理类(Tag Handler Class)
2.创建标签库描述文件(Tag Library Descrptor File)
3.在web.xml文件中配置元素
4.在JSP文件中引人标签库
*************************************************************************************


五、TagSupport类简介:
*************************************************************************************
1.处理标签的类必须扩展javax.servlet.jsp.TagSupport.
2.TagSupport类的主要属性:

A.parent属性:代表嵌套了当前标签的上层标签的处理类
B.pageContex属性:代表Web应用中的javax.servlet.jsp.PageContext对象

3.JSP容器在调用doStartTag或者doEndTag方法前,会先调用setPageContext和setParent方法,设置pageContext和parent。因此在标签处理类中可以直接访问pageContext变量

4.在TagSupport的构造方法中不能访问pageContext成员变量,因为此时JSP容器还没有调用
   setPageContext方法对pageContext进行初始化
*************************************************************************************


六、TagSupport处理标签的方法:
*************************************************************************************
1.TagSupport类提供了两个处理标签的方法:
   public int doStartTag() throws JspException
   public int doEndTag()    throws JspException

2.doStartTag:但JSP容器遇到自定义标签的起始标志,就会调用doStartTag()方法。    
   doStartTag()方法返回一个整数值,用来决定程序的后续流程。
   A.Tag.SKIP_BODY:表示之间的内容被忽略
   B.Tag.EVAL_BODY_INCLUDE:表示标签之间的内容被正常执行

3.doEndTag:但JSP容器遇到自定义标签的结束标志,就会调用doEndTag()方法。doEndTag
   ()方法也返回一个整数值,用来决定程序后续流程。
    A.Tag.SKIP_PAGE:表示立刻停止执行网页,网页上未处理的静态内容和JSP程序均被
      忽。略任何已有的输出内容立刻返回到客户的浏览器上。
    B.Tag_EVAL_PAGE:表示按照正常的流程继续执行JSP网页
*************************************************************************************


七、用户自定义的标签属性:
*************************************************************************************
如果在标签中还包含了自定义的属性,例如:

     ...

那么在标签处理类中应该将这个属性作为成员变量,并且分别提供设置和读取属性的方法。
*************************************************************************************


八、创建标签处理类的步骤:
*************************************************************************************
1.创建包含JSP网页静态文本的文件(即是要替换自定义JSP标签的文本)
2.在Web应用启动时装载静态文本
3.创建标签处理类
*************************************************************************************


九、如何创建包含JSP网页静态文本的文件:    
*************************************************************************************
1.使用java.util.Properties类来存放要替换网页中自定义JSP标签的静态文本
2.Properties类代表了一系列属性的集合,其实例既可以被保存到流中,也可以从流中加  
   载。这些文本以key/value的形式存放在WEB-INF目录下,例如key=value,在属性列表中
   这些key/value都是String类型的
*************************************************************************************

十、Properties类的常用API:
*************************************************************************************
1.setProperty(String key, String value):调用Hashtable类的put方法添加属性
2.getProperty(String key):获取属性列表中key对应的属性值
3.load(InputStream in):从输入流对象InputStream中读取属性列表(Properties list)
4.store(OutputStream out,String comment):使用适当的格式将属性列表的属性对写入输
   出流对象中,默认使用ISO-88590-1编码格式,以行的方式处理输入。属性的key/value之
   间以”=、:”配对,以回车、换行分隔key/value对
*************************************************************************************

十一、ServletContext类的常用API:
*************************************************************************************
1.getContext(String uripath):返回服务器中uripath所代表的ServletContext对象
2.getInitParameter(String name):返回ServletConfig对象中name参数的值
3.getMineType(String file):返回file参数代表的文件的MIME类型
4.getRequestDispatcher(String path):返回path代表的RequestDispacher对象
5.getResourceAsStream(String path):以输入流的形式返回path对应的资源,在输入留中对象可以为任意形式的数据,path参数必须以“/”开始且相对于Context Root
*************************************************************************************

十二、如何使用ServletContxt读取并保存属性文件:
*************************************************************************************
1.创建java.util.Properties类对象
2.获取ServletContext对象
3.将属性文件以输入流的形式读入到某个输入流对象中
4.将输入流对象加载到Properties对象中
5.将Properties对象保存到ServletContext对象中
*************************************************************************************

十三、如何在Web应用启动时装载静态文本:
*************************************************************************************
1.创建继承了HttpServlet类的子类,在web.xml中配置这Servlet时设置load-on-startup属性:

someclass
somepackage.SomeClass1

2.在这个Servlet的init()方法中创建java.util.Properties类
3.获取当前Web应用的ServletContext对象
4.将WEB-INF目录下的属性文件读入到输入流InputStream中:
InputStream in = context.getResourceAsString("WEB-INF/someproperties.properties");
5.将输入流加载到属性对象中
       ps.load(in);        
6.将属性对象保存到上下文中。
context.setAttribute("attributeName",ps);
*************************************************************************************

十四、如何创建标签处理类:
*************************************************************************************
1.引入必需的资源:
       import javax.servlet.jsp.*;
     import javax.servlet.http.*;
     import java.util.*;
     import java.io.*;
2.继承TagSupport类并覆盖doStartTag()/doEndTag()方法
3.从ServletContext对象中获取java.util.Properties对象
4.从Properties对象中获取key对应的属性值
5.对获取的属性进行相应的处理并输出结果
*************************************************************************************

十五、创建标签库描述文件(Tag Library Descriptor):
*************************************************************************************
1.标签库描述文件,简称TLD,采用XML文件格式,定义了用户的标签库。TLD文件中的元素可以分成3类:
     A.:标签库元素
     B.:标签元素
     C.:标签属性元素

2.标签库元素用来设定标签库的相关信息,它的常用属性有:
     A.shortname:     指定Tag Library默认的前缀名(prefix)
     B.uri:             设定Tag Library的惟一访问表示符

3.标签元素用来定义一个标签,它的常见属性有:
     A.name:         设定Tag的名字
     B.tagclass:     设定Tag的处理类
     C.bodycontent:     设定标签的主体(body)内容
             1).empty:表示标签中没有body
             2).JSP:表示标签的body中可以加入JSP程序代码
             3).tagdependent:表示标签中的内容由标签自己去处理

4.标签属性元素用来定义标签的属性,它的常见属性有:
     A.name:属性名称
     B.required:属性是否必需的,默认为false
     C.rtexprvalue:属性值是否可以为request-time表达式,也就是类似于<%=…%>的表达式
*************************************************************************************

十六、在Web应用中使用标签:
*************************************************************************************
1.如果Web应用中用到了自定义JSP标签,则必须在web.xml文件中加入元素,它用于声明所引用的标签所在的标签库
    
         /sometaglib
         /WEB-INF/someTLD.tld
    


2.:设定Tag Library的惟一标示符,在Web应用中将根据它来引用Tag Libray
3.:指定和Tag Library对应的TLD文件的位置
4.在JSP文件中需要加入<% @ taglib% >指令来声明对标签库的引用。例如:
<% @ taglib prefix = “somePrefix” uri = "/someuri" %>

