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5考古学 - 草稿

选择:

1. 是获取实物资料和各类研究信息的基本手段。(A)

A、田野考古发掘 B、城市考古发掘

C、资料查询 D、网上搜集资料

2. 瑞典著名地质学家,1912年,先后主持发掘了辽宁锦溪县沙锅屯遗址和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B)

A、科林·伦福儒 B、安特生

C、夏兹 D、保罗·巴恩

3.调查资料主要包括 和 两大类(A)

A、遗存资料 记录资料

B、查询资料 遗存资料

C、遗迹资料 遗存资料

D、记录资料 查询资料

4.被称为“科学考古之父”(B)

A、威廉·霍姆斯 B、皮特-里佛斯

C、海因里希·谢丽曼 D、汤姆森

5.目前发掘区规划普遍采用的是(B)

A、区域分区法 B、十字坐标分区法

C、线状分区法 D、网格坐标分区法

6.首开金石学风气的是北宋仁宗是的史学家、经学家 (A)

A、刘敞 B、黄庭坚 C、赵明诚 D、陈介祺

7.现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是(A)

A、《考古图》 B、《集古录》

C、《金石录》 D、《西清古鉴》

8.数字高里模型的缩写(C)

A、DOM B、DLG C、DEM D、DRG

9.

判断:

1.1846年,汤姆森出版了《斯堪的纳威亚古物指南》,详细阐述了他的划分方案。(×)

2.遗迹是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的遗存。(√)

or遗址是指遗物和遗迹连续分布空间范围。(√)

3.

4.绝对年代是(用来表示实物遗存或考古学文化存续的)具体时间,通常以年为单位,并有具体的年代数值。绝对年代的表示方式,中国古代习惯用帝王纪年、干支纪年、年号纪年和大事纪年等。现代以来,公元纪年成为全球通用的纪年方式。

绝对年代作为具体的年代数值,对其准确性的追求始终是考古学的重要任务。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相对年代的缺陷和不足。绝对年代数据的积累,可以使考古学年代研究趋于完善。但是绝对年代并不能完全取代相对年代。大部分绝对年代数据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获得的。它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考古遗存本身在形成过程中会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在取样过程、样品存储、测试过程中也会有方法和技术上的缺陷。因此绝对年代几乎无法做到绝对精确。而且,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是一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时间意义上看,既离不开绝对年代形成的“时间点”,也离不开相对年代形成的“时间网”。

因此,从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的内涵和意义来看,两者在年代学的构建上具有互补性,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名解:

1.什么是考古学?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现代考古学基本上是实地研究与实地发掘地上与地下材料的学科,是一种特殊的历史学。
2.金石学
金石学,它是在没有科学发掘的情况下,以零星出土的古代铜器和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偏重于著录和考订文字资料,以证经补史的一门学问。首开金石学风气的是北宋仁宗时的史学家、经学家刘敞。

3.田野考古学

作为考古学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获取和记录(这些埋藏在地下和散布于地上的)各种实物资料,并使用(不同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检测和分析,进而形成(自成体系的野外调查、勘探、发掘和室内整理、分析、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4.考古类型学

考古类型学就是通过分门别类地对遗迹和遗物形态进行排比,找出它们之间的的纵向演变和横向联系,以探求其逻辑发展序列和相互关系的方法。考古类型学又称为标型学、器物形态学,它是考古学的基本方法之一。

5.考古遗存

考古遗存是泛指考古学研究中所涉及的各类物质现象。其中,既有人工遗存,也有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遗存;既包括各类遗迹和遗物,也包括各种遗迹遗物集合式分布的遗址等。

6.

7.考古学文化

指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且具有共同的特征的一群遗存

8.汤姆逊三期说

1819年,被任命为丹麦国家博物馆首席馆长的汤姆森(在对博物馆杂乱无章的藏品编排顺序时,)依据工具和武器的材料划为依次承继的石器、青铜器和铁器三个时代,并按此标准将馆藏古物分为三组进行陈列。这就是著名的“三期说”。

简答:

1.中国考古学初步发展的主要特点

2.考古遗存特征分析

3.考古意义作用

1、中国考古学初步发展阶段、主要发展特征:书62

1931-1949年为中国考古的初步发展时期。

史语所考古组主持的殷墟发掘和研究,从整体上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和走向。

建立了中国考古学特别是以田野考古为代表的基本知识体系探索并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

