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我发了条朋友圈,讲了一个我身边最励志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我看着长大的小侄女,她是一个速录师,最高级别的那种,请她做速记时薪至少二百元。发出后不久我觉得内容有可能引起误会,速记专门服务于大型高端会议,也可能正因为如此,才不被广泛大众所熟知,写得不清楚会让人觉得她只是一个打字的,像是网上骗局,就把信息给删了,准备修改下再发,但删后不久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感觉有必要写篇文章详细地讲述下这个故事。
有一个在我删除前看到这条信息的人给我发微信“原来这个这么贵呀,我也会啊,我五笔打字一分钟100个,我还不知道这么值钱,现在竟然还有需要打字的职业。”他俨然发现了一条发财致富的道路,言语间喜不自胜。
我说专业的速录师每分钟打字速度是500个字,只有这样才能追赶上大约200字/分的语速,因此不管是每分150个字还是50个字,只要赶不上语速,就根本变不了现,他显然不懂什么是速录,也显然不清楚人打字的生理极限,更显然也没听我在说什么,兀自越说越起劲“我是没强化练习,我18岁都会五笔了,这就是个熟能生巧的活。”
我不太清楚几岁就会使用五笔打字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但通过他的话可以知道他是一个聪明人,因为他一下就看出了速记的本质“熟能生巧”,可我知道当他接触速记之后,应该不会在这条路上走到底的,就是因为他太聪明。
但我着实不喜欢这位朋友的聪明,为了给速记正名,还是耐着性子普及什么是速记,我说速记必须用专门的机器,遵循一套特殊的编码系统,通过长时间的海量练习,才有可能掌握的一项技能。
但要想胜任速记工作,还得需要很长时间的经验积累,远的不说,放眼全河南,能做到语音落、文稿成,正确率达到98%以上的人用十个手指头就能数得过来,而我的这位小侄女属于其中一个。
她为了掌握这项技能,在三年的学习生涯中,几乎每天的训练时间都在10个小时左右,因为训练的强度太大,付出了身体上的代价,坐得时间久一点肩膀就会痛,也正是通过严苛的训练,她不但掌握了安身立命的本事,也真正走出了生活加之于她的诸般阴影,而在此之前她获得过的最大褒奖是“懂事,会做饭”。
作为一个学速录未遂的人,每每看到家里那台蒙了尘的速录机都会很惭愧,这是在我每个月只有1800元工资的时候,花了两个月的工资购买的,如今可能连500块都卖不了。我至今还记得刚开始练习时的豪情万丈,但我无法击退练习过程中的枯燥和无趣,更抑制不住患得患失的心情,便不停地找退路,用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训练时间逐渐减少,直到有一天把速录机束之高阁,因此当我建议小侄女学习速录的时候心情是非常忐忑的。
她向我咨询高考志愿时,说出“速记”的那一刻就我觉得自己太不负责任了,便向她极力描述有可能遇到的困难,不是为了恐吓她,更像是为日后可能出现的不堪做提前的自我辩解。
她不是一个聪明的人,长时间在学习上没有任何建树,非常不理想的高考成绩留给她的是狭窄的人生选择项,再怎么选似乎都拼凑不出一个说得过去的未来。她不善言辞,又过分善良,与人交往总是吃亏受委屈的那个,他爸妈总担心她分分钟就会上当受骗,家里人对她的最大盼望就是她能嫁个好人家,如果没有速记,她将永远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速记是宽进严出的专业,学习的门槛很低,但能达到标准毕业的人寥寥无几。她顺利地入了学,从她的QQ动态里得知她学习的并不顺利,我很害怕自己的经历在她身上会重演,而这样的重演似乎是一种常态。
与她同时入学的小朋友们不断地放弃退出,而且放弃的理由特别不容反驳——科技在飞速发展,一键就能把语音转化为文字的技术很快出现。这种技术似乎比预想的出现得更早,当时在微信上已经实现语音一键转换成文字的功能,科技之光照进现实,似乎又宣示着一个行业末日的到来,我责备自己将会坑了她。
她似乎不敏感于周遭的一切,整日与速录机和电脑为伴,像是抓着最后一根稻草,直到所有的同学都退出,孤零零只剩她一个人时,她才觉得前所未有的孤独,此刻放弃她似乎也不会遭受指责,从众会给她绝佳的保护,去说服对她付出最多的人。
然而,我始终没有听到她要放弃的消息,就这样时间过去了三年。三年的时间,除了增加的年岁人手一份外,有的人引颈就范于时光的杀猪刀前,有的人吞下了岁月赠予的猪饲料,很多人认了怂却无耻地称之为成熟,无力感是人在时间面前的宿命,但也有人却硬着头皮与时间掰腕子,自不量力、战战兢兢,却收获了一个计划外的全新自我。
