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总是不说话

他总是不说话,问他问题也只笑笑不作回答,更不会知道同学们在背后叫他“闷葫芦”。

对他的印象起初并不是那么深,甚至有时在谈到他,只得用那个小个子不说话的男生代替。沉默似乎成为了他的代名词。

这时的我们谁都不知道在这个小小的躯体里承载了多少辛酸苦楚,又蕴含着怎样强大的力量。

是在一次运动会上,体育委员号召大家积极参加运动项目,为班争光。

可这是紧张忙碌的高中,是竞争激烈的尖子生班,谁愿意为了一个运动会浪费自己大量的学习时间呢?

体委拜托了很多同学,答应报名的却很少。等到了他面前,体委也并没有抱太大希望,谁不知道他体育成绩并不好呢。

他好像从来没有拒绝过别人,显得很难为情,蹙起眉头考虑了一会,还是答应了报名。大家觉得有点意外,却并没有多想。

在一个集体中,耀眼的永远只是少数人,他不过是平凡人中的一员,没人强求他一定要取得名次,也没人关注他背后为比赛付出的努力。

比赛的那一天,天公作美,空气清朗。随着裁判员的右臂高举,运动员们蓄势待发,他挤在人高马大的一群男生中失去了踪影。

看台上的我们疯狂呐喊加油,第一次全班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都期盼着他能再快点儿,快点儿。

他很努力地在跑,拼了命地在跑,豆大的汗珠浸湿了他的眼睛,浸透了他的衣衫。但他还是被一个又一个的身影超过。

400米的跑道就那么长,好像只有几秒,又好像过了一个世纪,他到了终点,既不是冠军,也不是亚军或季军,甚至连从小组赛晋级到半决赛的资格都没有,凝聚在他身上的目光又分给了其他运动员。

意外在这时发生了。跳远的一个同学在比赛时崴伤了脚,不能再参加接下来的比赛,也是所有比赛项目中最为艰巨的男子3000。

该怎么办?难道就这样缺席3000吗?

班主任的目光扫过班上的一个个男生,不是有接下来的比赛,就是觉得自己无法坚持3000米,一个个地避开了目光。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这个受到冷落的沉默英雄主动提出了让他来。这可是3000米啊,绕着操场七圈半,他能行吗?

突如其来地内心涌上一种酸酸涩涩的情绪,这个平时寡言的他,吐出了最坚定的话语。

也是从那天起,班里对他的关注多了起来。

我也渐渐知道在这个不爱说话的孩子身上发生过什么,渐渐明白一个人的生活会那么辛苦,渐渐感动他在经历那么多后仍能对生活微笑。

他是一个农村孩子,并非来自比较富裕的农村,而是一个土地贫瘠,遥远偏僻的地方。

这个村里没有多少青壮年,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小孩,青年人几乎都出去打工了。

他的父母也是如此,不同的是他的父母出去后再也没回来过,只前几年寄了几回钱,后来仿佛将他遗忘,即使是过年也不曾往家里打过一个电话。他就这样在遗忘中被爷爷抚养长大。

爷爷年龄大了,种不动地,只能靠着国家每年的低保补助供孙子上学,给孙子买本子铅笔,他是被国家培养长大的。

他真的很优秀,在教育资源比较落后的农村,他考到了全县前80,被学校特招入学,免了学费与住宿费。

我常常发现他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每次在大家一窝蜂地涌向食堂时,他坐在座位上继续看书,过了好久才起身走向食堂。

起初并不明白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吃剩饭,凉菜的吗。后来我才知道,过了用餐高峰期,食堂里的菜会降价,原先七元钱二个素菜会降到五元。

他为了省下两元钱,每天都在吃剩饭,一吃便是三年。在这个长身体的年龄,他却很少吃肉,甚至每次盘里的饭吃完了,他不会再去加菜,而是挖一碗白米饭继续吃,只因为米饭是免费的。

我突然明白为什么他在领到国家给的补助金时那么感动,虽然只是1000元,对他来说却是继续拼搏的支撑。

他曾说将来不管他有多大本事,都要尽自己所能去回报国家,回报社会。我们当时真的以为是大话,有谁放在心上呢?

但他在一步步努力实现自己的承诺,在高中的每一次考试中,他都用尽了全力。

大家见证了他从开学的倒数名次一步步变成班级前几,在高三的最后几次模考中,他连着荣登了好几次光荣榜。

高考时也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被某重点理工大学录取。

之后再也没见过他了,但听同学说他在大学里不仅抓紧学业,还积极兼职,即使时间这么忙碌,他一个月也总会参加几次志愿活动。

上天不会辜负努力的人,但更偏爱懂得回报的人。他因为被国家帮助,便内心许下愿望回报国家。

也许现在的他并没有多少能力去做出大的贡献,但依旧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着社会,同时也在影响着我们。

是他给了我们一种向上向前的正能量,让我们有了想要成为一个努力的人,奋斗的人的冲动。

他还是不爱说话,但他的内心一定充满美丽的语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总是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