是造就和培育了一支中国早期的考古学者的队伍,为后来考古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考古遗存特征分析(考古遗存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物质性特征。即实物遗存的属性或存在形式明显具有物质性特征,具体而有形。

广泛性特征。实物遗存在涉及内容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广泛性特征。

破碎性特征。实物遗存的破碎性特征也是非常突出的。所谓破碎性,是针对实物遗存的整体性和完整性而言的,并非是指具体某一遗物或遗迹的形态结构。

复杂性特征。实物遗存在形成过程和原因方面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特征。

偶然性特征:实物遗存在田野考古发现中往往具有非常明显的偶然性特征。就田野考古而言,每一次发现所获得的信息可能都是非常有限的,而信息量较为丰富的考古发现,往往具有明显的偶然性。

3、考古学的意义和作用

(1)考古学是基本的信息来源。人类起源和发展、农业起源和发展,小到不同聚落的不同人群的生活细节,全部要依靠考古学来获取资料和信息并加以阐释。

(2)研究国家的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发展,主要依靠考古学。

(3)对于历史时期的人类社会和历史研究,全面地了解和研究历史时期的社会和历史,考古学也能够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

(4)考古学可以在一系列关乎人类生存的研究领域发挥独特的关键性作用。

考古遗存命名:在考古学文化的具体命名方法上,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是以首次发现某种考古学文化的典型遗址的小地名来命名(国际通行);第二种是以典型文化特征来命名;第三种是以时代、朝代或国家、古族的名称来命名。

石料分析是判定原料产地、制作技术和生产策略的重要信息源

文化层:指(古代遗址中,由于古代人类活动而留下来的痕迹、遗物和有机物所形成)的堆积层。每一层代表一定的时期。考古工作即是从地层上正确划出上下文化层的叠压关系

文化丛:文化丛亦称"文化特质丛"。指由于功能上的接近、联系而形成的文化联结体。一般以某一文化特质为中心,在功能上与其他特质发生联系。在文化交互错杂的情况下,它是可以传播的,但仅限于整个文化的某一特点。可分为简文化丛和复文化丛。复文化丛包括许多简文化丛,许多复文化丛的集合, 成为一个社会的文化整体。西方大多数文化人类学家把文化丛视为文化成分的更高一层的组织。

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

文化丛是指许多文化质点按一定方式形成的聚合。通常是以某种文化质点为中心,在功能上与其他文化质点发生一系列的连带关系,或构成一连串的活动方式

1、人工遗物:就是指经过人类活动创造或改良的可移动物品。或是人类根据需要对自然物进行形状上的改变与塑造,如玉石器,骨角器等;或是人类运用知识和技能,发明创造出新物品,如陶器,青铜器等。

2、绝对年代:是指用来表示实物遗存或考古学文化存续的具体时间,通常以年为单位,并有具体的年代数值,绝对年代的计数通常有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单位的太阳年和以原子周期性释放为单位的放射性纪年等方式,至今通用的是太阳年。

3、安特生:安特生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拉开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掘的大幕,他被称为“仰韶文化之父”,他改变了中国近代考古的面貌,他曾被中国评价为“了不起的学者”,也被骂作“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帮凶”,但最终还是回归为一个成就卓著的“学者”。在1923-1924年奔赴甘青地区进行一系列考古挖掘,发现了马家窑、半山等一大批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古代遗存,重视中国史前史的研究,做出突出贡献,虽然在方法论和考古资料有一定局限性,出现错误,但他也对错误进行一定程度修正,是中国现代考古的开创者。

4、考古地层学:考古地层学是一种通过判定遗址中诸堆积形成的先后过程或次序来研究遗存之间相对年代早晚关系的方法。根据土质、土色区分不同堆积,并根据叠压、打破及平行关系确定不同堆积形成的先后次序,又反过来在观察、分析各种文化层形成的基础之上以关理论来指导发掘工作,同时对各层次的遗迹进行处理。考古地层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在于尽可能准确地将性质、时间不同的文化堆积层次区别开来,从而确定它们的相对年代,也就是其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三、简答题

1、简析考古学的作用以及它的局限性

答案:(1)考古学是基本的信息来源,能够认识并科学的阐释人类自身的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人类早期社会的发展历史。