5.prefix表示在JSP网页中引用这个标签库的标签时的前缀,uri用来指定Tag Library的标识符,它必须和web.xml中的属性保持一致。
*************************************************************************************
类别:Java | 评论(0) | 浏览(8 )
 
weblogic下数据源的配置使用(转)
2008-06-13 13:08
一,
启动BEA
打开控制台:通过浏览器,打开 http://172.18.20.222:7001/console 启动管理控制台。输入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默认:weblogic/weblogic)。
创建JDBC数据源:
在“域结构”树中,展开“服务”>“JDBC”,然后选择“数据源”。
在“数据源概要”页上,单击“新建”。
在“JDBC 数据源属性”页上,输入或选择下列信息:
       名称:jdbc/oracle
       JNDI名称:jdbc/oracle
       数据库类型:Oracle
       数据库驱动程序:BEA Oracle Driver Type 4 Version ......
     点击“下一步”。
无需改变默认值,再点击“下一步”。
    输入以下值:
       数据库名称:o9i    (应该填写Oracle数据库实例的标识,即SID)
       主机名:127.0.0.1 (数据库服务器IP或者HostName)
       端口:1521
       数据库用户名:**       密码:tiger
       确认密码:tiger
       点击“下一步”。
点击“测试配置”按钮。若显示“连接测试成功”,则说明以上参数配置正确。点击“下一步”按钮。
在“选择目标”操作中,选择需要将本数据源部署到哪些服务器上,选择“AdminServer”,然后点击“完成”按钮。
点击“激活更改”按钮,是配置信息持久保存并生效。
JNDI数据源已经成功创建且部署成功
重启 BEA

二,
                   Context initContext = new InitialContext();            
//Context envContext = (Context) initContext.lookup("java:/comp/env");           
         javax.sql. DataSource ds = (javax.sql.DataSource) (initContext).lookup("**");         //得到你所配置的数据源  
             Connection conn=null;
             conn = ds.getConnection();        
             return conn;
到此就OK 了,只要返回个conn,就可以操作了。
类别:Jndi | 评论(0) | 浏览(14 )
 
转:字符,字节和编码
2008-06-04 13:28
级别:中级

摘要:本文介绍了字符与编码的发展过程,相关概念的正确理解。举例说明了一些实际应用中,编码的实现方法。然后,本文讲述了通常对字符与编码的几种误解,由于这些误解而导致乱码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乱码的办法。本文的内容涵盖了“中文问题”,“乱码问题”。

掌握编码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地理解相关概念,编码所涉及的技术其实是很简单的。因此,阅读本文时需要慢读多想,多思考。

引言

“字符与编码”是一个被经常讨论的话题。即使这样,时常出现的乱码仍然困扰着大家。虽然我们有很多的办法可以用来消除乱码,但我们并不一定理解这些办法的内在原理。而有的乱码产生的原因,实际上由于底层代码本身有问题所导致的。因此,不仅是初学者会对字符编码感到模糊,有的底层开发人员同样对字符编码缺乏准确的理解。


回页首
1. 编码问题的由来,相关概念的理解
1.1 字符与编码的发展

从计算机对多国语言的支持角度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系统内码 说明 系统
阶段一 ASCII 计算机刚开始只支持英语,其它语言不能够在计算机上存储和显示。 英文 DOS
阶段二 ANSI编码
(本地化) 为使计算机支持更多语言,通常使用 0x80~0xFF 范围的 2 个字节来表示 1 个字符。比如:汉字 '中' 在中文操作系统中,使用 [0xD6,0xD0] 这两个字节存储。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不同的标准,由此产生了 GB2312, BIG5, JIS 等各自的编码标准。这些使用 2 个字节来代表一个字符的各种汉字延伸编码方式,称为 ANSI 编码。在简体中文系统下,ANSI 编码代表 GB2312 编码,在日文操作系统下,ANSI 编码代表 JIS 编码。

不同 ANSI 编码之间互不兼容,当信息在国际间交流时,无法将属于两种语言的文字,存储在同一段 ANSI 编码的文本中。 中文 DOS,中文 Windows 95/98,日文 Windows 95/98
阶段三 UNICODE
(国际化) 为了使国际间信息交流更加方便,国际组织制定了 UNICODE 字符集,为各种语言中的每一个字符设定了统一并且唯一的数字编号,以满足跨语言、跨平台进行文本转换、处理的要求。 Windows NT/2000/XP,Linux,Java

字符串在内存中的存放方法:

在 ASCII 阶段,单字节字符串使用一个字节存放一个字符(SBCS)。比如,"Bob123" 在内存中为:
42 6F 62 31 32 33 00

B o b 1 2 3 /0

在使用 ANSI 编码支持多种语言阶段,每个字符使用一个字节或多个字节来表示(MBCS),因此,这种方式存放的字符也被称作多字节字符。比如,"中文123" 在中文 Windows 95 内存中为7个字节,每个汉字占2个字节,每个英文和数字字符占1个字节:
D6 D0 CE C4 31 32 33 00

中 文 1 2 3 /0

在 UNICODE 被采用之后,计算机存放字符串时,改为存放每个字符在 UNICODE 字符集中的序号。目前计算机一般使用 2 个字节(16 位)来存放一个序号(DBCS),因此,这种方式存放的字符也被称作宽字节字符。比如,字符串 "中文123" 在 Windows 2000 下,内存中实际存放的是 5 个序号:
2D 4E 87 65 31 00 32 00 33 00 00 00 ← 在 x86 CPU 中,低字节在前

中 文 1 2 3 /0  

一共占 10 个字节。


回页首
1.2 字符,字节,字符串

理解编码的关键,是要把字符的概念和字节的概念理解准确。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我们在此做一下区分:
  概念描述 举例
字符 人们使用的记号,抽象意义上的一个符号。 '1', '中', 'a', '$', '¥', ……
字节 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单元,一个8位的二进制数,是一个很具体的存储空间。 0x01, 0x45, 0xFA, ……
ANSI
字符串 在内存中,如果“字符”是以 ANSI 编码形式存在的,一个字符可能使用一个字节或多个字节来表示,那么我们称这种字符串为 ANSI 字符串或者多字节字符串。 "中文123"
(占7字节)
UNICODE
字符串 在内存中,如果“字符”是以在 UNICODE 中的序号存在的,那么我们称这种字符串为 UNICODE 字符串或者宽字节字符串。 L"中文123"
(占10字节)

由于不同 ANSI 编码所规定的标准是不相同的,因此,对于一个给定的多字节字符串,我们必须知道它采用的是哪一种编码规则,才能够知道它包含了哪些“字符”。而对于 UNICODE 字符串来说,不管在什么环境下,它所代表的“字符”内容总是不变的。


回页首
1.3 字符集与编码

各个国家和地区所制定的不同 ANSI 编码标准中,都只规定了各自语言所需的“字符”。比如:汉字标准(GB2312)中没有规定韩国语字符怎样存储。这些 ANSI 编码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包含两层含义:

1. 使用哪些字符。也就是说哪些汉字,字母和符号会被收入标准中。所包含“字符”的集合就叫做“字符集”。
2. 规定每个“字符”分别用一个字节还是多个字节存储,用哪些字节来存储,这个规定就叫做“编码”。

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制定编码标准的时候,“字符的集合”和“编码”一般都是同时制定的。因此,平常我们所说的“字符集”,比如:GB2312, GBK, JIS 等,除了有“字符的集合”这层含义外,同时也包含了“编码”的含义。

“UNICODE 字符集”包含了各种语言中使用到的所有“字符”。用来给 UNICODE 字符集编码的标准有很多种,比如:UTF-8, UTF-7, UTF-16, UnicodeLittle, UnicodeBig 等。


回页首
1.4 常用的编码简介

简单介绍一下常用的编码规则,为后边的章节做一个准备。在这里,我们根据编码规则的特点,把所有的编码分成三类:
分类 编码标准 说明
单字节字符编码 ISO-8859-1 最简单的编码规则,每一个字节直接作为一个 UNICODE 字符。比如,[0xD6, 0xD0] 这两个字节,通过 iso-8859-1 转化为字符串时,将直接得到 [0x00D6, 0x00D0] 两个 UNICODE 字符,即 "ÖÐ"。

反之,将 UNICODE 字符串通过 iso-8859-1 转化为字节串时,只能正常转化 0~255 范围的字符。
ANSI 编码 GB2312,
BIG5,
Shift_JIS,
ISO-8859-2 …… 把 UNICODE 字符串通过 ANSI 编码转化为“字节串”时,根据各自编码的规定,一个 UNICODE 字符可能转化成一个字节或多个字节。

