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鸿沟随笔

一家名为“Common Sense Media”的公益型媒介监测机构最近发现,来自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平均每天在电子“屏幕”上花费8小时7分钟,来自更高收入家庭的同龄人,大约只花5小时42分钟。

此外,还有两项研究显示,白人家庭的孩子在“屏幕”上花费的时间,要远远低于非洲裔和拉丁裔的儿童。同一社区的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电子产品的使用差异也在不断扩大。在硅谷一家精英私立学校Waldorf里,找不到一台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附近的公立中学,正在宣传自己的iPad教育计划,在这里iPad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

苹果和谷歌等科技巨头正在不遗余力地支持电子设备应用到教育中,帮助孩子在未来取得成功。但越来越多精英家庭的家长们发现,所谓的“未来”似乎成了科技公司拓展市场、资本竞争的谎言。

曾在微软、英特尔工作过的罗兰(Pierre Laurent)说:“生活在硅谷的人很清楚,大数据、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核心。但这些不是你从小开始玩手机,长大后就能非常擅长的。” 在电子“屏幕”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还可能会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远离现实世界。

数字鸿沟在接入到使用,从到参与到警惕过度使用,只有靠时间积累慢慢解决问题,有点像人类社会进程中对于糖的认知过程,正如无法给一个从来没有吃过糖的人讲清楚糖对于人类健康的危害性,毕竟“糖”曾经是上流社会奢侈生活的标签。

人类发展进程中,技术革命会产生许多的新职业,也会导致消失的职业释放大量的劳动力,事实证明至少需要一代人以上,才能够在时间的作用下培育出适配新技术场景的从业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字鸿沟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