(2)能够研究国家的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发展。

(3)对于历史时期的人类社会和历史研究,考古学也能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

(4)考古学可以在一系列关乎人类生存的研究领域发挥独特性的关键作用。

局限性:(1)考古学获取的资料只是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资料中的极少一部分,人们在解释和应用中可能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2)考古资料的实物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往往都是隐性的,在人为的解释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偏差和错误。

2、简析文化因素分析方法的基本内容、条件和作用;

答案:基本内容:首先,分析对象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这一单位可以是一个遗址、一个遗迹,也可以是一个文化类型、一个文化期或者一支考古学文化。

其次,分析单位文化因素的构成。从来源和性质方面考虑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自身文化因素,另一类是外来文化因素。

再次,文化因素分析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采用定量分析方法。

最后,文化因素分析应与文化分期结合起来。在进行文化因素分析时,应该从文化发展的动态上加以把握,与考古遗存分期结合起来。

条件:(1)拟分析单位的资料应相对比较丰富,并且对这些资料及其所属的文化、类型的文化内涵和特征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2)对周围地区同时期文化应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3)对周围地区同期文化的前身文化以及周围地区同期文化的外围地区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作用:(1)确定考古遗存的文化性质。(2)梳理考古学文化的源流。(3)划分地方类型和探讨文化的中心区问题。(4)探讨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传播、融合和人口迁徙。(5)探讨考古学文化在各大区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水下考古和航空遥感考古工作及其特点。

答案:水下考古:水下考古是田野考古在水域的延伸,是考运用考古学方法对人类遗留在水下的古代遗存进行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的工作。其研究对象是江、河、湖、海等一切水域中埋藏的古代文化遗存,其中水域面积最广阔的海底遗存是研究重点。

特点:依赖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受水下环境的影响大。

航空遥感考古:航空遥感考古又称遥感考古,是从飞机、升空气球、卫星等平台上,运用摄影机、扫描仪、雷达等设备,获取地下电磁波数据或图像资料,来判定遗址的位置、形状、分布和深度等信息。

特点:对考古遗存的无损探测、覆盖面广、光谱范围大、穿透能力强、分辨率高。

论述题

1、论述考古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

答案:考古学是一门涉及面极广的科学,与其他许多学科都有关系,必须得到这些学科的支持和协助,才能完成各项研究任务。考古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是起着相互支持的作用的。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等,都是分别就遗迹和遗物所提供的有关各该学科的资料,进行研究和解释。美术史学和建筑史学主要是研究发掘出来的美术品和各种建筑物遗存,就其样式、风格、年代、建筑技术以及保存方面的问题,作出判断和说明。历史学除了为发掘出来的种种遗迹和遗物提供文献上的解释并帮助判断它们的年代以外,还广泛地就古代的政治组织、社会结构、经济制度以及涉及精神文化方面的各种问题提供文献上的资料,作出详细的说明,以补考古学在这些方面的欠缺和不足。

而考古学以发掘的实物资料来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进行补充支持,双方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共同继承和发展人类的文化遗产。

2、试述三期说的背景和意义

答:1819年,被任命为丹麦国家博物馆首席馆长的汤姆森(在对博物馆杂乱无章的藏品编排顺序时,依据工具和武器的材料划分为依次承继的石器、青铜器和铁器三个时代,并按此标准将馆藏古物分为三组进行陈列。这就是著名的“三期说”。

古史家一般将汤姆森对石器、铜器与铁器三时代的划分作为考古学形成的标志性事件,“三期说”也被称为是“史前学的基础”、“现代考古学的柱石。“三期说”更容易看作是考古学作为独立学科的标志,因为它成就了以实物为内核的新的历史观。

“三期说”的影响自不必说,但中国考古学对其的理解更多是着眼于确立相对年代关系及类型学方法论或吸收民族学成果的角度,实际上,“三期说”的革命性意义在于对历史学传统桎梏的强力突破,它指出了历史的另一种叙述方式。史前考古学必须确立有别于传统历史学的述史语言体系,这也是“三期说”思想的基本功业。

1、 田野考古发掘    是获取实物资料和各类研究信息的基本手段。

2、  安特生          瑞典著名地质学家,1912年,先后主持发掘了辽宁锦溪县沙锅屯遗址和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其中    仰韶文化    的发现和确立,被多数学者视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端。