反之,将字节串转化成字符串时,也可能多个字节转化成一个字符。比如,[0xD6, 0xD0] 这两个字节,通过 GB2312 转化为字符串时,将得到 [0x4E2D] 一个字符,即 '中' 字。

“ANSI 编码”的特点:
1. 这些“ANSI 编码标准”都只能处理各自语言范围之内的 UNICODE 字符。
2. “UNICODE 字符”与“转换出来的字节”之间的关系是人为规定的。
UNICODE 编码 UTF-8,
UTF-16, UnicodeBig …… 与“ANSI 编码”类似的,把字符串通过 UNICODE 编码转化成“字节串”时,一个 UNICODE 字符可能转化成一个字节或多个字节。

与“ANSI 编码”不同的是:
1. 这些“UNICODE 编码”能够处理所有的 UNICODE 字符。
2. “UNICODE 字符”与“转换出来的字节”之间是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的。

我们实际上没有必要去深究每一种编码具体把某一个字符编码成了哪几个字节,我们只需要知道“编码”的概念就是把“字符”转化成“字节”就可以了。对于 “UNICODE 编码”,由于它们是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的,因此,在特殊的场合,我们可以去了解某一种“UNICODE 编码”是怎样的规则。


回页首
2. 字符与编码在程序中的实现
2.1 程序中的字符与字节

在 C++ 和 Java 中,用来代表“字符”和“字节”的数据类型,以及进行编码的方法:
类型或操作 C++ Java
字符 wchar_t char
字节 char byte
ANSI 字符串 char[] byte[]
UNICODE 字符串 wchar_t[] String
字节串→字符串 mbstowcs(), MultiByteToWideChar() string = new String(bytes, "encoding")
字符串→字节串 wcstombs(), WideCharToMultiByte() bytes = string.getBytes("encoding")

以上需要注意几点:

1. Java 中的 char 代表一个“UNICODE 字符(宽字节字符)”,而 C++ 中的 char 代表一个字节。
2. MultiByteToWideChar() 和 WideCharToMultiByte() 是 Windows API 函数。



回页首
2.2 C++ 中相关实现方法

声明一段字符串常量:
// ANSI 字符串,内容长度 7 字节
char sz[20] = "中文123";

// UNICODE 字符串,内容长度 5 个 wchar_t(10 字节)
wchar_t wsz[20] = L"/x4E2D/x6587/x0031/x0032/x0033";

UNICODE 字符串的 I/O 操作,字符与字节的转换操作:
// 运行时设定当前 ANSI 编码,VC 格式
setlocale(LC_ALL, ".936");

// GCC 中格式
setlocale(LC_ALL, "zh_CN.GBK");

// Visual C++ 中使用小写 %s,按照 setlocale 指定编码输出到文件
// GCC 中使用大写 %S
fwprintf(fp, L"%s/n", wsz);

// 把 UNICODE 字符串按照 setlocale 指定的编码转换成字节
wcstombs(sz, wsz, 20);
// 把字节串按照 setlocale 指定的编码转换成 UNICODE 字符串
mbstowcs(wsz, sz, 20);

在 Visual C++ 中,UNICODE 字符串常量有更简单的表示方法。如果源程序的编码与当前默认 ANSI 编码不符,则需要使用 #pragma setlocale,告诉编译器源程序使用的编码:
// 如果源程序的编码与当前默认 ANSI 编码不一致,
// 则需要此行,编译时用来指明当前源程序使用的编码
#pragma setlocale(".936")

// UNICODE 字符串常量,内容长度 10 字节
wchar_t wsz[20] = L"中文123";

以上需要注意 #pragma setlocale 与 setlocale(LC_ALL, "") 的作用是不同的,#pragma setlocale 在编译时起作用,setlocale() 在运行时起作用。


回页首
2.3 Java 中相关实现方法

字符串类 String 中的内容是 UNICODE 字符串:
// Java 代码,直接写中文
String string = "中文123";

// 得到长度为 5,因为是 5 个字符
System.out.println(string.length());

字符串 I/O 操作,字符与字节转换操作。在 Java 包 java.io.* 中,以“Stream”结尾的类一般是用来操作“字节串”的类,以“Reader”,“Writer”结尾的类一般是用来操作“字符串”的类。
// 字符串与字节串间相互转化

// 按照 GB2312 得到字节(得到多字节字符串)
byte [] bytes = string.getBytes("GB2312");

// 从字节按照 GB2312 得到 UNICODE 字符串
string = new String(bytes, "GB2312");

// 要将 String 按照某种编码写入文本文件,有两种方法:

// 第一种办法:用 Stream 类写入已经按照指定编码转化好的字节串
OutputStream os = new FileOutputStream("1.txt");
os.write(bytes);
os.close();

// 第二种办法:构造指定编码的 Writer 来写入字符串
Writer ow = new OutputStreamWriter(new FileOutputStream("2.txt"), "GB2312");
ow.write(string);
ow.close();

/* 最后得到的 1.txt 和 2.txt 都是 7 个字节 */

如果 java 的源程序编码与当前默认 ANSI 编码不符,则在编译的时候,需要指明一下源程序的编码。比如:
E:/>javac -encoding BIG5 Hello.java

以上需要注意区分源程序的编码与 I/O 操作的编码,前者是在编译时起作用,后者是在运行时起作用。


回页首
3. 几种误解,以及乱码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3.1 容易产生的误解
  对编码的误解
误解一 在将“字节串”转化成“UNICODE 字符串”时,比如在读取文本文件时,或者通过网络传输文本时,容易将“字节串”简单地作为单字节字符串,采用每“一个字节”就是“一个字符”的方法进行转化。

而实际上,在非英文的环境中,应该将“字节串”作为 ANSI 字符串,采用适当的编码来得到 UNICODE 字符串,有可能“多个字节”才能得到“一个字符”。

通常,一直在英文环境下做开发的程序员们,容易有这种误解。
误解二 在 DOS,Windows 98 等非 UNICODE 环境下,字符串都是以 ANSI 编码的字节形式存在的。这种以字节形式存在的字符串,必须知道是哪种编码才能被正确地使用。这使我们形成了一个惯性思维:“字符串的编码”。

当 UNICODE 被支持后,Java 中的 String 是以字符的“序号”来存储的,不是以“某种编码的字节”来存储的,因此已经不存在“字符串的编码”这个概念了。只有在“字符串”与“字节串”转化时,或者,将一个“字节串”当成一个 ANSI 字符串时,才有编码的概念。

不少的人都有这个误解。

第一种误解,往往是导致乱码产生的原因。第二种误解,往往导致本来容易纠正的乱码问题变得更复杂。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所讲的“误解一”,即采用每“一个字节”就是“一个字符”的转化方法,实际上也就等同于采用 iso-8859-1 进行转化。因此,我们常常使用 bytes = string.getBytes("iso-8859-1") 来进行逆向操作,得到原始的“字节串”。然后再使用正确的 ANSI 编码,比如 string = new String(bytes, "GB2312"),来得到正确的“UNICODE 字符串”。


回页首
3.2 非 UNICODE 程序在不同语言环境间移植时的乱码

非 UNICODE 程序中的字符串,都是以某种 ANSI 编码形式存在的。如果程序运行时的语言环境与开发时的语言环境不同,将会导致 ANSI 字符串的显示失败。

比如,在日文环境下开发的非 UNICODE 的日文程序界面,拿到中文环境下运行时,界面上将显示乱码。如果这个日文程序界面改为采用 UNICODE 来记录字符串,那么当在中文环境下运行时,界面上将可以显示正常的日文。

由于客观原因,有时候我们必须在中文操作系统下运行非 UNICODE 的日文软件,这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工具,比如,南极星,AppLocale 等,暂时的模拟不同的语言环境。


