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书声2020/JaneShi小鱼

关于作者

艾里希.佛洛姆1900年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1922年在海德堡获哲学博士学位。1934年迁居美国,在各大学讲学。1965年他全力投入研究工作。1980年3月在瑞士洛迦诺逝世。他的重要著作有《现代人及其未来》、《逃避自由》、《爱的艺术》、《占有与存在》、《健全的社会》等。

爱是一门艺术吗?一门如音乐、绘画甚至是木匠这样的艺术吗?亦或者如果爱仅仅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只有幸运儿才能堕入“情网”?哲学家佛洛姆说爱是一门艺术,想掌握这门艺术的人们无疑需要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实践的努力。

爱情是孤独的自由之地

爱情的每一个理论必须要要以人的理论、人的生存理论为前提。人是生而孤独的,人一生下来就从一个确定的环境,被推到一个不确定的、完全开放的环境中去。人是地球上唯一已知有理智的一种生物,人能意识到自己、他人、人的过去及未来的可能性。人,这样的社会动物,为了消除这种孤独,急切地渴望与他人建立链接或者统一,如果不能以这种或者那种方式与他人或者周围的世界结合在一起,他就会疯狂。

人们通过共同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建立链接,但是这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统一;人们偶尔通过纵欲表达强烈的渴望,可是那样的链接是暂时的,难以持续的;人们通过让自己融入一组人或者一个社群来获取认同,这样的形式从根本上是一种假统一。对人类存在问题的真正的、全面的回答是要在爱中实现人与人的统一。要求实现人与人的结合是人内心最强烈的追求,这是人类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一股把人类、部落、家庭和社会聚合在一起的力量。没有实现这一要求就意味着疯狂或者毁灭——毁灭自己也毁灭他人。没有爱,人类一天也不可能生存。

史铁生的散文集《爱与喜欢》有一句话,他说爱情是孤独的自由之地。一个孤独的灵魂在某一时刻遇到了和自己匹配的灵魂,便会有被禁锢的灵魂获得了翅膀,可以和那个灵魂一起飞翔的感觉吧。

爱情首先 是”给“而不是”得“

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一般来说可以用另一个说法来表达,爱情首先 是”给“而不是”得“。性爱是给一种生理形式,爱情的双方在性爱中完成了对于对方的给与。给的范畴最重要的不是生理的亦不是物质范畴,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范畴。一个人爱另一个人,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他应该同爱的人分享他的快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是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他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他的给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换取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他的给同时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为了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这样的给和得,可以是狭义的爱情,也存在于广义的爱中。

常常有矜持的女子们,偶尔谈到她们的男友,总觉得男方不够主动,总觉得需要等到对方有一定诚意自己才能决定要不要继续下去。这里面有自己的矜持也有对未来这段关系的恐惧,总觉得主动权掌握在自己这边比较好,她们害怕主动地”给“而丧失了这种主动权。只是,爱是一种能力,不是一种交换,这种能力是双向的,不仅仅是等待对方的给,而是忘记等待,主动期待生命中的那种灵魂和思想的碰撞、共享生命的喜悦。这需要勇敢,爱的能力首先需要一定的勇气。

爱情的要素

爱的积极性,除了给的要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

关心,在母爱中关心的要素表现的最为突出,一个母亲爱她的婴儿,她会常常关心他是否饥饿、是否需要换尿不湿、是否不舒服......不仅仅是对人对于动物植物的爱亦是如此。我的孩子养着一只乌龟作为小宠物,如果他不给他喂食、不给他勤勉的换水,那我们就不能相信他是爱他的宠物的,也不会允许他继续饲养宠物。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的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那么这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情。

责任心,人们常常把责任心理解为是义务,是外部强加的东西。但是责任心的本来意义是一种完全自觉的行动,是我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出来的或者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的答复。“有责任”意味着有能力并准备对这些愿望给与回答。在狭义的两性爱情中,常常会有强烈的感觉想为对方的未来担起责任,即使对方并没有开口,而我们就知晓对方是那个你可以依靠的人了。

尊重,爱情中如果没有尊重,那责任心很容易变成控制别人和奴役别人。尊重别人不是惧怕对方,它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而不是服从于自己。简而言之,就是以对方所希望的方式去爱对方。尊重使得爱情是必须有纪律的、有自制的。

认识,人们只有认识对方、了解对方才能尊重对方。如果不以了解为基础,关心和责任心都会是盲目的,而如果不是从关怀的角度出发去了解对方,这种了解也会是无意的。在爱情中,我们认识也找到了自己,发现了我们双方,发现了所有人。

好的爱情,会使你在对方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父母和孩子的爱

父母和孩子的爱其实会对我们的爱的理念产生影响。大多数八岁半到十岁的儿童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要被人爱,无条件的被人爱。天真的、孩子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爱。” 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母爱和父爱有所不同,母亲是无条件的,而父爱是有条件的。父亲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赢得,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失去父爱。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母亲又是自己父亲的的高度。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我对你生命、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对他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

简而言之,一个成熟的人的爱既有母亲爱的包容,亦有父亲的爱的责任感和积极的成长。

性爱

大约不会有人反对,美满的爱情必要包含美妙的性。史铁生说,性是爱的语言,也是爱的仪式,爱情有多么珍重,性就有多么珍重。佛洛姆说,在爱情中,这种生理关系不会带着占有或者被占有的野心和欲望,而是充满了温柔。男女双方确实相爱,他们的性爱就具备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我从我生命的本质去爱对方,并且去体验对方的本质。

好的爱情是温柔的,四目相对时,仿佛空气里都充满着温柔,自然的结合是一种极致的给与,在彼此的给予下享受到探寻和被探寻的快乐。

自爱

原则上爱自己同爱别人是不可分的。真正的爱是内在创造力的表现,包括关怀、尊重、责任心和了解等诸因素。哲学家爱克哈特有一句格言:”你若爱己,那就会爱所有的人如爱己。你若对一个人的爱少于爱己,那就无法真正的爱自己,如果你一视同仁爱所有的人,包括你自己,你就会像某个人那般爱他们,这个人就是上帝。“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有一天我问孩子,你爱妈妈吗?他小脑袋一晃说,我想我更爱我自己。我当时惊讶于他小小年纪说出的这句话。现在我依然希望他能先爱自己,而后像爱自己那样爱他人。他能很好的认识了解自己、能肩负责任、能尊重自己且关爱自己的身体健康和人格的完善。

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告诉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扔个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推荐这本书给在爱情中苦苦追寻、纠结的或挣扎的人们,也推荐给有着青春期少年的家长们。

三个思考小问题:

1)你觉得自己有爱的能力么?你感受到的自己爱的能力是怎样的?

2)你觉得成熟的爱和不成熟的爱的原则有什么不同?

3)你觉得真正的自爱是怎样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的艺术》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