3、考古调查主要包括    普通调查        、重点调查两种工作方式。

4、反映钻探过程和结果的钻探记录,主要有文字、表格      、图纸三种记录资料。

5、现存最早的金石学家著作是北宋哲宗元祐七年      吕大临      撰写的《考古图》

6、    考古类型学        又称为标型学、器物形态学,它是考古学的基本方法之一。

7、夏鼐认为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包括     

    、遗物  和 遗迹      两大类。

8、      普查      是指对一个地区所有古代遗存进行的普遍调查,同时又是不分时代,不分性质的全面调查。

9、考古勘探中,常规勘探形式的探孔布置主要有普探和重点钻探。其中,普探的两种主要形式是    梅花式        布孔、          井字形或十字形      布孔。

10、首开金石学风气的是北宋仁宗时的史学家    刘敞        。

11、20世纪40年代,美国考古学者戈登.威利首先创用      区域系统调查法          。

12、调查资料主要包括    遗存资料        和    记录资料        两大类。

一、填空

1、田野考古发掘  2、安特生  仰韶文化  3、普通调查  4、表格  5、吕大临

6、考古类型学  7、遗物  遗迹  8、普查  9、梅花式 

10、刘敞  11、区域系统调查法  12、遗存资料  记录资料

论述:

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摘要 近代田野考古学在20世纪初由国外传入,与中国传统的金石学相结合,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中国考古学的框架。二战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考古学理论方法的进步,一些新的科学技术逐步引入到考古学之中,如碳14的测年等。考古学逐渐成为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与许许多多的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考古学的分类来看,它所涉及时空范围是很广的,从史前时代到明末清初、从水下到陆地到天空,这必然与众多的学科存在密切的联系,并且相互支撑,共同发展。下面介绍几个与考古学最为密切的学科,使人们更加了解考古学,使其不再神秘。与第四纪地质学的关系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第四纪重要地质事件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的科学。第四纪属于新生代,包括了更新世和全新世两个阶段。第四纪是地史上很短的一个纪,至今尚未终止。第四纪地质学与考古学,尤其是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关系十分密切。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成果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必不可少的依据之一⑴。根据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可以确知,早期人类生存的更新世是地球上气候剧烈变化的时代。北半球中、低、高纬度地区的高山,在更新世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冰川活动。冰川的进退,形成了寒冷的冰期和温暖的间冰期,或雨期和间雨期,两者的多次交替导致海平面的大幅度升降、气候带的转移和动植物的迁徙、绝灭等一系列的事件,这些都对早起人类体质进化、古文化的发展及居住范围的变化产生过极大的影响。人类本身是地质历史的产物,早起人类的遗迹通常作为地质现象埋藏在地层中,早期人类的生存对于自然环境的依附性很大,因此早期人类的遗迹在地层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这表明,第四纪考古学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与体质人类学的关系 体质人类学是将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种,研究其体质形态、身体结构及其生物学的变异和进化,以阐述人类的起源、人种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不论是史前考古学,还是历史考古学,都要依靠体质人类学。从骨骼判断死者的年龄和性别,经过鉴定性别、年龄的墓葬的人骨材料,可以探讨当时的丧葬习俗、婚姻制度和社会组织形态⑵。将随葬品和死者的性别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当时的两性劳动分工。大规模墓区的人骨的性别年龄的调查,能够获得两性年龄分配与平均寿命等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有助于了解古代居民的生活状况和人口组成情况。分析古代居民的人种类型,可以为探索族源提供线索。研究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的人骨资料,可以了解古代居民的体质演变及其分布规律。而同一遗址中发现多种体质类型的人骨,则可以了解当时有关居民的迁徙和征战等问题。古代居民的人骨,有时有人为的形成的畸形,如头骨人工变形和拔牙等。这些人骨资料有助于了解古代的风俗和宗教活动。研究人骨人工畸形的种类、出现频率和分布范围,可以探索古代文化交流和民族迁徙的历史。从骨骼上考察病理,则可能追踪某些现代疾病的起源和发展。 旧石器时代,人类体质形态的演化和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确定人类体质发展阶段是划分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阶段的依据之一。种族人类学的研究,对古代居民,特别是历史时期人种的复原有重要的意义。确定人种成分,有助于了解不同种族互相毗连地区的古文化渊源和相互关系。用头骨来复原不同古代民族的典型相貌,对考古学的历史复原和种族人类学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意义。 