回页首
3.3 网页提交字符串

当页面中的表单提交字符串时,首先把字符串按照当前页面的编码,转化成字节串。然后再将每个字节转化成 "%XX" 的格式提交到 Web 服务器。比如,一个编码为 GB2312 的页面,提交 "中" 这个字符串时,提交给服务器的内容为 "%D6%D0"。

在服务器端,Web 服务器把收到的 "%D6%D0" 转化成 [0xD6, 0xD0] 两个字节,然后再根据 GB2312 编码规则得到 "中" 字。

在 Tomcat 服务器中,request.getParameter() 得到乱码时,常常是因为前面提到的“误解一”造成的。默认情况下,当提交 "%D6%D0" 给 Tomcat 服务器时,request.getParameter() 将返回 [0x00D6, 0x00D0] 两个 UNICODE 字符,而不是返回一个 "中" 字符。因此,我们需要使用 bytes = string.getBytes("iso-8859-1") 得到原始的字节串,再用 string = new String(bytes, "GB2312") 重新得到正确的字符串 "中"。


回页首
3.4 从数据库读取字符串

通过数据库客户端(比如 ODBC 或 JDBC)从数据库服务器中读取字符串时,客户端需要从服务器获知所使用的 ANSI 编码。当数据库服务器发送字节流给客户端时,客户端负责将字节流按照正确的编码转化成 UNICODE 字符串。

如果从数据库读取字符串时得到乱码,而数据库中存放的数据又是正确的,那么往往还是因为前面提到的“误解一”造成的。解决的办法还是通过 string = new String( string.getBytes("iso-8859-1"), "GB2312") 的方法,重新得到原始的字节串,再重新使用正确的编码转化成字符串。


回页首
3.5 电子邮件中的字符串

当一段 Text 或者 HTML 通过电子邮件传送时,发送的内容首先通过一种指定的字符编码转化成“字节串”,然后再把“字节串”通过一种指定的传输编码(Content-Transfer-Encoding)进行转化得到另一串“字节串”。比如,打开一封电子邮件源代码,可以看到类似的内容: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gb2312"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base64

sbG+qcrQuqO17cf4yee74bGjz9W7+b3wudzA7dbQ0MQNCg0KvPKzxqO6uqO17cnnsaPW0NDEDQoNCg==

最常用的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有 Base64 和 Quoted-Printable 两种。在对二进制文件或者中文文本进行转化时,Base64 得到的“字节串”比 Quoted-Printable 更短。在对英文文本进行转化时,Quoted-Printable 得到的“字节串”比 Base64 更短。

邮件的标题,用了一种更简短的格式来标注“字符编码”和“传输编码”。比如,标题内容为 "中",则在邮件源代码中表示为:
// 正确的标题格式
Subject: =?GB2312?B?1tA=?=

其中,

* 第一个“=?”与“?”中间的部分指定了字符编码,在这个例子中指定的是 GB2312。
* “?”与“?”中间的“B”代表 Base64。如果是“Q”则代表 Quoted-Printable。
* 最后“?”与“?=”之间的部分,就是经过 GB2312 转化成字节串,再经过 Base64 转化后的标题内容。

如果“传输编码”改为 Quoted-Printable,同样,如果标题内容为 "中":
// 正确的标题格式
Subject: =?GB2312?Q?=D6=D0?=

如果阅读邮件时出现乱码,一般是因为“字符编码”或“传输编码”指定有误,或者是没有指定。比如,有的发邮件组件在发送邮件时,标题 "中":
// 错误的标题格式
Subject: =?ISO-8859-1?Q?=D6=D0?=

这样的表示,实际上是明确指明了标题为 [0x00D6, 0x00D0],即 "ÖÐ",而不是 "中"。


回页首
4. 几种错误理解的纠正
误解:“ISO-8859-1 是国际编码?”

非也。iso-8859-1 只是单字节字符集中最简单的一种,也就是“字节编号”与“UNICODE 字符编号”一致的那种编码规则。当我们要把一个“字节串”转化成“字符串”,而又不知道它是哪一种 ANSI 编码时,先暂时地把“每一个字节”作为“一个字符”进行转化,不会造成信息丢失。然后再使用 bytes = string.getBytes("iso-8859-1") 的方法可恢复到原始的字节串。
误解:“Java 中,怎样知道某个字符串的内码?”

Java 中,字符串类 java.lang.String 处理的是 UNICODE 字符串,不是 ANSI 字符串。我们只需要把字符串作为“抽象的符号的串”来看待。因此不存在字符串的内码的问题。
类别:默认分类 | 评论(0) | 浏览(7 )
 
转:字符集编码
2008-06-04 13:25
1. 概述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编码基本知识,java,系统软件,url,工具软件等。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以"中文"两个字为例,经查表可以知道其GB2312编码是"d6d0 cec4",Unicode编码为"4e2d 6587",UTF编码就是"e4b8ad e69687"。注意,这两个字没有iso8859-1编码,但可以用iso8859-1编码来"表示"。

2. 编码基本知识

最早的编码是iso8859-1,和ascii编码相似。但为了方便表示各种各样的语言,逐渐出现了很多标准编码,重要的有如下几个。

2.1. iso8859-1

属于单字节编码,最多能表示的字符范围是0-255,应用于英文系列。比如,字母'a'的编码为0x61=97。

很明显,iso8859-1编码表示的字符范围很窄,无法表示中文字符。但是,由于是单字节编码,和计算机最基础的表示单位一致,所以很多时候,仍旧使用iso8859-1编码来表示。而且在很多协议上,默认使用该编码。比如,虽然"中文"两个字不存在iso8859-1编码,以gb2312编码为例,应该是"d6d0 cec4"两个字符,使用iso8859-1编码的时候则将它拆开为4个字节来表示:"d6 d0 ce c4"(事实上,在进行存储的时候,也是以字节为单位处理的)。而如果是UTF编码,则是6个字节"e4 b8 ad e6 96 87"。很明显,这种表示方法还需要以另一种编码为基础。

2.2. GB2312/GBK

这就是汉子的国标码,专门用来表示汉字,是双字节编码,而英文字母和iso8859-1一致(兼容iso8859-1编码)。其中gbk编码能够用来同时表示繁体字和简体字,而gb2312只能表示简体字,gbk是兼容gb2312编码的。

2.3. unicode

这是最统一的编码,可以用来表示所有语言的字符,而且是定长双字节(也有四字节的)编码,包括英文字母在内。所以可以说它是不兼容iso8859-1编码的,也不兼容任何编码。不过,相对于iso8859-1编码来说,uniocode编码只是在前面增加了一个0字节,比如字母'a'为"00 61"。

需要说明的是,定长编码便于计算机处理(注意GB2312/GBK不是定长编码),而unicode又可以用来表示所有字符,所以在很多软件内部是使用unicode编码来处理的,比如java。

2.4. UTF

考虑到unicode编码不兼容 iso8859-1编码,而且容易占用更多的空间:因为对于英文字母,unicode也需要两个字节来表示。所以unicode不便于传输和存储。因此而产生了utf编码,utf编码兼容iso8859-1编码,同时也可以用来表示所有语言的字符,不过,utf编码是不定长编码,每一个字符的长度从1-6 个字节不等。另外,utf编码自带简单的校验功能。一般来讲,英文字母都是用一个字节表示,而汉字使用三个字节。

注意,虽然说utf是为了使用更少的空间而使用的,但那只是相对于unicode编码来说,如果已经知道是汉字,则使用GB2312/GBK无疑是最节省的。不过另一方面,值得说明的是,虽然utf编码对汉字使用3个字节,但即使对于汉字网页,utf编码也会比unicode编码节省,因为网页中包含了很多的英文字符。

3. java对字符的处理

在java应用软件中,会有多处涉及到字符集编码,有些地方需要进行正确的设置,有些地方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

3.1. getBytes(charset)

