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酸菜鱼店

不管什么时候,想到酸菜鱼就会不自觉的回到尼盛尚品那幢楼里去,空空荡荡冷冷清清,唯独四楼的鱼儿跳,去晚了还要等位,可眼馋坏了整栋楼里的商户。后来搬家了,尝试过很多品牌,有些汤料混浊口味重,有的片的鱼肉又老又浆的太过,总之很少被超越。

后来疫情爆发,楼下健身房难以为继,成了第一批倒下的冤魂,会籍被迫迁移到了几公里以外的门店,于是每天的活动半径也同步扩展了几公里,就在那个时候发现了一家掩蔽在地铁下穿段的路边酸菜鱼小店,这个地段被周边商圈孤立,被门前地铁高架阻隔,甚至被马路牙子上的绿化遮挡,除了周边有限的一两个拆迁小区的住户和隔壁的汽修铺客人,着实不易被发现,当然还有我这个习惯骑着公共自行车瞎逛乱看的。

有一天带着猎奇心走了进去,店分两层(也许有三层,从未上过楼梯),一层通过玻璃隔断分割,外面是五桌堂食,用农家式样的藤架装点,里面是厨房和操作间,将杀洗配烧全部流程展示给客人,总体来说店不大且略显拥挤,但是干净整洁,很有生活气息。

前台收银加服务员似乎就一个少妇和老人家,后来知道她是老板娘(老人家是她父亲,不是一直在,农闲时才来帮帮忙),十一点开餐时间一到,客人就陆陆续续到来,眨眼功夫就坐满了(楼上也上去了几波),来晚的就直接婉拒被建议去其他地方了。

从第一个客人到店,老板娘就像上了发条的陀螺一样转飞起来,帮客人记单、烫餐具、上菜一刻不停但又有条不紊,四肢五官各司其职,有时完成同一件事,更多时候分别做着各自的任务,互不相干。看着一号桌的客人,回着二号桌的话,写着三号桌的菜单,走向四号桌的菜。没有啰哩啰嗦的言辞,没有拖泥带水的动作。如此这般,到吃完走人还在继续,让我们惊讶不已,敬佩不止。

关键是,端出来的食材,清清爽爽,香气浓郁,口味正宗,又一次折服到了。

至此,就认定了这家店,隔三差五地,就要去打个牙祭,就是每次都要排队。然后有一天,赶了早去,发现店里还是有人等候,只不过换成了不同着装的骑手,才知道她们家的外卖单也是好的很,老板娘也实诚的介绍说,外带还有个好处,就是一次吃不完或者人多不够吃的话,可以分开或者自己往里面加配菜,她家的汤料经得起多种做法的考验,还细心地教了几种配搭做法,绝对是省钱又放心的生活窍门,这样良心的店主瞬间好感飙升。

慢慢地,了解到她年轻时疯狂的闯荡经历,和同村青梅竹马的老公从安徽老家一起辍学后,去学理发开发廊,攒了点资金后又去跑煤运生意,风光时去日本游玩,泡夜店等纸醉金迷的生活毕竟没能长久,最终淹没在了08年危机的大潮里,好在用仅剩的年轻资本,再度跨界做起来餐饮,一番折腾见过了世态炎凉后,循着初心,做起了口碑,但已经看淡了金钱,尤其是经历了三年大疫,看着周边那么多倒闭的店铺,如今再无更多的追求,只盼着太太平平的过完剩余的营生,将一家老小照顾好,就算功德圆满。

她老公因为在后厨,见不真切,按他说的在店里是女主外男主内,没啥太多了解,只知道因为会一点弹唱,就为了给朋友的酒吧去捧场,想都没想就花了当时工厂打工仔至少一个月的工资购买了一把吉他,如今躺在角落里也积上了灰。

那把无法一见的吉他,承载了所有她俩年轻的美好。看着她手腕上不经意露出的一点纹身,或许还有她的那个印记代表的年少轻狂。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家酸菜鱼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