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教育部正在紧锣密鼓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根据新课标修改,2022年小学初中的教材都要使用新课标背景下的新教材,这应该是历史时期的新话题。
落实新课标,就不得不谈谈学生作业负担。
在分析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构成中,我们发现,现在很多教学内容缺少与学生兴趣、爱好、生活、成长的关联;教学方式缺少对学生好奇心、探究欲、成就感的关注。
教学内容不管多与少,学生都不感兴趣,会觉得是一种负担。学生进了学校、进了课堂,就感觉是在受罪,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新课标的落实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双减”的治本之策,在于改变教学内容与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变学业负担为学习享受。我认为这是最本质的办法。
一定要通过改变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的内在动作,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要实现这个目的,就是要通过新课标,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新课标这个话题很大,今天继续从四个核心概念——大观念、大任务、真实性、实践性之大任务学习并做笔记如下。
四、 实践性
实践性和真实性是关联的,但是还不完全一样。
第一,根据任务需要而确定学习方式,而不只是听课、做题。
现在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构成只有两种,一个是听课,一个是做题,这是极其不正常的。学生的学习方式绝对不能等同于上课、听课、下课,应该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而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
第二,增加实践活动,新课标中涵盖了创造、观察、考察、实验、调研、设计、策划、制作、观赏、阅读、创作等这些行为动词。
它要求的是学生动起来,而不是抬起头来听或者趴在桌子上做作业,做题,让学生经历实实在在的过程,有了实践活动才能完成学习的活动。落实课程标准,就是要把这些实践性活动真正落在实处。
第三,提高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水平:量现,支架,评价。
我们的教师更擅长自己讲,也擅长给学生布置作业,却不擅长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制作、实验、调研等等。所以,当前的任务是教师要学会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量现的指点,支架的研发,对学生各类的评价。
第四,改进命题理念,怎么学就怎么考。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要让一线的老师做到以上几点,前提是通过考试导向,考试不考,老师很难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积极性这样去做。在改进教学方法的时候,连带的改革就是改进考试命题,包括期末考试、期中考试、中考高考,命题改革怎么改,基本的原则是平时要求学生怎么学,考试时就应该怎么考。
我们要求学生大量读书,考试的时候就要考阅读;要求学生做实验,考试的时候就要考学生会不会做实验,比如老师根据情景设计一种物理实验的方案,可以让学生评价这种实验方案的问题是什么,怎么改变等。
一定要基于怎么学就怎么考。现在有些人感觉到考试和学习两回事,这是没有深入研究考题的直观体现。
实际上如果真正研究考试,都要想办法把平时做的实践活动转化成为纸笔考试的评价中。现在某些省市的中考命题已经做得非常好,国际上的PISA测试,IB国际文凭测试,他们都做了非常好的尝试。
我非常希望老师们能够真的解放思想,能在命题改革上做一些文章,用先进的理念去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
总之,落实新课程标准,很难也很复杂,这个话题很大,核心是关注大观念、大任务、真实性、实践性这四大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