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将“乐观”冠上一个代名词,那么,我觉得这个词就是奥普拉·温弗瑞。
奥普拉·温弗莉,在美国,上至80岁老人、下至5岁孩童,没有人不知道这个的名字。她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掌握了超过1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她主持的电视谈话节目《奥普拉脱口秀》,平均每周吸引3300万名观众,并连续16年排在同类节目的首位。
2018年,奥普拉·温弗莉获第75届金球奖终身成就奖,然而,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荣誉满满的女性,竟有过一段不堪过往。一生下来就是私生女,六岁时才被接回到母亲身边生活;9岁时,遭到表兄的强奸;14岁时,生下一个孩子,但孩子不幸夭折。
这样的经历对每一个女性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奥普拉·温弗莉虽然痛苦,但从未放弃过对生活的期望。乐观、勇敢,在父亲的教诲之下,她一步步成为了如今亮眼的“明珠”。
达尔文曾说过:“乐观是希望的明灯,它指引着你从危险峡谷中步向坦途,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持着你的理想永不泯灭。”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或许,乐观就是指引他们的明灯,让他们在前行的道路上不踟蹰、不退缩,就像奥普拉·温弗瑞一样,即使跌落到谷底,仍然还有爬上来的勇气。
01
掌控感
培养乐观孩子最基础的一层
培养孩子乐观体系,掌控感是必不可少的。
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动物和人在经历不可控制的情况时都会放弃,这种现象被称为“习得性无助”。不可控制的情况是指不管有没有做动作,结果都是相同的,这时候人和动物都会产生无助感。
比如,将老鼠关入笼中,在开关上安上电流,实验中的老鼠不管怎么按开关,电击仍然存在,老鼠就会放弃按开关的动作,产生无助感;孩子不管怎么叫妈妈,妈妈都不理他,孩子也会产生无助感。
而掌控和无助是相对的,它来自行为与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如果老鼠按一按开关就可以关掉电击,打开笼子,老鼠就会有控制力;如果孩子按开关就能把灯关掉,他也有了控制力,并且有了掌控的经验。
当孩子掌握了一件事,比如开关灯、把东西装进书包里,他的行动与结果产生了关联,孩子就会喜欢这些事,变得更加主动积极。孩子的无助感通常发生在他的行动与结果没有关联的时候,比如,不管怎么努力也穿不上鞋,不管怎么叫妈妈都得不到回应,这会使孩子伤心焦虑,变得消极。
大量的研究也证明,孩子有控制权时,他的愉悦情绪和行动会增加,而大量的无助感会造成孩子的负面情绪和消极被动的心态。
02
增加孩子的掌控感的方法
第一,降低任务难度
当孩子面临新的或有困难的任务时,父母可以把任务分成小块,降低难度,先从他容易控制的程度来开始。
贾静雯的女儿咘咘在穿珠子的时候,一直穿不进去,然后贾静雯就想帮她直接穿进去,但咘咘不乐意,一边穿不进去,一边发脾气。如果妈妈们这时候懂得去降低孩子任务的难度的话,孩子就不会乱发脾气了。
第二,给孩子可以接受的选择
当孩子能表达出好或者不好的时候,就要给予孩子选择,比如,父母可以问孩子:“你要喝橙汁还是苹果汁?”“你要出去玩儿还是在家里玩儿?”当然父母对孩子的拒绝要有心理准备。当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的时候,他的掌控感会增强。
第三,利用探索和游戏帮助孩子建立掌控感
游戏和探索中有自然的正面反馈循环和负面反馈循环,比如在用球打倒空瓶子这个游戏中,当孩子成功地打倒了一个瓶子,他就会尝试新的行动扩大自己的控制力,有可能会打倒更多的瓶子,带来更大的成功、更多掌控感和更深入的探索。
如果孩子一个瓶子都打不倒,他会因为失败而感到无助,导致探索减少,就不玩这个游戏了。父母的任务就是帮孩子获得正面反馈循环。当父母给孩子提供机会探索室内、室外不同的器具和事物时,孩子就会获得更多的掌控经验。
除了不安全的情况,父母不要阻止、打断孩子的探索。孩子用大蜡笔、水彩笔、可以洗掉的画笔画画,都是有掌控性的活动。玩具是孩子探索的重要工具,父母可以以掌控为指标来选择玩具,积木、拼图、可以换衣服的洋娃娃和音乐器材都是有掌控性的玩具。
第四,亲子互动也是让孩子获得掌控感的活动
父母要知道不要只在自己想说话的时候与孩子说话,而要在孩子发声时给他回应。在给孩子读书的时候,鼓励孩子用手指出图片,并且要说出孩子所指的东西。
鼓励孩子玩过家家游戏、厨房玩具、医生玩具和戏剧表演,当孩子扮演妈妈、爸爸或者医生时,可以学到很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发展社交控制力提供良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