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成长

创伤后成长:如何重建意义感?

of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 on 得到

创伤会改变我们,它会带来负面影响,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一些很严重的创伤中复原了,甚至他们还得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成长,这就是创伤后成长。

创伤经历是怎样改变我们的呢?

社会心理学家罗尼·吉诺夫·布尔曼(Ronnie Janoff-Bulman)在他的著作《破碎的世界假设》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假设世界”:

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在维护者一些天真的假设。主要有三个:

1. 认为世界是友善的;

2. 认为世界是公平的;

3. 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可控可预测的。

这三个基本的假设组成了一个这个的观点:只要我做一个好人,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努力工作,我就能平安幸福地度多一生。

这不是你一个人的假设,整个社会都在维护这几个假设。

今天的很多人都生活在大城市里。大城市的繁华,很容易让我们忽略人生必然会经历的一些苦难。

我们有一个错觉,这些苦难好像离我们都很远。所以当有一天,当真的灾难来临的时候,支撑我们的生活的基本假设都坍塌了,我们一下子会陷入到不知所措之中。

就像,失恋、离婚、失业、重病,亲人离世,这些都是我们可能遇到的事情。

在遇到这些事情之前,我们生活在一个错觉里,这些苦难都离我们很远。

而一旦陷入到这样的苦难,我们又会陷入另一种错觉:我们会夸大苦难的危害和影响,而低估自己的适应能力,会觉得我们再也没有办法复原了。

但是,如同暴风雨后的树木一样,我们还是会适应灾难的。这些基本的新年坍塌之后,艰难的重建就开始了。

就像一个盲人的触觉会变得灵敏,一个没有手的人,他的脚会变得灵活。我们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也会在创伤后进行重组。

在创伤的逼迫下,我们必须在这三个天真假设之外,发展出新的认知结构,否则我们就会变得怨天尤人,或者变得过份敏感,来退缩、躲避可能的危险。

在适应创伤的过程中,有些人发现了自己从未想到的潜能,打破了原先那种觉得自己不行的自我设限;

有些人发现,只有家人和朋友,才是最值得珍惜的事情;

另一些人开始致力于帮助他人,并在自我风险中,找到了新的价值和意义。

在创伤中,关于世界的一些天真新年坍塌了。可是,就像一所不牢靠的房子,它坍塌之后,建造房子的砖头却还在,我们就用这些砖头,建起了新的、更牢固的房子。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始重新看待生活中的选择,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在虚无中,去创造和体验能支撑我们的人生意义。

如果在暴风雨中受伤的老树一样,虽然树干枯死,但是它还是会在伤疤里长出新的枝条,我们也会从创伤中创造出新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伤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