三年后的一天,我收到一份从录音转化而来的文稿,段落有致、排版优雅、逻辑清晰,细读之又发现对很多口语化的表达做了最贴切的文内编辑,而这一切是在跟录音时长相差不多的时间后发生的,快、稳、准,我几乎不敢相信这三年前还对前途一筹莫展的姑娘的作品,一段被我丢弃的枯木在她那里生根发芽迎来了春天,肃然起敬、与有荣焉、惭愧不已,几种心情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而此刻悬在速记头上的那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技术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一键录音转取文字看似潇洒,遇上字正腔圆的播音腔还好,遇上五花八门的方言就立马歇菜,后期还需要大量的时间人为斧凿才能示人,在同样的时间里优秀的速录师手起键落早都把一切完成妥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由于市场人才奇缺,速录师的工资水平节节升高,200元/时已经是最低价了。因此小侄女还没毕业就找到了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业余时间做做兼职收入轻轻松松超过工作好几年的人,而此时她的很多同龄人还在富士康的流水线上透支着青春。
更重要的是她的眼神里开始有光,经历了诸多大场面的历练后,笃定、自信、收放自如,与几年前那个自卑姑娘相比,简直是脱胎换骨的变化,她告诉我“速录都能学会,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害怕了”说真的,我挺羡慕她的,她的一个眼神里有我此生都不能亲履的奇异之地。
用三年的时间学习专心一项技能,像是把自己置身于一场没有位移、前途未卜的冒险之旅中,一旦分心想太多很可能浪费了时间又一事无成。我常常想是她的不够聪明保护了她,因为不聪明,她没那么多幻想,她能忍受简单,不会因为风吹草动的变化就轻易改变前进的步调,日拱一卒,不知不觉间,小宇宙开始熠熠闪光。
如果是聪明人学速记,他可能刚开始时会对那套特殊的编码系统感兴趣,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它记住,但即便一个人再笨,多花三倍的时间也会记住编码的,但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大家都进入一个平等的领域,聪明不但对打字速度的提高无计可施,而且大量简单重复的训练会让一个聪明人崩溃。
对于聪明人来说,最难以忍受的情况不是一件事有多难,而是纯粹的简单。没有难度挑战的任务,会让他们感到无所着力,继而注意涣散,重复的练习是他们的死穴。
聪明的人最擅长的干的事是投机取巧,是裁弯取直,是合并同类项,聪明人大多缺乏忍受简单的能力,我们常常将智力水平奉若神明,却忽略了一个人“忍受简单”的能力。
小时被称赞聪明,长大后一事无成的人大量存在,他们少时曾经因为不断冒出的智力小火花而经常博得别人的喝彩,而这些小火花终究没有发展成燎原之势,他们用思维的过程代替了实际的行动,如果他们长时间找不到心甘情愿奉献时间和精力的事情消耗智力,过剩的智力就是拖累,会常常让人感到无聊,继而眼神无光、精神涣散、日渐无趣,正所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士兵突击》,好多人说这部电视剧是反智的,可我不这样觉得,他们讲的恰恰是智力的正确使用方式,许三多从A到Z背字典,草原上铺路,在单杠做转体大回环,他用极致的行动将仅有的智力水平发挥到极致。
如果一个人真要想学点东西,就需要“忍受简单的能力”,或者叫做“勇气”更合适,因为它涉及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放弃,当你在某一个点上停下来,这意味着放弃头脑中的整片汪洋。一个人守着这样一点,面对巨大的不确定也不逃避,他要么很勇敢,要么很天真,而恰恰不是很聪明。
当然如果一个聪明人肯下笨功夫做事,他就更加无敌了,这个世界就是由这样的人创造的。
PS:一个科普
观摩过速录师打字,很意外,从表面上看,你不会觉察到他们的手动作很快,相反是钝的,你会怀疑他们是不是真把字打出来了。后来请教业内人士,他们说之所以这样是训练的结果,如果让人看出来动作很快,就证明手的位移幅度很大,会浪费时间,打字速度不会快到哪里 ,相反在有限摁键范围保持手最小幅度的位移,才是高手的表现,真是无招胜有招。另外,速录这项工作需要的非智力因素远远高于智力因素,但不意味着很笨的人能胜任,毕竟还是需要快速的反应能力的。我不建议更多的人学习速记,因为它不像其他专业,学个八九不离十就可以从事相应工作,你打字必须能超过大多数人的语速才可以,当然碰到韩乔生之类的就只能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