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六)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一代名将戚继光在阳历1588年1月17日离开人间。三个月前,戚继光最后一次在御前被提出,是关于他的罢免,原因在于戚继光和张居正张先生过于密切。

        但是纵观本朝武将,不幸的又何止戚继光一人,死后虽未得到应有的荣哀,生前也是比其他人强多了,就比如他的朋友,一代名将俞大猷,同样有足够的军事能力,屡遭弹劾,壮志难酬,还有其部下的将领,终是没有好下场。

        为啥武将的遭遇多是令人唏嘘呢,这个就要从本朝文官和武将的关系说起了,按说,武将领兵作战,和文官的施政原则没什么直接关联。当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均衡时,政治手段无法调和,便只能诉诸武力。但是当时的文官集团,觉得政治手段解决不了,就被视为失败,更有甚者,对面灾民的暴动,可以理解为人的劣根性。但就武将而言,所受到得教育,自小便和文官截然相反,他们所强调的更多是时效性和有效性。

        帝国同样存在重文轻武的问题,直接表现在让文官管理战略后勤工作,造成的结果就是:武将退伍之后,啥都没有,可能连退休工资都比同级别的文官低很多。可谓是相当艰难。

        1555年,戚继光去浙江上任,此时东南沿海正遭受倭寇的蹂躏,而官兵皆不能用,这时候除了击败倭寇以外,最艰难的如何在短时间内建立一支新军,而他通过核心为“连坐法”的军法,建立了后世所记住的“戚家军”,这只新军建立三十年之后,所承认的统帅仍只有戚继光一人,这个就和文官的平恒原则大相凿枘,再加之其和张居正张先生的关系较为密切,文官只能严厉弹劾。

        除了铁一般的军法纪律以外,戚继光所指定的赏罚制度也不一样,赏罚原则并不因为战斗胜负决定,而是由作战时的功劳决定。除了治军方针以外,戚继光对于军队的士气也进行鼓舞加强。尽管当时没有先进的火器,戚继光部队在战斗中充分利用了农民的智慧和不同于常规的战法,其创造的鸳鸯阵,藤牌,毛竹,铁叉等,也充分体现了农民气息。戚继光招兵原则有一条,不招城市具名,只招农民,事实证明了他的选择没什么问题。

        1564年,倭寇大败而逃,戚继光的抗倭也宣告完结。相较于前辈俞大猷,同样是军事人才,为何戚继光得以成功呢?戚继光不是在理想上把事情做得完美,而是适应环境,在于他自身清醒的现实感,当然他的成功也离不开别人的支持,比如谭纶,戚继光得以出任福建总兵,也是多亏他的推荐。

        1568年,戚继光被调往蓟州,镇守北方,北方的威胁,又与南方不同,北方大多是游牧名族,谭纶和戚继光上任后,便发现了除了“主兵”以外,其他多数为其他地方的客兵,此兵种缺乏统一,不好管理。很幸运,这时他两遇到了贵人,就是我们的张居正张先生,张先生通过私人函件和皇帝提建议,使得军备改革得以进行。空心堡垒便出现在了蓟州战场上。

        从东南沿海抗倭到北方游牧驻防,戚继光一生所取得成就,可以算是别人无法企及了,他的成功在于除了其军事能力强,还有其不俗的政治能力,才得以在文官集团的弹劾下,保全自身。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历十五年》(六)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