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初五:只一次,便生生世世了——读周梦蝶《第十三朵白菊花》

时代飞速发展,忙碌是生活的主旋律,试问现在能静下心读一本书的人,到底有多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轻易走进别人的世界,也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被人打扰。日子就这样被我过得越来越固执,越来越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与评价。

读书,能让自己安静,让自己享受一个人的夜晚或清晨,让自己清醒地看清自己和眼前的世界。


这周阅读了周梦蝶的《十三朵白菊花》,一页一页地翻阅,心里一直装着扉页对他的高度评价:

“周先生乃一代传奇诗人,久居台湾,每有所作,文坛传颂,其诗探索冥漠于未知,一如镜中之花水力之月,踪迹不可拘泥,却饶富禅意,终则导致情与志砉然归位,昭晰显影。”

这本诗集,收藏了先生三十多年的作品,从60年代一直到2000年,时间的跨度足以让这本集子有了非凡的意义。

细读之下,对先生的诗歌不甚理解,也谈不上喜欢,只觉字里行间禅意浓浓,因为脱离彼时的时代与背景,理解起来似乎有些费劲,但知道先生透释世事,一位能在台北繁华街头静坐参禅的诗人,一辈子坚守诗意人生,这样的人屈指可数。

读着一行一行的诗,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的台北街头,从风云雨月,到生活里的老妇、购买的御寒衣物,渐渐地,我看到了一位细腻的老人在凡尘中的思绪点滴,诗人也好,作家也罢,文字是他们最好的代表,文字是他们最好的栖息,文字是他们最直接的表白,文字就是他们自己。

“天上的月何如水中的月?水中的月何如梦中的月?月入千水,水含千月,那一月是你?那一月是我?”——《月河》”

“想不可不可说劫以前以前,或佛,或江湖或文字或骨肉,云深雾深:这人! 定必与我有某种近过远过翱翔过儿终归于参差的因缘-----因缘是割不断的!只一次,便生生世世了。”——《第十三朵白菊花》

“然而,有时又不免抱恨,世界太贵又太小,小到贵到不知该向何处去隐藏,隐藏我的孤寂——虽然我的孤寂非山,无泪,且不识字。”——《血与寂寞》

人生都是相似的,因为有寂寞,有清风明月,有四季,有悲欢离合,有一切应该经历的,但各有各的欢喜,比如读书,比如歌唱,比如旅游,比如……

你可能感兴趣的:(牛年初五:只一次,便生生世世了——读周梦蝶《第十三朵白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