这是java字符串处理的一个标准函数,其作用是将字符串所表示的字符按照charset编码,并以字节方式表示。注意字符串在java内存中总是按unicode编码存储的。比如"中文",正常情况下(即没有错误的时候)存储为"4e2d 6587",如果charset为"gbk",则被编码为"d6d0 cec4",然后返回字节"d6 d0 ce c4"。如果charset为"utf8"则最后是"e4 b8 ad e6 96 87"。如果是"iso8859-1",则由于无法编码,最后返回 "3f 3f"(两个问号)。

3.2. new String(charset)

这是java字符串处理的另一个标准函数,和上一个函数的作用相反,将字节数组按照charset编码进行组合识别,最后转换为unicode存储。参考上述getBytes的例子,"gbk" 和"utf8"都可以得出正确的结果"4e2d 6587",但iso8859-1最后变成了"003f 003f"(两个问号)。

因为utf8可以用来表示/编码所有字符,所以new String( str.getBytes( "utf8" ), "utf8" ) === str,即完全可逆。

3.3. setCharacterEncoding()

该函数用来设置http请求或者相应的编码。

对于request,是指提交内容的编码,指定后可以通过getParameter()则直接获得正确的字符串,如果不指定,则默认使用iso8859-1编码,需要进一步处理。参见下述 "表单输入"。值得注意的是在执行setCharacterEncoding()之前,不能执行任何getParameter()。java doc上说明:This method must be called prior to reading request parameters or reading input using getReader()。而且,该指定只对POST方法有效,对GET方法无效。分析原因,应该是在执行第一个getParameter()的时候, java将会按照编码分析所有的提交内容,而后续的getParameter()不再进行分析,所以setCharacterEncoding()无效。而对于GET方法提交表单是,提交的内容在URL中,一开始就已经按照编码分析所有的提交内容,setCharacterEncoding()自然就无效。

对于response,则是指定输出内容的编码,同时,该设置会传递给浏览器,告诉浏览器输出内容所采用的编码。

3.4. 处理过程

下面分析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java对编码有关问题的处理方法。

3.4.1. 表单输入

User input *(gbk:d6d0 cec4) browser *(gbk:d6d0 cec4) web server iso8859-1(00d6 00d 000ce 00c4) class,需要在class中进行处理:getbytes("iso8859-1")为d6 d0 ce c4,new String("gbk")为d6d0 cec4,内存中以unicode编码则为4e2d 6587。

l 用户输入的编码方式和页面指定的编码有关,也和用户的操作系统有关,所以是不确定的,上例以gbk为例。

l 从browser到web server,可以在表单中指定提交内容时使用的字符集,否则会使用页面指定的编码。而如果在url中直接用?的方式输入参数,则其编码往往是操作系统本身的编码,因为这时和页面无关。上述仍旧以gbk编码为例。

l Web server接收到的是字节流,默认时(getParameter)会以iso8859-1编码处理之,结果是不正确的,所以需要进行处理。但如果预先设置了编码(通过request. setCharacterEncoding ()),则能够直接获取到正确的结果。

l 在页面中指定编码是个好习惯,否则可能失去控制,无法指定正确的编码。

3.4.2. 文件编译

假设文件是gbk编码保存的,而编译有两种编码选择:gbk或者iso8859-1,前者是中文windows的默认编码,后者是linux的默认编码,当然也可以在编译时指定编码。

Jsp *(gbk:d6d0 cec4) java file *(gbk:d6d0 cec4) compiler read uincode(gbk: 4e2d 6587; iso8859-1: 00d6 00d 000ce 00c4) compiler write utf(gbk: e4b8ad e69687; iso8859-1: *) compiled file unicode(gbk: 4e2d 6587; iso8859-1: 00d6 00d 000ce 00c4) class。所以用gbk编码保存,而用iso8859-1编译的结果是不正确的。

class unicode(4e2d 6587) system.out / jsp.out gbk(d6d0 cec4) os console / browser。

l 文件可以以多种编码方式保存,中文windows下,默认为ansi/gbk。

l 编译器读取文件时,需要得到文件的编码,如果未指定,则使用系统默认编码。一般class文件,是以系统默认编码保存的,所以编译不会出问题,但对于 jsp文件,如果在中文windows下编辑保存,而部署在英文linux下运行/编译,则会出现问题。所以需要在jsp文件中用 pageEncoding指定编码。

l Java编译的时候会转换成统一的unicode编码处理,最后保存的时候再转换为utf编码。

l 当系统输出字符的时候,会按指定编码输出,对于中文windows下,System.out将使用gbk编码,而对于response(浏览器),则使用 jsp文件头指定的contentType,或者可以直接为response指定编码。同时,会告诉browser网页的编码。如果未指定,则会使用 iso8859-1编码。对于中文,应该为browser指定输出字符串的编码。

l browser显示网页的时候,首先使用response中指定的编码(jsp文件头指定的contentType最终也反映在response上),如果未指定,则会使用网页中meta项指定中的contentType。

3.5. 几处设置

对于web应用程序,和编码有关的设置或者函数如下。

3.5.1. jsp编译

指定文件的存储编码,很明显,该设置应该置于文件的开头。例如:<%@page pageEncoding="GBK"%>。另外,对于一般class文件,可以在编译的时候指定编码。

3.5.2. jsp输出

指定文件输出到browser是使用的编码,该设置也应该置于文件的开头。例如:<%@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 GBK" %>。该设置和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GBK")等效。

3.5.3. meta设置

指定网页使用的编码,该设置对静态网页尤其有作用。因为静态网页无法采用jsp的设置,而且也无法执行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例如:

如果同时采用了jsp输出和meta设置两种编码指定方式,则jsp指定的优先。因为jsp指定的直接体现在response中。

需要注意的是,apache有一个设置可以给无编码指定的网页指定编码,该指定等同于jsp的编码指定方式,所以会覆盖静态网页中的meta指定。所以有人建议关闭该设置。

3.5.4. form设置

当浏览器提交表单的时候,可以指定相应的编码。例如:
。一般不必不使用该设置,浏览器会直接使用网页的编码。

4. 系统软件

下面讨论几个相关的系统软件。

4.1. mysql数据库

很明显,要支持多语言,应该将数据库的编码设置成utf或者unicode,而utf更适合与存储。但是,如果中文数据中包含的英文字母很少,其实unicode更为适合。

数据库的编码可以通过mysql的配置文件设置,例如default-character-set=utf8。还可以在数据库链接URL中设置,例如: 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注意这两者应该保持一致,在新的sql版本里,在数据库链接 URL里可以不进行设置,但也不能是错误的设置。

4.2. apache

appache和编码有关的配置在httpd.conf中,例如AddDefaultCharset UTF-8。如前所述,该功能会将所有静态页面的编码设置为UTF-8,最好关闭该功能。

另外,apache还有单独的模块来处理网页响应头,其中也可能对编码进行设置。

4.3. linux默认编码

这里所说的linux默认编码,是指运行时的环境变量。两个重要的环境变量是LC_ALL和LANG,默认编码会影响到java URLEncode的行为,下面有描述。

建议都设置为"zh_CN.UTF-8"。

4.4. 其它

为了支持中文文件名,linux在加载磁盘时应该指定字符集,例如:mount /dev/hda5 /mnt/hda5/ -t ntfs -o iocharset=gb2312。

另外,如前所述,使用GET方法提交的信息不支持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但可以通过tomcat的配置文件指定字符集,在tomcat的 server.xml文件中,形如:。这种方法将统一设置所有请求,而不能针对具体页面进行设置,也不一定和browser使用的编码相同,所以有时候并不是所期望的。

