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今天参加市工作坊,听两个老师讲《从百草园到三位书屋》,然后评课。

整体感觉讲的不好。

1.老师提问指向性不明。景物描写的句子,第二段都是,学生无论找哪句都行,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老师的预期,就一直提醒引导,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2.把课堂要讲授的知识分成一个个问题,一一分析,碎问碎答,课堂沉闷。

3.找动物、植物、好吃的、好玩的,梳理列表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各个环节连贯不紧密。

4.读品未结合,读的仓促,品浮于表面。

评课阶段,坊主对这一课该如何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应用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百草园,扣住乐园分析美景,趣闻 ,趣事;第二课时,三味书屋,分析先生的形象;第三课时,叙述视角。

坊主提出的第三课时叙述视角,我课堂上从未关注,如何理清散文中回忆中的我和写作时的我的不同情感,需要深度研讨课文,筛选,整合,把当时的“我”与现在的“我”的不同梳理出来,深度理解我的情感。

我的收获:

教散文要把握情感,教传记要把我人物的精神。

概括事件,要拎关键词动词和名词,进行整合,组织成通顺的话。

事件之后的议论抒情很关键。让学生分清表达方式,哪是叙述,哪是议论,哪是抒情,各有怎样的作用,通过具体文段,逐步培养学生的辨识及分析能力。

课堂上要给学生抓手,给学生搭支架,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有法可依,有话可说。

授课时,要充分利用教参,明晰单元目标和各课目标。要围绕课后题安排教学课时,进行教学设计。

每节课都要有具体的训练点,要落到实处,让学生学到真本领。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