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和未来——“骨干培训班”学习心得

今天是“骨干培训班”培训的最后一天了,课程结束,我有个地方不是很理解,就又回看了一遍。下面是我对今天课程的理解也算是对今天的学习做的总结。

今天的两节课分别是由朱丽君老师和林修云老师带来的八年级下册Unit 1 What's the matter?和九年级全一册的 Unit 13 We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由今天的课例来看,这两节课课前都由老师自述这节课的设计意图、设计理念、还有设计方法来构成。很关键的一点是:最后让学生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1、尊重个体的分层次教学

首先,我觉得这两节课的新单词好像都不是事儿,因为感觉对于这两班的学生来说这些事情都是so easy。学生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包括基础组的队员们也是值得我们表扬的。

这节课的第一部分是朱老师的导入,就用what do you think of  climbing mountains? 然后再过渡的新课,可以看出老师的用心。不同的小组,都有不同的问题。问题也是根据学生的差异,在尊重个体的情况下因材施教,那么因材施教的具体方法就是朱老师的分层教学。所有的问题对于学生们都不会感觉到吃力,又不会一无所获,而那些接受能力弱的孩子也不会在英语课上迷失自我,而自抛自弃。

2、把课堂交给学生

而且我还发现,整个课堂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学生在读,在讨论,在回答问题?而三分之一的时间是老师在引导,鼓励孩子们。从单个提问到小组讨论;从思维导图到学生朗读,无不是老师在前面给学生铺路。

3、及时反馈

学生们在课堂上所有的学习数据直接上传到老师的电脑上,老师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翼课网的功劳不可磨灭,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都有一系列的数据,还有作业完成的环形图表。老师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判断学生们哪一个地方是薄弱点,再一一针对教学。很是感慨,科技的进步推动着教育,教育的进步也在推动着科技。

最后的孩子们的朗读给这节课一个很好的收尾,整节课都是环环紧扣,又给人一种如浴春风着细雨的感觉。流利的口语,孩子们的积极配合,使这节课达到了perfect。

林老师的课又给我带来了心灵上的冲击,感觉不仅仅是带着孩子们上一节课,也是带给一线的我们的一个很好的示范课。新课标的三大主题: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在林老师的循序渐进的剖析下,让学生由已知引入未知,知道这是一个人与自然的主题。然而,在这一个前提之下,做的比较好的是课前预习,要在上课之前拿到孩子们的预习报告,这样,在课堂上就有了针对性的问题。

而这时候,学生的翼课网就起了大作用!因为它可以精准地掌握学生的基本预习情况。课堂一体化,教学数字化,将为课堂节省不少时间,而这些时间又归还到学生手中,为学生自主练习提供了机会。

很喜欢林老师教室后边的一句话:鼠标点击兴趣,网络互联世界!我觉得这句话的含义很精彩,它提醒我们:可能教育的未来就是用一根网线来链接世界。

总的来说,今天这两节课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思考自己以后的教学要怎么样才能达到新课标要求的“人文合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自己,逐光而行, 行将致远;行则将至,做则必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技、教育和未来——“骨干培训班”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