三、与考古动物学的关系考古动物学,是一门对古代遗址中出土的动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摘要 近代田野考古学在20世纪初由国外传入,与中国传统的金石学相结合,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中国考古学的框架。二战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考古学理论方法的进步,一些新的科学技术逐步引入到考古学之中,如碳14的测年等。考古学逐渐成为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与许许多多的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考古学的分类来看,它所涉及时空范围是很广的,从史前时代到明末清初、从水下到陆地到天空,这必然与众多的学科存在密切的联系,并且相互支撑,共同发展。下面介绍几个与考古学最为密切的学科,使人们更加了解考古学,使其不再神秘。与第四纪地质学的关系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第四纪重要地质事件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的科学。第四纪属于新生代,包括了更新世和全新世两个阶段。第四纪是地史上很短的一个纪,至今尚未终止。第四纪地质学与考古学,尤其是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关系十分密切。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成果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必不可少的依据之一⑴。根据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可以确知,早期人类生存的更新世是地球上气候剧烈变化的时代。北半球中、低、高纬度地区的高山,在更新世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冰川活动。冰川的进退,形成了寒冷的冰期和温暖的间冰期,或雨期和间雨期,两者的多次交替导致海平面的大幅度升降、气候带的转移和动植物的迁徙、绝灭等一系列的事件,这些都对早起人类体质进化、古文化的发展及居住范围的变化产生过极大的影响。人类本身是地质历史的产物,早起人类的遗迹通常作为地质现象埋藏在地层中,早期人类的生存对于自然环境的依附性很大,因此早期人类的遗迹在地层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这表明,第四纪考古学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与体质人类学的关系 体质人类学是将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种,研究其体质形态、身体结构及其生物学的变异和进化,以阐述人类的起源、人种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不论是史前考古学,还是历史考古学,都要依靠体质人类学。从骨骼判断死者的年龄和性别,经过鉴定性别、年龄的墓葬的人骨材料,可以探讨当时的丧葬习俗、婚姻制度和社会组织形态⑵。将随葬品和死者的性别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当时的两性劳动分工。大规模墓区的人骨的性别年龄的调查,能够获得两性年龄分配与平均寿命等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有助于了解古代居民的生活状况和人口组成情况。分析古代居民的人种类型,可以为探索族源提供线索。研究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的人骨资料,可以了解古代居民的体质演变及其分布规律。而同一遗址中发现多种体质类型的人骨,则可以了解当时有关居民的迁徙和征战等问题。古代居民的人骨,有时有人为的形成的畸形,如头骨人工变形和拔牙等。这些人骨资料有助于了解古代的风俗和宗教活动。研究人骨人工畸形的种类、出现频率和分布范围,可以探索古代文化交流和民族迁徙的历史。从骨骼上考察病理,则可能追踪某些现代疾病的起源和发展。 旧石器时代,人类体质形态的演化和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确定人类体质发展阶段是划分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阶段的依据之一。种族人类学的研究,对古代居民,特别是历史时期人种的复原有重要的意义。确定人种成分,有助于了解不同种族互相毗连地区的古文化渊源和相互关系。用头骨来复原不同古代民族的典型相貌,对考古学的历史复原和种族人类学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意义。 三、与考古动物学的关系考古动物学,是一门对古代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进行分析研究的学科。考古动物学通过研究遗址的动物遗存,揭示古代人们对食物的选择,渔猎和家畜饲养业等方面的经济生活的状况,以及居址周围的生态环境和气候。不论是史前考古学还是历史考古学,都与考古动物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全部属于野生动物。通过对动物群的特征、组合与更替,以及对其中出土的绝灭种属与现代种属的对比及比例统计,可有助于确定遗址的相对年代及划分地层。分析出土动物的种类,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的狩猎对象和狩猎季节⑶。根据动物群的特征和地理分布,再结合其他方面的资料,还可以了解当时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状况。全新世早期,家畜在世界各地陆续出现。研究这一时期遗址中的兽骨,可以究明家畜的起源。通过对世界各个地区遗址出土的兽骨进行对比研究,还可以究明各种家畜饲养业在地域上的发展和传播,从而了解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⑷。从对野生动物骨骼与家畜遗骨的数量统计和比重研究(来源网络,仅做参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1-05考古学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