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用典01|大势篇:经济维度(01)



公文用典的“大势篇”:顺应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大势,切入宏观场景,以典说“势”,体现典故经世致用的价值。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这样五个维度。

01. 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

【范文】

济南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是一座通达之城。管子说过:“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库不盈。”济南南依泰山,北跨黄河,是中国沿海经济大省、文化大省、人口大省——山东省的省会,总面积8000平方公里,人口近800万,泉水超过800处。济南是位于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群之间的重要节点城市,北接京津冀,南连长三角,东承环渤海经济圈,西通中原经济区,是多个战略经济区交汇点。……权威机构的研究显示,济南是山东省辐射带动力最强的城市。从济南出发,可以“通四海”“达三江”,为工商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选自2018年9月28日时任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在儒商大会上的讲话》)



【典故出处】

语出《管子·牧民·国颂》。意思是,不重视天时季节,就不能生产财富;不重视土地利用,就不能粮食满仓。

【典故解读】

《管子》一书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所作,开篇就是《牧民篇》,系统地阐述了管子的治国理政思想。《国颂》则是《牧民篇》的第一节,为全篇的纲领,体现了管子治国理政中的民本思想。

“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这两句话强调了天时季节和土地利用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场景应用】

在新常态的经济环境下,我们面临着从来没有的优势和机遇,既有“天时”,又有“地利”。经济发展上倡导“天时地利人和”,就是要体现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充分尊重区域的文化和地域特点,唯有如此,我们的经济发展才会有底气、有地气,也才能从根本上发掘发展的活力。

【范文赏析】

这篇范文选自时任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于2018年9月28日在儒商大会上的讲话。这篇讲话谈古论今,文采横溢,被广大网友誉为“济南最美推介词”。

这篇讲话引用了管子的典故“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阐释了济南市独特的地理环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地利就是环境的优势,而济南占据了“地利”之先机,已经颇具规模,并呈迅猛发展之势,通过造势地利,为济南的经济发展创造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从而可以更好地布局未来,赢得未来。



02.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范文】

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的艰巨任务落在我们肩上,人民在期待着我们,历史在期待着我们。长风过隘口,奋斗正当时。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才能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变为现实。(摘自2020年5月28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真抓实埋头苦干》)



【典故出处】

语出《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意思是,百姓实在劳苦,但求可以安康;爱抚王畿百姓,安定四方诸侯。这个典故表达了我国古人对于对安定宽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典故解读】

典故中的“小康”一词是中国古籍中的最早出处。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在《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地阐述,成为与“大同”相对的一种社会理想,也成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代名词,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和社会理想。



【场景应用】

小康社会属于中国的原创,1989年版《辞海》把“小康”解释为“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成为一种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生活状态。

在当代中国,“小康”被确立为国家发展目标,使之从一个抽象化的理想社会形态描述,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蕴含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社会、生态、国防等丰富指标体系的具象化的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范文赏析】

人民日报这篇社论的副标题是“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文章中引用“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典故,更加凸显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承载着历代中国人的美好追求,是中华儿女的千古梦想,在完成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过程中,我们只有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文用典01|大势篇:经济维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