5. URL地址

URL地址中含有中文字符是很麻烦的,前面描述过使用GET方法提交表单的情况,使用GET方法时,参数就是包含在URL中。

5.1. URL编码

对于URL中的一些特殊字符,浏览器会自动进行编码。这些字符除了"/?&"等外,还包括unicode字符,比如汉子。这时的编码比较特殊。

IE有一个选项"总是使用UTF- 8发送URL",当该选项有效时,IE将会对特殊字符进行UTF-8编码,同时进行URL编码。如果改选项无效,则使用默认编码"GBK",并且不进行 URL编码。但是,对于URL后面的参数,则总是不进行编码,相当于UTF-8选项无效。比如"中文.html?a=中文",当UTF-8选项有效时,将发送链接"%e4%b8%ad%e6%96%87.html?a=/x4e/x2d/x65/x87";而UTF-8选项无效时,将发送链接"/x4e/x2d/x65/x87.html?a=/x4e/x2d/x65/x87"。注意后者前面的"中文"两个字只有4个字节,而前者却有18个字节,这主要时URL编码的原因。

当web server(tomcat)接收到该链接时,将会进行URL解码,即去掉"%",同时按照ISO8859-1编码(上面已经描述,可以使用URLEncoding来设置成其它编码)识别。上述例子的结果分别是"/ue4/ub8/uad/ue6/u96/u87.html?a=/u4e/u2d/u65/u87"和"/u4e/u2d/u65/u87.html?a=/u4e/u2d/u65/u87",注意前者前面的"中文"两个字恢复成了6个字符。这里用"/u",表示是unicode。

所以,由于客户端设置的不同,相同的链接,在服务器上得到了不同结果。这个问题不少人都遇到,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所以有的网站会建议用户尝试关闭UTF-8选项。不过,下面会描述一个更好的处理办法。

5.2. rewrite

熟悉的人都知道,apache有一个功能强大的rewrite模块,这里不描述其功能。需要说明的是该模块会自动将URL解码(去除%),即完成上述web server(tomcat)的部分功能。有相关文档介绍说可以使用[NE]参数来关闭该功能,但我试验并未成功,可能是因为版本(我使用的是 apache 2.0.54)问题。另外,当参数中含有"?& "等符号的时候,该功能将导致系统得不到正常结果。

rewrite本身似乎完全是采用字节处理的方式,而不考虑字符串的编码,所以不会带来编码问题。

5.3. URLEncode.encode()

这是Java本身提供对的URL编码函数,完成的工作和上述UTF-8选项有效时浏览器所做的工作相似。值得说明的是,java已经不赞成不指定编码来使用该方法(deprecated)。应该在使用的时候增加编码指定。

当不指定编码的时候,该方法使用系统默认编码,这会导致软件运行结果得不确定。比如对于"中文",当系统默认编码为"gb2312"时,结果是"%4e%2d%65%87",而默认编码为"UTF-8",结果却是"%e4%b8%ad%e6%96%87",后续程序将难以处理。另外,这儿说的系统默认编码是由运行tomcat时的环境变量LC_ALL和LANG等决定的,曾经出现过tomcat重启后就出现乱码的问题,最后才郁闷的发现是因为修改修改了这两个环境变量。

建议统一指定为"UTF-8"编码,可能需要修改相应的程序。

5.4. 一个解决方案

上面说起过,因为浏览器设置的不同,对于同一个链接,web server收到的是不同内容,而软件系统有无法知道这中间的区别,所以这一协议目前还存在缺陷。

针对具体问题,不应该侥幸认为所有客户的IE设置都是UTF-8有效的,也不应该粗暴的建议用户修改IE设置,要知道,用户不可能去记住每一个web server的设置。所以,接下来的解决办法就只能是让自己的程序多一点智能:根据内容来分析编码是否UTF-8。

比较幸运的是UTF-8编码相当有规律,所以可以通过分析传输过来的链接内容,来判断是否是正确的UTF-8字符,如果是,则以UTF-8处理之,如果不是,则使用客户默认编码(比如"GBK"),下面是一个判断是否UTF-8的例子,如果你了解相应规律,就容易理解。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ValidUtf8(byte[] b,int aMaxCount){

int lLen=b.length,lCharCount=0;

for(int i=0;i
byte lByte=b[i++];//to fast operation, ++ now, ready for the following for(;;)

if(lByte>=0) continue;//>=0 is normal ascii

if(lByte<(byte)0xc0 || lByte>(byte)0xfd) return false;

int lCount=lByte>(byte)0xfc?5:lByte>(byte)0xf8?4

:lByte>(byte)0xf0?3:lByte>(byte)0xe0?2:1;

if(i+lCount>lLen) return false;

for(int j=0;j=(byte)0xc0)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相应地,一个使用上述方法的例子如下: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UrlParam(String aStr,String aDefaultCharset)

throws 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

if(aStr==null) return null;

byte[] lBytes=aStr.getBytes("ISO-8859-1");

return new String(lBytes,StringUtil.isValidUtf8(lBytes)?"utf8":aDefaultCharset);

}

不过,该方法也存在缺陷,如下两方面:

l 没有包括对用户默认编码的识别,这可以根据请求信息的语言来判断,但不一定正确,因为我们有时候也会输入一些韩文,或者其他文字。

l 可能会错误判断UTF-8字符,一个例子是"学习"两个字,其GBK编码是" /xd1/xa7/xcf/xb0",如果使用上述isValidUtf8方法判断,将返回true。可以考虑使用更严格的判断方法,不过估计效果不大。

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google也遇到了上述问题,而且也采用了和上述相似的处理方法,比如,如果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www.google.com/search?hl=zh-CN&newwindow=1&q=学习",google将无法正确识别,而其他汉字一般能够正常识别。

最后,应该补充说明一下,如果不使用rewrite规则,或者通过表单提交数据,其实并不一定会遇到上述问题,因为这时可以在提交数据时指定希望的编码。另外,中文文件名确实会带来问题,应该谨慎使用。

6. 其它

下面描述一些和编码有关的其他问题。

6.1. SecureCRT

除了浏览器和控制台与编码有关外,一些客户端也很有关系。比如在使用SecureCRT连接linux时,应该让SecureCRT的显示编码(不同的session,可以有不同的编码设置)和linux的编码环境变量保持一致。否则看到的一些帮助信息,就可能是乱码。

另外,mysql有自己的编码设置,也应该保持和SecureCRT的显示编码一致。否则通过SecureCRT执行sql语句的时候,可能无法处理中文字符,查询结果也会出现乱码。

对于Utf-8文件,很多编辑器(比如记事本)会在文件开头增加三个不可见的标志字节,如果作为mysql的输入文件,则必须要去掉这三个字符。(用linux的vi保存可以去掉这三个字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中文windows下,创建一个新txt文件,用记事本打开,输入"连通"两个字,保存,再打开,你会发现两个字没了,只留下一个小黑点。

6.2. 过滤器

如果需要统一设置编码,则通过 filter进行设置是个不错的选择。在filter class中,可以统一为需要的请求或者回应设置编码。参加上述setCharacterEncoding()。这个类apache已经给出了可以直接使用的例子SetCharacterEncodingFilter。

6.3. POST和GET

很明显,以POST提交信息时,URL有更好的可读性,而且可以方便的使用setCharacterEncoding()来处理字符集问题。但GET方法形成的URL能够更容易表达网页的实际内容,也能够用于收藏。

从统一的角度考虑问题,建议采用 GET方法,这要求在程序中获得参数是进行特殊处理,而无法使用setCharacterEncoding()的便利,如果不考虑rewrite,就不存在IE的UTF-8问题,可以考虑通过设置URIEncoding来方便获取URL中的参数。

6.4. 简繁体编码转换

GBK同时包含简体和繁体编码,也就是说同一个字,由于编码不同,在GBK编码下属于两个字。有时候,为了正确取得完整的结果,应该将繁体和简体进行统一。可以考虑将UTF、GBK中的所有繁体字,转换为相应的简体字,BIG5编码的数据,也应该转化成相应的简体字。当然,仍旧以UTF编码存储。

