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冈田武彦《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之八

1503年,王阳明32岁受会稽太守邀请,为老百姓求雨,作《祈雨文》一篇。文中体现了王阳明对于佛教和道教的排斥态度,同时也看到对儒学的笃定情节。

王阳明结婚的第二年1489年,十八岁的王阳明拜访广信府的大儒娄谅,娄谅向他介绍了宋儒的格物说,并且还告诉他圣人必可学而至,这使得王阳明对儒学产生了较强的兴趣。在京城期间,王阳明迷上了朱子学,朱熹的著作。朱子学的特点是格物穷理,朱熹曾说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于是王阳明就按照朱熹的教诲去修习格物之学,王阳明父亲所在的官署庭院里面有很多竹子,王阳明觉得每颗竹子应该都有其理,于是不分白天黑夜的盯着竹子看,打算穷尽竹子之理。时间一长,王阳明觉得疲劳困乏,扛不住了,再加上本来他就体弱多病,最后病倒了。王阳明认为自己达不到朱子学的要求,于是放弃了休息朱子学。后来王阳明又沉迷于文学,学习兵法,修习神仙养生之道等,度过了一段思想的混乱期。

王阳明有志于朱子学还不到二十岁,年龄、学识和经验都不成熟,再加上他想直接悟出旷世大儒朱熹所说的物之理,犹豫缺乏积淀和不切实际,失败也是理所当然的。王阳明生来体弱多病,但是很有豪气,她不想循序渐进, 只想一气呵成的体悟到朱子学的穷极之理,这是导致他失败的根本原因。

朱熹的格物致学其实来自于北宋的程颐,朱熹重视格物,把格物穷理看成是儒生入门的第一步,在四十岁左右的时候,朱熹通过格物,意识到自己以前的学问中存在着一些错误,在这一过程中,朱熹读书一直非常刻苦,一有疑问边去问老师,如果对老师的回答仍然有疑问,又会去问别的老师,一直问道明白为止。经过刻苦学习和积累,朱熹最终明白了格物的奥义,并且将其确立为自己学问的基础。朱熹的勤学之苦和积累之功是常人不能比的。若是比较朱熹和王阳明的做学问的方法,会发现朱熹是学究型,二王阳明却很难达到这一程度。王阳明还不满二十岁,就想要穷尽朱熹“格物致学”的精髓,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失策的举动。

王阳明在修习朱熹格物之学上碰壁了之后,转而便走上了异学异端之途,三十一岁时候,他又悟出了异端之学的不足,于是又重新转向儒学,至此才从五溺中解脱出来,开始归正于圣贤之学。朱熹和王阳明在确立自己学问的立场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朱熹在内省己身的同时,还注重苦读和向师友咨询,最终才确立起来自己学问的基础,而王阳明则更注重内省和体验。王阳明是在客服内心苦恼的过程中,体会出真正的人伦之道后,才发现儒学之道和自己悟出的人伦之道完全相符,这才开始笃信儒学。简单来说,就是在王阳明看来,修习圣贤的学问就是依照人伦道德去真实地生活,这是王阳明一生的坚守和选择。

朱子学注重格物穷理和存心涵养,重点是格物穷理,而阳明学更注重存心涵养,并且认为存心涵养中包含了格物穷理。世人普遍认为宋代以后的新儒学指的是心学,王阳明主张求道于心,仅从字面来看,阳明学可以说是心学。王阳明曾经说过:“向心内求理,方得真知。”在他后来的人生中,这一做学问的方法也是一以贯之的。王阳明从三十一岁开始笃信圣学,从此之后再也没有被异端之说迷惑过了,并且还对异端之说进行了批判。朱熹和王阳明一样,自从信奉儒学之后就再也没有动摇过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冈田武彦《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