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分钟,解决一个商业问题。欢迎收听,《刘润·5分钟商学院》,实战篇。
知道了什么是需求和到哪找需求,就够了吗?当然不。每个“需求”的种子,都有适合它的土壤。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为需求找到合适的土壤,也就是“背景因素”。
学完“麻烦”这课,李雷苦苦在麻烦背后找需求。他突然想到,每个人的脚都长得不一样,但鞋却是批量生产,很难真合脚。那上门量脚,反向定制,应该是个“隐藏在麻烦背后的需求”吧!他非常兴奋,赶快辞职创业,从朋友那找到第一笔风投,风风火火干起来。半年之后,他的公司终于 …… 倒闭了。
为什么啊?这听上去是个真需求啊!为什么倒闭了呢?
概念:背景因素
因为这个需求的“背景因素”,可能暂时还不具备。什么叫“背景因素”?我举个例子。
在亚马逊的电子阅读器 Kindle 发布的3年前,索尼公司就有了自己的电子阅读器 Librié(这是个法文单词,意思是:小型图书馆)。Librié 是款颠覆式产品,比书还轻,能装下成百上千本书,电子墨水屏,在阳光下也能清晰阅读。索尼梦想着用它改变世界。
然而,这款被寄以厚望的电子阅读器,被几年后的 Kindle 彻底击败,于2014年停产。
为什么会这样?当然,商业竞争的成败,很难粗暴地归因到一点。但没有充分考虑需求的“背景因素”,是不可推卸的原因。Librié 问世时,没有得到书商支持,只有1000本书;同步书籍还必须连上电脑;购买的电子书只有6天所有权,没看完就会被收回。
后来亚马逊开始做 Kindle, 上市当天,就提供了88000本电子书,价格比纸质书便宜很多,加上下单就能阅读和永久拥有的便捷性,被一抢而空。
这就是“背景因素”的力量。背景因素,换句话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时机不对,摧毁产品的力量,可能就隐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运用:
那到底该怎么判断“背景因素”是否合适呢?你至少要从4个维度开始:
第一、 时间
需求的种子,太早种下去,会冻死;太晚,已经没有机会。
2000年左右,微软看到一个“需求”,为什么一定要装 Office 呢?直接在浏览器里编辑文档,不是更方便吗?微软随即开始了一个叫 NETDOC(意思是“网络文档”)的项目,后来宣告失败。为什么?因为太早了。当时的网速和浏览器技术,都不支持。
今天,十几年后,各项背景因素都具备了,在浏览器里编辑文档,终于变成现实。
第二、 技术
还记得第66课( 066|真正的需求:让顾客无可救药地爱上你的产品)提到的“户外太阳能充电板”吗?为什么说这是个“伪需求”,就是因为它的技术条件还不具备。
太阳能充电技术的效率还太低,一天行走,充不满一只充电宝。那几年后,技术进步,就变成“真需求”了吗?那也未必。几年后,说不定电池储能技术大进步,手机充满电可以用三个月,太阳能充电板和充电宝都不用了。
新技术不等于新需求,技术与需求之间有种魔幻般的连接。需要既懂技术、又懂商业的人,用敏锐的洞察力评估。
第三、 文化
2015年,我去非洲登山,我的背夫对我说:你看,我用的是你们中国最大的手机品牌。我一看:TECNO,从来没听过啊。他很惊讶。整个非洲都知道,这是中国最大的手机品牌,你没听过?
我上网一查,这是家深圳的手机公司,只做非洲市场。他们的手机可以插4张电话卡,待机时间超长,非常便宜,据说还更适合拍黑人。查完后,我叹为观止。把TECNO移植回中国,估计必死无疑。它在非洲这么成功,就是因为适应了非洲的文化。
第四、 资源
小米的联合创始人刘德,跟我分享过他们做智能手环的历程。在苹果做智能手表前,他们就想做了,但研究很久,还是决定放弃。
为什么?因为你告诉消费者,你需要智能手环,他们不信;但如果是苹果说:你需要智能手环,他们可能会觉得:是啊,我确实需要。而且,苹果一旦率先做智能手环,整个供应链资源就会被理顺。这时再做,可能更合适。
果然等苹果做了智能手表后,市场和供应链资源的土壤都肥沃起来。小米在肥沃的土壤中种下智能手环,2015年结出1200万销量,2016年1500万,2017年成为全球销量第一。
今日得到:
添加到知识账本
划重点
1. 令人激动的需求,并不永远能长成产品的苍天大树。所有的需求,都有适合它的土壤。这个土壤,就是“背景因素”。那如何来判断土壤是否合适呢?你可以从4个维度开始:时间、技术、文化和资源。
2. 对应到个人身上,做任何事情,抛洒一腔热血,也要注意天时、地利、人和。只有背景因素具备了,才能事半功倍。
你有没有见过,把好的需求种子,种在不合适的“背景因素”里,最后夭折的案例呢?
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与大家一起,过过招。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找到需求的朋友,帮他们判断土壤是否合适吧。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这是你在商业道路上成长的第69天,期待你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