例如,对于"语言 語言",用UTF表示为"/xE8/xAF/xAD/xE8/xA8/x80 /xE8/xAA/x9E/xE8/xA8/x80",进行简繁体编码转换后应该是两个相同的 "/xE8/xAF/xAD/xE8/xA8/x80>"。
类别:默认分类 | 评论(0) | 浏览(10 )
 
转:tomcat5_5 jndi各种配置方式分析总结(mysql)
2008-05-30 11:26
准备工作:
安装tomcat5.5(注意这点)
安装mysql
拷贝mysql驱动到tomcat_home/common/lib下
新建一个web工程
在工程中加入index.jsp


<% @page import = " java.util.*,javax.naming.*,java.sql.*,javax.sql.* " %>
<% @page contentType = " text/html;charset=BIG5 " %>
<%     
     Context ctx
= new InitialContext();      
     String strLookup
= " java:comp/env/jdbc/test " ;
     DataSource ds
= (DataSource) ctx.lookup(strLookup);
     Connection con
= ds.getConnection();
    
if (con != null ) {
         out.print(
"success");
     }
else {
         out.print(
"failure");
     }
       
%>

web.xml中加入

< resource - ref >
    
< res - ref - name > jdbc / test res - ref - name >
    
< res - type > javax.sql.DataSource res - type >
    
< res - auth > Container res - auth >
    
< res - sharing - scope > Shareable res - sharing - scope >
resource - ref >

配置tomcat
这一步的目的就是告诉tomcat如何连接数据库
可以分为两种大的类型,每种类型又有很多种配置方式
配置类型一;
(直接配置的类型,这种方式最简单)

方法一:
直接在tomcat_home/conf/localhost/下建立一个xml文件,文件名是.xml
例如我的工程名叫jndi,对应的名字叫jdni.xml
内容如下:

< Context >
< Resource
           name
= " jdbc/test "
           type
= " javax.sql.DataSource "
           password
= " bb "
           driverClassName
= " com.mysql.jdbc.Driver "
           maxIdle
= " 2 "
           maxWait
= " 50 "
           username
= " root "
           url
= " 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 "
           maxActive
= " 4 " />
Context >

方法二:
只需在tomcat_home/webapps/myapps/META-INF/context.xml中增加:
< context >
< Resource
           name
= " jdbc/test "
           type
= " javax.sql.DataSource "
           password
= " bb "
           driverClassName
= " com.mysql.jdbc.Driver "
           maxIdle
= " 2 "
           maxWait
= " 50 "
           username
= " root "
           url
= " 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 "
           maxActive
= " 4 " />
context >


说明:这种配置需要告诉tomcat resource的内容,resource应用于什么地方
第一种方法通过文件名知道了app的name
第二种方式本身就在app内部,所以name肯定知道
两种方式都要放在context中

配置类型二:
(配置全局resource,然后通过resourcelink来映射)

步骤一:配置全局resource(这一步对于所有的配置都是一样的)
打开tomcat_home/conf/server.xml加入

< Resource
           name
= " jdbc/test "
           type
= " javax.sql.DataSource "
           password
= " bb "
           driverClassName
= " com.mysql.jdbc.Driver "
           maxIdle
= " 2 "
           maxWait
= " 50 "
           username
= " root "
           url
= " 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 "
           maxActive
= " 4 " />


步骤二:映射
(映射可以配置在多个地方,也就有多个配置方法:)

方法一:(对比类型一的配置理解)
直接在tomcat_home/conf/localhost/下建立一个xml文件,文件名是.xml
例如我的工程名叫jndi,对应的名字叫jdni.xml加入如下内容

< Context >
< ResourceLink global = " jdbc/test " name = " jdbc/test " type = " javax.sql.DataSource " />
Context >

方法二:(对比类型一的配置理解)
在tomcat_home/webapps/myapps/META-INF/context.xml的Context中增加:


< context >
< ResourceLink global = " jdbc/test " name = " jdbc/test " type = " javax.sql.DataSource " />
context >


方法三:(上边两种方法都是把全局的resource 映射给jndi这个web应用,第三种方法就是把这个
全局的resource直接公开给所有的应用)
在tomcat_home/conf/context.xml的之间加入


运行测试:
打开ie,输入http://localhost:8080/jndi/index.jsp
看到success

常见错误:
1,Name jdbc is not bound in this Context
2,Cannot create JDBC driver of class '' for connect URL 'null' conf localhost
原因:
大多数是因为配置了全局的resource,但没有link造成的。
解决:
加入link就行了,link的方式见类型二的三种方法。

分析:
看到上边这么多方法,是否感觉眼花缭乱,其实不要死记配置,按照原理分析一下就好了。
你需要的是告诉tomcat哪个应用如何连接数据库。

类型一的方式对应一个应用单独使用这个配置的情况
就是直接告诉tomcat"应用名" "连接数据库需要的参数"

类型二的方式对应多个应用共享一个配置的情况
这样先配置server.xml告诉tomcat全局范围的"连接数据库需要的参数"
然后映射,映射的时候
1,如果不知道"app name(应用名)"就只需要通过文件名来传递这个信息
2,如果"app name"都知道就只需要加入映射的内容
3,如果要配置成全局公用的,就不需要"app name",本身放在tomcat的context.xml中

最后再次提醒一下:所有的配置必须放在之间

类别:Jndi | 评论(0) | 浏览(5 )
 
转:JNDI配置原理详解
2008-05-30 10:23
最近写书,写到JNDI,到处查资料,发现所有的中文资料都对JNDI解释一通,配置代码也是copy的,调了半天也没调通,最后到SUN的网站参考了一下他的JNDI tutorial,终于基本上彻底明白了
和多数java服务一样,SUN对JNDI也只提供接口,使用JNDI只需要用到JNDI接口而不必关心具体实现:
private static Object jndiLookup() throws Exception {
InitialContext ctx = new InitialContext();
return ctx.lookup("java:comp/env/systemStartTime");
}

上述代码在J2EE服务器环境下工作得很好,但是在main()中就会报一个NoInitialContextException,许多文章会说你创建InitialContext的时候还要传一个Hashtable或者Properties,像这样:
Hashtable env = new Hashtable();
env.put(Context.INITIAL_CONTEXT_FACTORY, "weblogic.jndi.WLInitialContextFactory");
env.put(Context.PROVIDER_URL,"t3://localhost:7001");
InitialContext ctx = new InitialContext(env);

这个在WebLogic环境下是对的,但是换到JBoss呢?再用JBoss的例子?
其实之所以有NoInitialContextException是因为无法从System.properties中获得必要的JNDI参数,在服务器环境下,服务器启动时就把这些参数放到System.properties中了,于是直接new InitialContext()就搞定了,不要搞env那么麻烦,搞了env你的代码还无法移植,弄不好管理员设置服务器用的不是标准端口还照样抛异常。
但是在单机环境下,可没有JNDI服务在运行,那就手动启动一个JNDI服务。我在JDK 5的rt.jar中一共找到了4种SUN自带的JNDI实现:
LDAP,CORBA,RMI,DNS。
这4种JNDI要正常运行还需要底层的相应服务。一般我们没有LDAP或CORBA服务器,也就无法启动这两种JNDI服务,DNS用于查域名的,以后再研究,唯一可以在main()中启动的就是基于RMI的JNDI服务。
现在我们就在main()中启动基于RMI的JNDI服务并且绑一个Date对象到JNDI上:
LocateRegistry.createRegistry(1099);
System.setProperty(Context.INITIAL_CONTEXT_FACTORY, "com.sun.jndi.rmi.registry.RegistryContextFactory");
System.setProperty(Context.PROVIDER_URL, "rmi://localhost:1099");
InitialContext ctx = new InitialContext();
class RemoteDate extends Date implements Remote {};
ctx.bind("java:comp/env/systemStartTime", new RemoteDate());
ctx.close();

注意,我直接把JNDI的相关参数放入了System.properties中,这样,后面的代码如果要查JNDI,直接new InitialContext()就可以了,否则,你又得写Hashtable env = ...
在RMI中绑JNDI的限制是,绑定的对象必须是Remote类型,所以就自己扩展一个。
其实JNDI还有两个Context.SECURITY_PRINCIPAL和Context.SECURITY_CREDENTIAL,如果访问JNDI需要用户名和口令,这两个也要提供,不过一般用不上。
在后面的代码中查询就简单了:
InitialContext ctx = new InitialContext();
Date startTime = (Date) ctx.lookup("java:comp/env/systemStartTime");

在SUN的JNDI tutorial中的例子用的com.sun.jndi.fscontext.RefFSContextFactory类,但是我死活在JDK 5中没有找到这个类,也就是NoClassDefFoundError,他也不说用的哪个扩展包,我也懒得找了。
类别:Jndi | 评论(0) | 浏览(8 )
 
在Tomcat里配置JNDI
2008-05-30 10:14

一、先在自己应用程序WEB-INF目录下的web.xml添加以下语句:

    引用资源说明
    引用资源的JNDI名
    引用资源的类名
    管理者(Container)

      然后在tomcat目录/conf/server.xml文件里相应的元素:

driverClassName="com.pointbase.jdbc.jdbcUniversalDriver(自己的jdbc驱动)"
url="jdbc:pointbase:server://localhost/acme(数据库连接url)"
username="root(用户名)" password="root(密码)" maxActive="20(连接池dbcp的相关配置)" maxIdle="10" maxWait="10000"/>
     注意,把驱动拷到common/lib下,我用的是oracle,拷过去的jar包是ojdbc.jar

二、例子:以下是假设的项目ACMEWeb:
     在相应程序的web.xml里添加

     .....
    
       jdbc/AcmeDB
       javax.sql.DataSource
       Container
    


     然后再server.xml里修改:
  
         

类别:Jndi | 评论(0) | 浏览(27 )
 
概念JNDI
2008-05-23 14:16

JNDI术语

英文全称是:Java Naming and Directory Interface

术语解释:JNDI(Java命名和目录接口)是一组在Java应用中访问命名和目录服务的API。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查找和访问各种命名和目录服务的通用、统一的接口。

1.命名服务绑定的概念将对象和名称联系起来,可以通过名称访问对象。

2.目录服务是一种扩展的命名服务,目录服务中的对象不但有名称,还有属性。

JDNI例子:

在一个文件系统中,文件名被绑定给文件。在DNS中,一个IP地址绑定一个URL。在目录服务中,一个对象名被绑定给一个对象实体。

命名系统中的对象可以是DNS记录中的名称、应用服务器中的EJB组件(Enterprise JavaBeans Component)、LDAP(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中的用户Profile。

目录服务中的对象有属性,在目录服务中可以根据属性搜索对象。

JNDI可访问的现有的目录及服务有:

DNS、LDAP(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 轻型目录访问协议)、 CORBA对象服务、文件系统、Windows XP/2000/NT/Me/9x的注册表、RMI、DSML v1&v2、NIS、XNam 、Novell目录服务。

JNDI构架

JNDI架构提供了一组标准的独立于命名系统的API,构建在与命名系统有关的驱动之上的。

JNDI提供了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服务提供者接口(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SPI)。

JNDI API包含以下5个包:

javax.naming:命名操作;

javax.naming.directory:目录操作;

javax.naming.event:在命名目录服务器中请求事件通知;

javax.naming.ldap:提供LDAP支持;

javax.naming.spi:提供了不同命名和目录服务可以挂接他们的实现的方法。

JNDI具体概念

上下文(context)是一套name-to-object的绑定(bindings),上下文提供了解析的操作,操作还包括,名称的绑定和取消绑定,列出绑定的名称。context还可已包括下一层subContext。

Javax.naming.InitialContext是实现了Context接口的类。在使用命名和目录服务时获得initial context是对整个名字空间操作的入口。

在目录服务中是DirContext.

创建InitialContext对象的一个例子:

Hashtable env = new Hashtable();

// select a service provider factory

env.put(Context.INITIAL_CONTEXT_FACTORY, "com.sun.jndi.fscontext.RefFSContext");

// create the initial context

Context contxt = new InitialContext(env);

INITIAL_CONTEXT_FACTORY指定了JNDI服务提供者中工厂类(factory class)的名称。Factory负责为其服务创建适当的InitialContext对象。

Name Service Provider Factory :

File System com.sun.jndi.fscontext.RefFSContextFactory

LDAP com.sun.jndi.ldap.LdapCtxFactory

RMI com.sun.jndi.rmi.registry.RegistryContextFactory

CORBA com.sun.jndi.cosnaming.CNCtxFactory

DNS com.sun.jndi.dns.DnsContextFactory

为了用名称从命名服务或目录中取得或解析对象,使用Context的lookup方法:Object obj=contxt.lookup(name)。Lookup方法返回一个对象,这个对象表示是上下文的儿子。

JNDI应用包含两方面:1.使用JNDI访问EJB。2.使用JNDI访问数据库。

JNDI与JDBC:

JNDI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方式,可以用在网络上查找和访问服务。通过指定一个资源名称,该名称对应于数据库或命名服务中的一个纪录,同时返回数据库连接建立所必须的信息。

代码示例:

try{

Context cntxt = new InitialContext();

DataSource ds = (DataSource) cntxt.lookup("jdbc/dpt");

}

catch(NamingException ne){

...

}

常用的JNDI操作:

void bind(String sName,Object object);――绑定:把名称同对象关联的过程

void rebind(String sName,Object object);――重新绑定:用来把对象同一个已经存在的名称重新绑定

void unbind(String sName);――释放:用来把对象从目录中释放出来

void lookup(String sName,Object object);――查找:返回目录总的一个对象

void rename(String sOldName,String sNewName);――重命名:用来修改对象名称绑定的名称

NamingEnumeration listBinding(String sName);――清单:返回绑定在特定上下文中对象的清单列表

NamingEnumeration list(String sName);--与listBindings(String sName)相似

代码示例:

//得到初始目录环境的一个引用

Context cntxt = new InitialContext();

//返回绑定在特定上下文中指定属性名对象的清单列表

NamingEnumeration namEnumList = ctxt.listBinding("cntxtName");

//循环列出所有名字、类和对象

while ( namEnumList.hasMore() ) {

    Binding bnd = (Binding) namEnumList.next();

    String sObjName = bnd.getName();

    String sClassName = bnd.getClassName();

    SomeObject objLocal = (SomeObject) bnd.getObject();

}

JNDI操作步骤

1.建立一个散列表(hashtable)。

2.给散列表添加信息。包含JNDI服务的属性,连接LDAP服务器的IP地址、端口等。

3.创建初始context对象。如果访问命名服务使用InitialContext,如果访问目录服务使用InitialDirContext。

4.用context对象执行操作(如添加新条目或者搜索条目)。

5.关闭context对象。

JNDI存储查询串行化的Java对象

c:/javatest/jndi/ldapDataBind.java

jndi用途:

1.列出属性

Attribute attr =directory.getAttributes(personName).get("email");

String email = (String)attr.get();

2.搜索对象

查找在wiz部门、名字叫Fox的员工

foxes = directory.search("o=Wiz,c= US ", "sn=Fox", controls);

3.查询对象

Printer printer = (Printer)namespace.lookup(printerName);

printer.print(document);

4。列出特定内容

NamingEnumeration list = namespace.list("o=Widget, c=US");

while (list.hasMore()) {

NameClassPair entry = (NameClassPair)list.next();

display(entry.getName(), entry.getClassName());

你可能感兴趣的:(技术,string,jsp,tomcat,java,数据库,jd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